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二)跳发球与二号位一般扣球、正面上手发球运动学参数比较研究1、跳发球与二号位一般扣球助跑起跳运动学参数的比较(1)跳发球与二号位一般扣球动作结构和运动学参数的相同处。跳发球是一项新近发展起来的技术,其动作结构与扣球基本相似。尤其助跑起跳技术与二号位扣球技术相近,都采用二步起跳的方式。表7、8是跳发球与二号位扣球助跑距离的运动学参数。由此可见,5名队员跳发球助跑距离平均大于跳落距  相似文献   

2.
对后排扣球中助跑起跳技术动作进行解析与探讨,目的在于提出进攻技术在助跑、起跳等方面的一些技术特征和差异变化,为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论:运用后排扣球已成为赛事中一项主要的进攻技术。助跑和起跳的技术动作关系到人体的腾起高度,直接影响空中动作技术完成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优秀男排队员后排扣球技术助跑起跳动作环节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优秀男排队员的后攻技术助跑起跳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后排扣球时,助跑速度快,最后助跑制动动作表现出第三步步幅适中,着地瞬间后倾角小的技术特点。由于起跳瞬间两足间距离长,因而决定了两足蹬伸离地为依次性的,先右足,后左足,左足在整个蹬伸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后排扣球起跳初速度大于前排扣球,并以接近于45°的腾起角跃起,因而决定了后排扣球起跳起落点间距离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德国Dartfish视频分析软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决赛中国VS与意大利队比赛中王一梅与皮切尼尼的前、后排的扣球中的助跑起跳动作环节及空中击球的技术进行对比与分析。研究表明王一梅前、后排扣球技术中,前排助跑速度低于后排,都有充分利用助跑速度前冲起跳的特征;后排扣球重心移动距离较长,动作幅度较大。皮切尼尼的后排扣球动作的数据都明显小于王一梅,但是击球后的球速却略小于王一梅,其中躯干的前屈动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1、单脚起跳后攻中的技术特点 1.1助跑踏跳速度快。双脚起跳后排扣球,有起跳后身体平衡能力强、动作舒展、扣球力量大的特点,但是双脚起跳时,第一只脚着地后,必须要等第二只脚着地后再起跳。另外,从助跑到起跳身体起伏大,脚与地面接触时间长,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高速摄像与解析法,对广东男排队员后排强攻技术动作,即助跑技术环节、起跳技术环节(起跳时间、速度、方向、腾起角、角速度、击球时的手臂挥动)等进行运动学研究。认为应加强前、后排扣球技术动作一体化;加强扣球技术基本功训练;加强运动员右膝的力量训练;改进扣球时身体后转不足和增强扣球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外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跳发球助跑起跳动作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杨吴等四国中外优秀女排运动员跳发球助跑起跳动作运动学的分析,揭示四国优秀女排运动员跳发球助跑起跳运动学的特征,探讨时间、速度、距离、角度参数对跳发球技术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以后的训练和教学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跳发球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优秀女排队员跳发球技术助跑起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女排队员跳发球技术动作的拍摄、测试、解析,找出了跳发球助跑、起跳动作的结构特点,以及女排队员助跑、抛球、起跳的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运用三维高速录像解析法对中国女排队员刘亚男单脚起跳背飞与背快扣球技术进行了现场拍摄和数字化解析.结果表明,背飞扣球技术的助跑速度为5.86m/s,高于背快扣球助跑速度2.95m/s,助跑速度快是单脚起跳背飞扣球在助跑环节的主要技术特征;背飞扣球在左脚着地瞬间,几乎是以全脚掌形式来完成制动向前的水平速度,具有积极性起跳技术特征;背快扣球是以脚跟先着地逐步过渡到前脚掌的形式来完成制动向前的水平速度,具有消极性起跳技术特征;背飞和背快扣球的起跳时间相同,为0.26s.但两种扣球技术起跳环节在缓冲和蹬伸的时间分配却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前排扣球和后排扣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是中、日两国学者应用DLT法,对1991年世界杯排球赛中男女优秀选手的前、后排扣球技术进行的现场测试分析,并阐述了两者助跑方向、速度、步幅、起跳方式、高度以及扣球动作幅度等系列技术的同异点,为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它的发展、提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目前,人们大多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分析这一问题,本文从运用灰色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着手,试图弥补和克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中的某些不足,找到一条解决弹跳力训练问题的新途径。本文将采集到的重庆女子排球运动员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关联度的分析,运算结果同有关专家的弹跳力理论研究以及有着长期实践经验的教练员的认识趋向一致和吻合,说明灰色理论应用于运动训练实践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跳发球在女子排球比赛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参加 2 0 0 1年“步步高无绳电话杯”全国女子排球联赛中的 8支队伍为研究对象 ,从跳发球与站立发球运用数量的百分比、在比赛中的贡献率、2种技术的运用效果差异、个人跳发球效果差异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 ,建议女子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跳发球技术应因人而异、注重实效、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3.
从技术和身体条件两方面对我国男排大力跳发球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力跳发球技术的熟练程度与运动员身体的充实度是影响我国男排发球速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建议:我国男排的发球技术要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选择行之有效的力量训练方法,增进肌肉体积、提高肌肉力量;配合营养补剂增加运动员的身体充实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与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部分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摆动技术分别从摆动方式、两臂和摆动腿的空间变化等方面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改进、完善跳高专项技术,尽快提高中国女子跳高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沙滩、室内排球同一上步扣球起跳动作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同步数据采集,比较了二的力、冲量及功率等指标,得出如下结论:1)沙滩排球扣球起跳蹬伸阶段下肢肌群爆发力的发挥水平远远低于室内排球,不利于增大蹬伸冲量的积累;2)分析起跳冲量的内部结构发现。沙滩排球扣球起跳的蹬伸冲量远小于室内排球,从而致使沙滩起跳的恢复系数小于室内的;3)沙滩排球起跳的速度力量水平发挥远低于室内排球是在沙滩上起跳效果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前12名运动员的跳远成绩、踏板成绩及三跳成绩(单足跳、跨步跳、跳跃)进行探索研究,揭示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成绩创造的变化规律。为今后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好地掌握三级跳远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技术技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跳发飘球在世界女子排球比赛中的运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跳发飘球正逐渐被女排运动员所采用;跳发飘球在当前赛制下具有一定的优势;运动员选择跳发飘球技术主要是由自身素质及技术特点决定的,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将会被更多的女子排球运动员所采用。  相似文献   

18.
对体育教学中排球扣球助跑起跳技术的分析,提出排球扣球教学是排球基本技术教学中最难的一项教学。建议:1.增强适应球能力的训练;2.熟练掌握助跑;3.增加助跑水平速度;4.掌握助跑起跳时机。  相似文献   

19.
陈海辉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242-242,245
从相似技术间的共同要素:动作结构、技术特征、专项身体素质、心理过程等方面,对排球两步助跑双脚起跳扣球与跳远之间相似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就两项技术非积极性迁移因素做了阐述,确认跳远对扣球的积极性迁移更明显。运用迁移规律,就两项技术的教学实践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三维摄影解析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运动员技术动作构成、负荷强度、身体训练、准备活动和意外因素等5方面系统分析了造成足关节损伤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三级跳远运动员足关节损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