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春美 《江苏教育》2023,(8):51-52+55
<正>九月的午后,暑气未消,恰是午睡时间,静谧的校园里只余蝉音阵阵。我正在办公室休息,隔壁教室突然传来一阵学生的喧闹。“不要用我的错误惩罚妈妈”我忙奔到教室,有学生告诉我,小李午睡时用头发丝逗旁边的同学,引起了“轩然大波”。又是小李。这个学生精力充沛、性格活泼,时不时便要翻出一些“新花样”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他在午睡时的“精彩表演”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相似文献   

2.
“当光照比较弱的时候,请大家想想叶绿体应以怎样的形态接受光照?”学生纷纷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然后,我请回答正确的同学,用自己的身体代表叶绿体,来演示光照比较弱时叶绿体接受光照的形态。“那么当光照比较强时候,又是怎样的呢?”我的话音刚落,突然教室里爆发出学生的大笑声。我不知其然,以为自己出了什么错,正当迷茫时,眼前一道亮光闪过,才知道是有学生用镜子把光反射到我身上,引起同学们的爆笑。“是谁?给我站起来!”我强压住怒火叫道。可没有人承认,大家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真想把他揪出来,施出教师的威严,让他自食其果。教室里是骚动后出奇的安静……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生小王和小李同去一家公司应聘。按顺序小李先进去。办公室空无一人,于是小李自己坐到椅子上等候,看到桌上搁着一摞材料,他闲得无聊,随手开始翻看。这时,门开了,走进来一个中年人,似乎是要找人,看小李坐在那儿,有意无意地问:“你是来应聘的吗?”小李坐着没动,抬头看了一眼,回答说:“嗯,是啊”,手上还不停地翻动桌上的文件和书籍。这位中年人关上门走了,没过一会儿,工作人员告诉小李可以回去等通知了。  相似文献   

4.
黄战军 《中国德育》2007,2(1):85-85
有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至今记忆犹新。 三年前,我刚接任一个班不久。一次上课时,我发现一名学生(当时恍惚记得他的名字叫“毛哲”)正在桌下痴心地看课外书。我暗示了几次,他全然不知。作为班主任的我气愤不已,脸色一变,严厉地点着“毛哲”的名字批评起他来。这时,另一位学生举手,不恼不怒地给我爆出一道“难题”:“老师,我叫毛哲。您严格要求同学是为了我们好,我们真心实意地理解、感谢您!可您在点名批评时却喊错了名字。您这样做,是否侵犯了我的姓名权和名誉权?”顿时我陷入了窘境。学生们全都屏住呼吸,眼睁睁地看着我,似乎等待着我的发作。面对刚才的失误,我努力控制住情绪,提示自己:“要冷静!千万不能再错下去了。”于是,我走到毛哲同学桌旁,诚恳地对他说:“毛哲同学,非常感谢你指出老师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崖涯 《今日教育》2013,(2):41-41
2013年,跟众多年轻又能干的同事们相比,我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新手。 初一时候我的班主任说:“当学生多好啊,自己努力就可以把学习搞好;可是当老师,只有自己很努力是不够的!”可是,我一直只会自己努力当一个好学生,却不知道怎么“教”别人一起努力。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我该怎么教他呢?  相似文献   

6.
杨红春 《湖南教育》2002,(10):49-49
换位,顾名思义,就是交换位置。所谓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和对方交换位置进行思考。这种方法,若用来教育学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移花接木法学生甲在语文课上不做笔记,转过头和别人说话,被任课老师发现。任课老师批评他,他就在课堂上和老师顶起来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他喊到办公室,随便地问:“你成绩较好,平时有同学向你请教过问题吗?”甲答:“有。”“那你告诉人家吗?”我问。“有时讲,有时不讲。”“你跟他讲时,他不听怎么办?”我又问。“没出现这种情况。”他答。“万一出现了这种情况呢?”我问。“那我就不…  相似文献   

