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有限差分法模拟轧辊正火的冷却过程,得出温度场的一较大温度降低值,据此结果用有限单元法求出此时间内的场中各节点的位移;借以得出单元内的平均应力;且仅为热应力。然后进行热应力对轧辊断裂作用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起粘结作用的薄膜结构厚度达到纳米尺度时,应用由微尺度观点建立的非傅立叶热传导模型分析其性能.文章采用纯声子散射模型分析绝缘薄膜结构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并与用在宏观尺度下的傅立叶热传导模型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同时研究绝缘薄膜结构热物理性能参数对温度场和热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纯声子散射模型分析结果与傅立叶热传导模型所得结果有明显区别,绝缘薄膜结构熟物理性能参数对温度场和热应力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应用有限单元法对模块式炉身温度场进行区域离散,对乌克兰大型模块式炉身各截面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二维温度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得到各特征截面二维温度场分布图。证明模块式炉身温度场分布合理,其利用渣皮工作的原理是可行的;论证了乌克兰设计中冷却水管间距、冷却水流速、管径及水温取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压铸模具温度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PROCAST对铝合金压铸用模具在压铸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压铸边界条件和传热系统的潜热采用热焓法进行了处理,分析了在不同时刻模具的温度场分布,分析了在不同的浇注温度和不同的模具预热温度情况下对模具温度场的影响,并且预测了热应力集中的位置,对压铸工艺参数的优化提出了见解,分析了冷却水管的作用,为压铸模具的热应力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热应力和复变函数理论对受热零部件在温度发生突变瞬间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进行了计算,指出了急剧的温度变化会产生热冲击现象,此现象将可能对服役的热零部件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
某换热器管板的有限元分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NSYS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换热器管板建立了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温度场分析,得出管板上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同时,按照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分析了管板在开工、正常操作和停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7种瞬态和稳态操作工况的应力强度,并进行应力评定,找出危险工况和该管板强度的控制因素;据此,提出了对设计方案的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热应力将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7.
应用有限元软件SUPERFORM2002对经热轧后的H型钢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得到了H型钢在冷却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相变对温度场计算的影响,并把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其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温度场分析的基本原理,在已有短行程直线电机的设计基础上,运用ANSOFT软件对电机进行三维温度场建模,对电机内部线圈进行热分析,计算在不同电流下电机稳定运行后各组线圈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到电机内部温度场分布图。另外也分析了冷却水的流换热系数对温度变化的影响,这些为后续对电机内部的冷却系统设计,找出最佳的冷却水循环路线,进行电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在分析马钢2号高炉冷却器损坏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300M^3高炉合理冷却结构和延长冷却器使用寿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马钢2号高炉自2003年投产以后,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确保精料入炉,加强炉体冷却设备管理.控制破顿冷却设备不往炉内漏水,不断摸索调整高炉操作制度,维持高炉合理煤气分布,促进高炉降低燃料比,2011年2号高炉在稳定顺行的基础上燃料比进一步下降至485kg/t.Fe,实现了低燃料比生产。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炉各部位的侵蚀机理和目前冶炼条件,对高炉寿命的限制环节进行了分析,并从冷却设备的形式和材质、炉衬的材质、冷却介质、日常操作和监测这些方面总结了高炉长寿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方形截面Nd:YVO4激光晶体在端面抽运情况下的温度分布及端面热形变;方法数值分析;结果得到激光晶体棒内温度场及热形变的数值解,给出了不同吸收系数下晶体中的最大温升和端面热至形变;结论吸收系数α越大,热源越向抽运端面集中,从而在端面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高温区,温度梯度分布表明晶体内具有侧向和轴向热流.端面热至形变相对于球面透镜存在高阶球差.选用较小的吸收系数有利于减小端面上的热应力和热至形变,而消除这一热效应的有效方法是采用复合晶体.  相似文献   

13.
针对越江联络通道温度场发展规律的不确定性,提出在联络通道开挖反方向位置,利用现场冻结盐水系统,开展原位冻结试验,以探究越江联络通道冻结温度场的发展规律。分别进行单孔、双孔、三孔原位冻结试验,并对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三孔冻结模式冻结壁平均温度最低降到-11.74℃,冻结壁的极限厚度达到2.8 m。通过分析得到各冻结模式下冻结壁的极限厚度和冻结平均温度,确定在地下水渗流影响下三孔冻结能满足施工要求。结合冻结温度场控制微分方程,建立平面数值模型,进一步研究冻结温度场的扩展规律,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验证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以采暖房间为背景,建立了一侧竖壁有一个加热器,下壁面有一个凸出热源的二维封闭空腔内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并对不同的加热器温度和热源强度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加热器温度和内热源强度对空腔内温度场和流场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本钢5^#高炉喷枪喷煤模拟,建立二维气-粉流动模型,对煤粉从煤枪喷射出流后的流动状态进行表征。研究了喷煤过程的流体力学行为,得到了煤粉喷吹时高妒炉内射流区域流场、温度场、浓度场,对不同煤粉浓度下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煤粉初始浓度增加,煤粉射流中心温度降低,二氧化碳生成量降低,燃烧产物中未燃煤粉量增加。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找出设备存在的不足和各种操作参数对高炉运行产生的影响,为喷枪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激光能量输入的数学处理,建立激光3D打印过程中的温度场模型.利用ANSYS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温度场云图的圆形高斯分布符合激光光束截面上的光强分布.采用热像仪对激光3D打印过程的温度场进行实测,对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温度场分布互相吻合.所建立的温度场模型可实现激光3D打印工艺的计算机分析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WC/Co多层过渡涂层与单层涂层模型的基础上,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温下涂层和基体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模拟。在后处理阶段,对两种涂层结构分别选定了两条具有代表性的路径,同时提取两种结构对应路径上的应力,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面,在界面和涂层厚度方向,多层过渡涂层的热应力总体上小于单层涂层的热应力,并且分布更加平缓。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激光焊接不锈钢的三维瞬态温度场的计算模型,考虑了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相变潜热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以及表面对流换热和辐射散热等影响因素,使用SYSWELD软件对激光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激光焊接的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温度快速上升,中间阶段温度变化较缓慢;沿激光束扫描方向和与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都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温度梯度的存在引起较大的热应力,而热应力的存在是焊接过程中易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大型矩形混凝土渡槽在夏季太阳辐射工况下温度场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建立了太阳辐射模型,并依据渡槽温度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对混凝土渡槽运行期温度场影响显著,时空变化剧烈,会造成渡槽结构骤变的温度场和较强非线性的温度分布,进而影响渡槽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二极管激光器端面泵浦Nd:YVO4晶体工作特点,提出矩形各向异性激光晶体热模型.在晶体周边冷却,两通光面绝热情况下,通过求解泊松热传导方程,精确计算出矩形截面Nd:YVO4激光晶体的温度分布,进而求解Nd:YVO4激光晶体端面热膨胀量以及不同泵浦功率下的热焦距.研究结果表明,在泵浦功率为20 W时,激光晶体泵浦面最高升温503.4 K,最大热形变量5.42μm.对激光晶体温度场分布和端面热形变的研究,为解决晶体热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