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学位点自我评估要把高校自我评估与政府合格评估相结合、学位点自我评估与学科动态调整相结合、学位点自我评估与学科绩效投入相结合、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相结合、学位点评估与后续建设相结合等五项基本原则。在机制整体构架上,需要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相衔接,更要突出专项评估;多元主体参与,鼓励社会参与,突出学术评价;高校自我评估与后续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自我评估的作用;高校自我诊断评估、社会中介水平评估与政府合格评估相结合,形成完整学位点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陈武林 《教育与考试》2013,(4):55-58,67
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最为紧迫的任务。福建省教育厅制定和实施的系列评估体系和实施方案,从评价目标的导向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等方面保障了评估活动顺利展开,取得了积极成效,具有先行先试的改革锐气。同时,该省高校专业办学水平评估还需要高校自身的主动诉求和外在行动相配合,增强质量主体意识,真正把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专业评估实践模式研究是对高校专业评估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 是多种专业评估方法 的分析整合,对改进高校专业评估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对10 个省份、33 所高校专业实践的 文本分析与调研,从专业评估的性质、专业评估主体、专业评估对象、专业评估形式、专业评估结果 等五个维度对高校专业评估实践模式进行分析与解读,希望对高校专业评估实践以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校内专业评估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客观评价专业建设现状、完善教育管理和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开展校内专业评估的目的及意义,探讨了校内专业评估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建立高职教育专业评估制度,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完善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校内外衔接的专业发展机制都有深刻的意义.建立高职教育专业评估体系,要把握内部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特性、质量管理本身的完整性、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及人才培养特征;要设计好评估方案,紧紧抓住评估指标、评估主体和程序的设计;要建设好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构建激励机制和"元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6.
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评估体系是由州高等教育委员会对专业的审批和评估、专业认证机构对高校专业的评估和高校内部专业评估三者相结合,美国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专业评估体系,为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业评估体系提供了可借鉴之处。完善我国专业评估体系,应建立内外结合的专业评估机制,健全法律保障制度以保证专业评估的顺利进行,加强专业评估专家队伍的建设,增强专业评估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专业评估是高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高等教育专业评估体系。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专业评估与认证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建筑工程专业评估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借鉴国际惯例建立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评估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高校内部专业评估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专业评估要素可以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类。通过构建“本科专业状态监测评价”体系,能够实现专业状态监测、水平评价和导向激励三项评估功能。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解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专业评估为导向,构建特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既是服务地方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也是应用型大学职能定位的战略选择.文章分析了高校、专业、学生、政府企业界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主体的职责,提出了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内容与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都在探索建立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其中建立本科专业评估制度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本科专业内部评估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可行性等原则,力求实现过程评估与效果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根据应用性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特点,可从专业定位与特色、师资队伍、教学建设与改革和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等方面对专业建设工作进行整体评估.  相似文献   

11.
第二轮本科教学评估即将开始,有更多的民办本科高校被纳入了第二轮评估中。民办本科高校评估应当区别于公办高校,遵循实事求是、可比性、公开性和评估主体多样性原则。民办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按照"以评促建"的目的,把一级指标分为基础指标、发展指标和参考指标,其中参考指标体现着评估主体的多样化和"评建结合"的动态评估。在参考指标的二级指标中,横向评估注重比较高校间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评价研究简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师评价是高等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高校教师评价对教师个人成长与发展、对学校与教师的管理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在具体工作中,梳理教师评价研究的几个历史阶段,对比分析中西方高校教师评价研究之异同,并就高校教师评价研究趋势提出展望,对于构建科学的高校教师评价体制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质量监控”在高师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合格评估与质量监控在过程性评价上有相通性。作为高师院校“软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设计了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  相似文献   

15.
童洁 《科教导刊》2020,(2):9-10
当前民办高校的科研评价机制存在着对科研重要性认识不足、科研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需要民办高校重新审视科研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打造科研平台,培育科研团队,制定合理的科研评价制定,激发民办院校教师科研热情,切实提升民办高校的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紧密结合高校党建工作实际,创新构建科学的、可执行的、系统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监督作用,促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考核评价体系在指标设计、评价机制、评价方式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应以“三高三强”为指导原则,建立更加科学的考评体系,加强责任落实、量化考核内容、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考核方式、发挥考核结果激励作用,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着深层次的变革,使高校对社会的教育贡献度有了新的更高要求,而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突出的引导和激励功能,从政策引领、专业指导和综合服务等多个方面引导高校实现其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价值。文章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发展历程和实现路径的基础上,阐述了审核评估的特点与内涵,并以审核评估为例分析了教育评估通过引导高校合理确定目标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密切联系社会等方面促进高校提升办学质量,推动内涵发展的主要表现,并从完善教育评估工作,建立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和树立高校职能协调发展的价值导向等三个方面展望了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前评价我国高校的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很多,体现在各大高校的排行榜评价中,但是还没有一套关于评价独立学院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参考国内比较权威的中国校友会网关于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构建出一套关于独立学院的更能与当前竞争环境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PCA法,以天津市10所独立学院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当前天津市独立学院的竞争力现状,为研究独立学院竞争力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生评教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评教作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组成部分,已被许多高校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之中。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析这些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ina has carried out five rounds of government-led evaluation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ince the 1990s, and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a “five-in-one” evaluation system.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 China not only draws lessons from the systems of other countries, but also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Nevertheless, problems persist in terms of the diversity of evaluation subjects, predominance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lack of system standardization, somewhat arbitrary implementation, poor feedback channels for evaluation findings, and difficulty realizing the improvement function. In the future, China must increase the enthusias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enhancing their role as evaluation subjects, while also strengthening evaluation laws, improving evaluation feedback channels, and genuinely allowing evaluation to play its critical role in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