7.
在当当镇里,住着一位小偷,名叫小宝,外号叫“酷仔神偷”。他偷东西的本领可真“绝”,从来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就是警察也拿他没有办法。有一天,小宝一时良心发现,这些年偷了不少东西,少说也有几十万人民币呢!自己太对不起大家,于是便去自首。他来到当当镇派出所,对嘟嘟所长说:“所长先生,我是来自首的。”“噢,是吗?你犯了什么罪?”所长先生来了兴趣,追问道。“我是一个小偷,名叫小宝,犯了偷窃罪,偷了大张两万元、小李三千元、小A八千元……”小宝说。“是这样,原来你就是‘酷仔神偷’?”嘟嘟所长恍然大悟,说道。…  相似文献   

8.
智慧芯片     
“不是我不努力,只是……”笨笨一边低着头,一边哼着自编歌曲《我太笨》。笨笨?谁呀?难怪你们不认识,他成绩平平、表现平平、相貌也平平……总之,老师总说在他身上找不着“闪光点”。唉,其实他付出的努力比班上的优等生要多几十倍。谁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外加百分之一的才智?他早知道,大多数人都具备那百分之九十九,真正难办的是那百分之一呀!只听“劈———啪”两声,笨笨又摔了个“屁股墩”,头上鼓起了一个尺来高的大包。“倒霉,为什么这种事总发生在我的身上?碰到鬼了?”此刻,却见那块大石头自动滚了两圈,摇身变…  相似文献   

9.
一个男孩子,看他发邮件的趋势。应该是经常投稿的,但始终没有刊发过一篇。他不免沮丧有一天禁不住打电话来对我说:“姐姐,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不给我刊发?” 我问他:“你看‘快乐女声’比赛了吗”  相似文献   

10.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盛传千古的良训,援引到教育上是否也适用呢?经常看到一些教师为学生的不争气而烦恼:自己苦口婆心,学生却还是我行我素,不思悔过。对此,教师不禁摇头叹息:“这些孩子怎么就不理解我的一番真心话?我可全是为他们好呀!”教师的“忠言”为何受到了学生的如此冷落呢?刚参加工作时,我也曾遇到这样的事。班上有位学生特别懒散,作业一贯马虎。多次教育,仍是不改。一次,他的课堂作业又是草草了事,年轻气盛的我大为光火,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大发雷霆,并且一怒之下撕了他的作业本。但接下来的…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我”要讲个不停?李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正在给孩子们上科学课。当讨论“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吗?”等问题时,学生的发言一不小心就被他打断了,实验之后,当他要求学生再讨论时,学生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为什么“我”要讲个不停?李老师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12.
冬冬大便     
今天一早,冬冬的妈妈就告诉我,冬冬又三天没大便了,让我们想个办法。这真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有时任你好话说上一箩筐,他也不去蹲;有时去了,急得他自己都哭了,也拉不出来。吃完早饭打扫卫生时,旭旭来拿纸去大便,我灵机一动说:“冬冬,你和旭旭一块去吧?”“好!”没想到冬冬这么爽快地答应了。我给他俩拿了纸,并嘱咐他不用急,老师会帮他擦屁股的。我担心在旁他会紧张,就赶紧走开了。过了一会儿,冬冬高兴地跑来对我说:’张老师,我拉完了。”我一听赶快表扬他说:“你真棒,是自己擦的屁股吧?”“我擦了一半,宋老师帮我擦了…  相似文献   

