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溯算法、分枝限界算法都是组合搜索的常用方法,以4皇后为具体实例介绍了这2种算法的基本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分枝限界法的MID回溯搜索。  相似文献   

2.
介绍并实现了搜索引擎版WebGIS中换乘次数最少的公交最优方案,完成了公交换乘功能模块。该算法首要考虑换乘次数最少,并综合考虑出行时间及路程,在小范围内加入步行因素,得出了一条最佳的出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曹晓晨  陈全忠 《大学生》2012,(24):26-29
韩昱琦,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系读大一的标准90后北京大男孩儿。他从小就对公交车由衷喜爱,不仅熟知北京所有公交车的车型、性能,还谙熟五环以里几乎所有公交线路。他一有时间就去车队、公交枢纽站当志愿者,为人们解答公交换乘等问题。在城市拥堵成难题的今天,他更用积累的专业知识,完成了一篇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论文《低碳公交出行及公交系统的优化》,论文中的一些建议已被北京市交通委确定用于今后的交通规划,并被授予"公交达人"的称号。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GIS的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中,公交换乘算法是近年研究的主题。也是目前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依据传统公交网络建模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传统的经典算法不足之处,结合GIS的相关技术,运用了其中空间数据的分析功能,提出了公交步行换乘算法,结合GIS的强大的空间数据存储以及图形界面显示的功能。有效的运用了数据缓冲区分析以及GIS的桌面产品AO,从而形成了昆明步行公交换乘系统。该系统在交通网络中进行测试,最终得以实现,提高了算法换乘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概念的提出,我国大城市逐步开始采用综合交通运输政策,形成以大容量的轨道交通为骨干,普通公交为主体,多种客运方式协调发展的公交客运体系。作为公共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交的相互补充、分工合作,协调换乘,是充分发挥轨道交通骨干作用的前提条件。协调的内涵是二者在客运设备方面相互适应、相互匹配,通过信息引导,保障客流较为均匀的分布在换乘的每一个环节,使换乘过程连续。在此过程中,换乘设施、信息管理、调度协调三个方面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换乘是公共交通中常见的问题.为在公交换乘中选择最佳路径,建立了多目标选择的公交换乘最佳路径算法.其核心是通过建立线路关系矩阵,找到起始站点到目的站点3次换乘之内的所有换乘方案,根据优先考虑的目标从所有方案中选出最佳路径,并同时考虑发车频率、各站间行驶时间和距离、转乘车行走的时间和距离、交通费用等实际因素.最后用一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Dijkstra算法在公交乘换应用领域存在计算量大、实时性不高、网络负载压力大、滞留时间长且乘换不经济等缺陷,基于WebGIS技术提出一种改进型智能公交乘换模型,将乘换次数和乘车前后总站数优先考虑,从而构造出中转站及其线路对应的路线-站点换乘矩阵,获得最优公交换乘线路。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严重滞后,大中城市普遍面临交通拥堵的“心病”。很多城市在寻找更适合城市发展需要的工交线路系统的过程中。提出了公交换乘的概念。公交换乘系统可以在保证高节点覆盖率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公交线路的重线率.从而有效地减缓城市交通的压力。公交换乘系统的技术重点在于公交车、车站、调控中心之间的及时有效的通讯,保证换乘系统数据库更新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地铁站点客流换乘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铁站点客流的换乘特征是地铁交通衔接研究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2003年上海市地铁1号线、2号线和3号线(明珠线)典型站点客流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客流换乘方式比例、换乘时间、出行目的、客流产生区域及地铁站点周围常规公交等情况及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上海市地铁的衔接换乘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据库的公交换乘算法是以数据库为基础,从中搜索两站点间的换乘方案,以求解换乘次数最少的公交线路,并在此基础上求得不同换乘方案中所经过的站点数之和最少的方案即相应的最短路径为最优换乘路线。利用数据库的快速查询、索引支持和集合运用方面的优秀性能,以及合理利用各种数据结构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搜索,提高算法的效率、节省搜索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教材中,介绍了两种计算遗传机率的方法,其一是棋盘法;其二是分枝法。棋盘法展示出雌雄配子的种类、比例及各种雌雄配子两两结合后的子代的总数、基因型及其比例,进而得出表现型及其比例。此方法能揭示问题本质,利于学生对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及结果产生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学生对这两种规律进行认识后,解决这类问题时,该种方法自然就不合时宜,繁锁且费时。教材中又给出了另一种方法:分枝法。其优点是过程清晰便于  相似文献   

12.
在公交网络信息查询系统中,最优出行线路的选择是乘客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常用的路网最短路径算法的特点及局限的基础上,以“换乘次数最少”为首要目标、“公交出行距离最短”为次要目标,且综合考虑了“步行”等因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公交路网的最优出行路径选择算法模型。实验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行、高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科学评价公交出行最优路线的乘车方案,针对线路的联通情况,采用针对线路的深度搜索思想设计算法,利用惩罚型变权综合评价对乘客出行的出行时间、换乘次数和出行费用三个指标进行评价。针对泉州公交的实例分析表明,这种针对线路的深度搜索算法可以找出所有可行公交换乘方案,基于惩罚型变权的综合评价结果与人的直观想法相仿,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实用。  相似文献   

14.
在公交线路中,由于某些站点之间存在有来行无去行的现象,为更加客观地描述公交网络,本文建立有向公交网络改进模型,并以换乘次数最少为首要因素,创建最少换乘矩阵,时间和票价为次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公交车最佳乘车路径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是公交乘客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而公交车最佳路径算法是路径选择的基础,目前公交车最佳路径的算法有很多种,算法的区别在于数据存储的结构,各个数据存储结构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基于唐山市公交基础信息和实际生活中公交乘客出行的特点,设计了合乎乘客需求的最佳路径查询的算法。提出以换乘次数最少为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以出行距离最短为第二目标的算法。可将其用于公交公司的管理系统中,也可以用于公交公司查询服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货郎担问题是组合优化领域里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属于易于描述却难于解决的NP完全难题,有效地解决货郎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给出了货郎担问题的描述,然后介绍了几种基本的解决货郎担问题的算法思想:穷举法、动态规划、回溯法以及分支限界法,并对各种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站点关联的优化公交查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公交查询系统存在的问题,改进传统算法,通过构建区域关联和站点间可建关联,给出了优化的公交出行解决方案。利用该系统出行者可方便地获取所需公交路线信息及其换乘地点,提高出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公交乘客设计了最佳线路数学模型,然后基于数据结构技术,求出了公交线路选择的最佳方案。通过对公交乘客出行心理的研究分析,发现换乘次数是大部分乘客出行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而且乘车耗时和乘车费用在影响因素中也占重要地位。因此以这三个因素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最后,分析讨论了所用模型及其算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针对本模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根据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公众服务性和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建立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换乘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给出具体实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共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0-1背包问题是算法中的一个经典例子。用回溯、分支限界和动态规划这3种方法求解0-1背包问题,并对解题思路和时间复杂度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