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西安市主要弱势群体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杭兰平  杭孝平 《体育科学》2004,24(4):56-58,76
通过研究西安市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弱势群体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锻炼时间、项目选择、目的与动机以及在享有生活保障体系前后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等,并与西安市居民对比,分析其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心理状态等情况,为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弱势群体的情况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调研、入户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结果和结论:西安市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令人担忧,与西安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及体育人口等方面有较大的差距,但在享有生活保障体系后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明显高于之前;充裕的时间是参加体育锻炼非常重要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社区应该加强对弱势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理想体力活动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国家公务员的理想体力活动与认知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公务员参加体力活动,不仅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地位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更与他们对体力活动的认知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关于北京市公务员体育与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骆秉全  梁蕾  王美  丁进国  高斌 《体育科学》2003,23(1):5-7,11
研究目的:系统、科学、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北京市公务员体质健康的现状,为合理地制定机关公务员的工作与休息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测量法、数据统计法等。主要结论是:北京市公务员的健康状况无论从营养、体育锻炼及心理因素综合评定都令人担忧;近1/4的公务员处于患病、亚健康状态;公务员的饮食与营养状况不佳,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普遍都很高,但长期坚持锻炼、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人较少;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大的现象,这是造成其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许多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山西中型城市不同年龄群体体育锻炼状况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王岗 《体育科学》2001,21(5):19-23
以山西省中型城市不同年龄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不同年龄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动机、活动频率、锻炼时间、项目选择、锻炼方法来源等现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内容不存在差异;但锻炼人数比例、锻炼的稳定性方面60岁以上人群比例高于其它人群;锻炼方法的来源主要是与个人兴趣有关,方法来源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关。指出:改变中型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的状况,应加大科学健身的宣传力度,改善城市体育设施,积极科学地推广体育健身方法与手段等。  相似文献   

5.
重庆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重庆7所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大学生体育意识薄弱,体育锻炼活动时间短、次数少;学习忙,惰性大,缺乏场地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浙江省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活动时间大多少于30min;在体育锻炼的项目以及场所的选择方面带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特征;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呈多样化状态;工作繁忙是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余暇体育行为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辽宁省高校教师余暇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以健身防病、娱乐身心为主选;时间紧张是影响参与余暇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呈多元化,并男女有别;参加锻炼的形式为个人锻炼、与家人锻炼、参加单位活动等;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体育人口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8.
我国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第3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效样本88 625人.结果表明,我国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多于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两倍.改变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现状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重要工作.通过对是否参加体育锻炼的两美人群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特征是:乡村人数比例大;性别差异较小;40岁及以上的人数较多;从事农、林、牧、渔、水利等职业的人数比例大;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数比例大;以走为工作主要方式;闲暇时间里更多选择静态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需求水平较低.对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特征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体力活动过多的劳作方式是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是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需求较低.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常生  陈及治 《体育科学》2004,24(9):69-7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问等方法,对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锻炼阶段参加闲暇体育锻炼的频度、时间和强度差别具有显著性;参加体育锻炼后的心理感受与锻炼阶段存在相关;年体育消费水平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存在相关;每周的平均闲暇时间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不存在相关。由此推论,大学生不参加闲暇体育锻炼,非闲暇时间缺乏所致;接受媒体体育信息状况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存在相关。建议重视大学生锻炼后的愉悦感受,在对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中,应引导选择集体锻炼形式,促进锻炼氛围的形成,同时,应重视和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坚持性。  相似文献   

10.
对公务员体力活动保障系统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务员体力活动主要是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公务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全体公务员的体力需求,增进全体公务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群众体育。公务员体力活动在一些发达国家受到普遍重视,因为它不仅对公务员健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完善政府机关各个方面的工作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是苏州市的公务员,问卷调查对象为362名,男271名,女91名。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其中问卷调查法发出调查问卷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