13.
夏令 《江苏教育》2023,(12):56-57
<正>学生小李,喜欢唱歌跳舞,极其崇拜一位唱跳娱乐艺人,课余经常和同学谈论自己的偶像,但谁要是说自己的偶像不好,小李就会用言语攻击对方,甚至多次动粗。久而久之,同学渐渐与他疏远,小李的母亲也为孩子的狂热行为而烦恼,主动向我求助。一、解析频次法:入圈须知沉迷之因在分析中小学生日常情景案例时,询问“频次”是可行之法,因为记录、分析“行为频次”是研究学生思想动向的一种有效量化研究法。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按事先备好的教案向学生提问:“小蝌蚪是用什么办法找妈妈的?”有学生说:“它一个一个问着找。”这正是我需要的答案,当我肯定他的回答时,另有一个学生答道:“小蝌蚪这样一个一个问别人来找妈妈,是最不聪明的办法!”这是我预料之外的答案。我想到学生的说法不能轻易否定,就问:“那你说小蝌蚪该用什么好办法找妈妈呢?”“现在条件先进了,小蝌蚪只要写一则《寻妈妈启事》,在电视上播放一下,不就简单了。”这时,又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青蛙妈妈也可以写一个《寻儿启事》,写上蝌蚪的样子和…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生命一在他们的潜意识中都曾有闯荡世界干一番惊天功地伟大事业的雄心壮志,我们教育者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理想来培养学生。当学生认定自己将来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他就容易进入一个比较高的思想境界,他就会自觉地用理想激励自己,约束自己,磨练自己,表现出一种可贵的品质。新学期开学没几天,就有一个学生跟我说了知心话:“老师,我想当班长,班子怎么还不改选呀?”这个学生的话,使我不得不反思一下我这几年的管理班级的方式、方法。过去我带的班级,班长一个学期总是“终身制”;每天放学以后劳动…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魏滨 《南昌教育》2006,(11):43-43
我听了我校一位青年教师的课之后,受他的启发,在五年级(苏教版)的一节科学课上,我做了一个检验人体或湿木是否是导体的电流放大器模型来辅助教学。我问:“人体、湿木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判断呢?”学生立刻就想到用刚才实验用的电路检测器来进行实验。于是,有的学生拿着木头去浸湿了,有的学生用自己的手去连接电路了……但是,无论他们怎样试小灯泡还是不亮,许多学生似乎确信人体和湿木都是绝缘体了。  相似文献   

17.
黄荣华 《上海教育》2010,(20):37-37
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报告会”上,81岁高龄的于老师花了不少时间谈自己从教59年来的失误与遗憾。她又一次谈到了“骂学生”事件:“虽然我骂他骂得很有‘艺术’,用的也是反诘句式,但没想到有好几位同学在周记里对我提出了批评。有位同学写道:‘我们都听得出,你是在骂那个学生,你还像不像个教师?还配不配做教师?”’对这件事情,于老师在79岁时写的回忆录《岁月如歌》中这样说:“我记了一辈子,教训深刻,不断叩问自己的灵魂,要努力提升思想,  相似文献   

18.
那天我讲完一篇课文后,看看还有十多分钟,便叫学生拿出练习册做作业,以便当堂消化。学生都在认真地做作业,当我巡视到小文的跟前时,他竟然在摆弄着自己的小玩意儿,一个字未写。当时真有点想发火怒斥他几句,但我努力克制了自己,轻声问他为什么不做作业。他不紧不慢地说:“老师,你每天只知道让我们做作业,我认为会做没有用,会说才有用。”他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9.
欢声笑语     
如此差别山东潍坊市寒亭区潍坊师范2000级(4)班吕游一日,教师正在讲课,见两个学生趴在书上睡觉,其中一人成绩优秀,一人成绩较差。教师将后者叫醒,说道:“你怎么不思上进,一看书就睡觉,你看人家连睡觉也在看书。”按比例缩写崇林作文课上,老师要大家将一篇1500字的文章缩写成500字左右。当他翻阅到小李的作文时,发现其中将45米的高塔写成了15米;6辆汽车又写成了2辆;3个人则变成了1个人……老师把小李叫到跟前,说:“你的缩写太糟糕了。”小李回答:“我可是按3:1的比例缩写的呀?”新发型短线电话欢声…  相似文献   

20.
“嘟、嘟、嘟”,安静的教室传来刺耳的哨声。“这是谁吹的哨?”我严厉地问。小朋友告诉我是王鑫。前两天因为用水彩笔帽乱吹,被我狠狠批评过,他还不改。一我把他叫到前面来,让他吹个够。看到他低头不语,我想,为什么几次批评他总是不改呢?是自己处理的方法不对,过于生硬?还是他错把文具当玩具,压根儿不明白自己错在哪儿了?想到这里,我就问小朋友:“你们谁知道为什么不能吹笔帽?”江成说:“因为笔帽脏,有细菌。”苏倩说:“因为它不是玩具。”“因为它吹出的声音不好听。”金鑫说。听到这些,我想孩子们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辨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