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意义]从隐私泄露和隐私保护角度,讨论运动健身平台与其用户之间的博弈行为,探究不同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有效引导与促进隐私保护。[方法/过程]研究运动健身平台服务商与用户双方利益的长期演化博弈,根据不同行为策略的收益、成本和损失来构建用户与平台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动态角度分析并得到相应的演化稳定策略,运用Python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用户披露隐私信息的程度与平台的隐私保护成本、监管力度及收益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变换不同参数条件时,会出现多种演化稳定策略。用户减少承担保护隐私的成本会提升其对隐私披露的比例;加大隐私泄露惩罚力度有利于缓解隐私泄露。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隐私安全问题是影响用户获取健康信息与服务的重要因素,研究在线健康社区个人信息隐私保护问题,对确保用户健康隐私安全,促进在线健康社区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引入激励机制情况下,构建以用户和在线健康社区为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通过计算和Matlab仿真分析,得出有无激励机制情形下博弈主体行为稳定的条件以及各关键变量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程度。[结果/结论]用户和在线健康社区二者之间的策略选择受激励机制、用户隐私泄露风险、倒卖隐私收益的共同影响,通过引入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用户隐私安全意识,完善隐私政策可有效解决隐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探究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隐私披露行为及其演化规律对促进用户隐私披露行为、提升社区隐私保护及完善互联网医疗体系均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构建了“用户—在线健康社区—政府”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求解了不同情境下的演化稳定策略,最后采用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及演化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结论](1)用户披露个人隐私是形成最优演化路径的主要驱动力;(2)用户披露个人隐私后获得的医疗服务支持、情感支持等因素会影响用户的博弈策略;(3)隐私泄露造成的期望损失和实施“积极保护”付出的额外成本等因素会影响社区的博弈策略;(4)声誉收益和采取“高投入监管”付出的额外成本等因素会影响政府的博弈策略。对此,提出建议:多措并举,提升用户显性收益;健全机制,降低“积极保护”成本;强化监管,发挥奖惩双重效用。  相似文献   

4.
韩普  张嘉明 《现代情报》2021,41(1):111-120
[目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进医疗数据共享进程,在考虑隐私保护的前提下,研究患者和医疗服务机构对医疗数据共享的参与意愿。[方法/过程] 基于演化博弈论,构建由患者和医疗服务机构两博弈主体组成的演化博弈模型,求解两者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双方在医疗数据共享中的演化稳定策略,并使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模拟。[结果/结论] 患者和医疗服务机构的演化稳定策略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双方从医疗数据共享中获得的收益、双方在该过程承担的隐私泄露风险、医疗服务机构需要付出的建设成本、积极保护和消极保护条件下的隐私泄露概率。[局限] 未能考虑医疗数据共享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平台服务商等利益方对双方参与意愿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近年来,社交网络服务的隐私关注变得日益严重。先前关于隐私关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无差 别节点上(仅针对用户行为),但却忽略了用户在社交网络环境中有着长期的社交行为。【方法/过程】创新性地研究 了基于隐私关注和社交网络服务与用户双方利益的长期演化博弈,并首次将隐私关注作为一个因素引入到博弈 中,通过建立收益矩阵来构建双方利益的演化博弈,最后使用算法进行仿真验算。【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社交 网络服务商泄露用户隐私的比例与用户披露隐私信息的比例密切相关;用户的安全收益会提升其对隐私信息披露 比例;隐私披露成本有利于提升用户警惕性、减缓隐私信息的泄露,但这种正面影响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加大隐 私泄露惩罚力度有利于缓解隐私泄露。  相似文献   

6.
刘百灵  李洁 《现代情报》2023,(4):137-149+164
[目的/意义]移动应用程序的隐私权限请求没有引起用户足够的重视,反而使其对隐私问题产生了倦怠,不愿意在保护个人信息上付出努力。探究用户隐私疲劳的影响因素,并设计新的隐私权限请求界面,对于缓解用户的消极心理状态,促使其采取隐私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借助多维发展理论,从技术特征(界面设计感知、权限合理性)和个体差异(隐私保护自我效能、隐私知识)双重视角,构建信息隐私行为(信息披露意愿和隐私保护脱离意向)的影响机理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相比于现有的隐私权限请求界面,用户对本研究设计的隐私权限请求界面的整体满意度更高。高水平的界面设计感知、隐私保护自我效能和隐私知识是缓解用户隐私疲劳的重要因素。隐私疲劳正向影响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和隐私保护脱离意向,隐私担忧负向影响用户的信息披露意愿和隐私保护脱离意向。隐私疲劳为“隐私悖论”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视角。  相似文献   

7.
朱光  刘虎  陈婧  杜欣蒙 《现代情报》2018,38(12):32-39
[目的/意义]从移动医疗服务的信息生命周期视角,分析患者和移动医疗APP服务商的隐私问责与赔偿行为,有效引导与促进隐私保护。[方法/过程]设计由患者和移动医疗APP服务商组成的博弈参与主体,研究了博弈双方的隐私问责与赔偿的行为策略,依据不同行为策略的支付矩阵,建立了患者与APP服务商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得到隐私问责与赔偿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患者与APP服务商的隐私策略与其问责成本、赔偿金额、监管力度及隐私损失等因素密切相关,处于不同参数条件时,会出现多种演化稳定策略。运用Matlab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迪莉娅 《现代情报》2009,39(12):131-137
[目的/意义] 大数据环境下,APP已经成为工作、生活、娱乐甚至是赚钱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APP也成为用户隐私泄露的重灾区。用户一方面担心隐私的泄露,另外一方面由于APP所带来的益处,却愿意主动提供隐私数据供商家利用,这就是所谓的"隐私悖论"现象。[方法/过程] 隐私计算是研究隐私悖论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APP用户隐私计算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影响用户自愿提供隐私数据的核心因素,并分析悖论存在的原因。[结果/结论] APP用户隐私的保护需要不断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开发商与运营商的监管,而不断提高用户隐私保护的意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周涛  曾环宇  邓胜利 《现代情报》2019,39(11):38-45
[目的/意义] 基于社交媒体的社会化商务显著促进了用户的信息交互。与此同时,信息过度收集和使用、信息泄露等问题愈发突出,引发了用户对于个人隐私问题的密切关注。从用户、平台、环境3个层面,研究了信息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用户行为的作用。[方法/过程] 研究收集了340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 结果发现,隐私倾向、平台声誉、法律法规显著影响用户的信息隐私关注,进而决定用户的信任、隐私风险和社会化商务行为。研究结果启示企业需要采取措施缓解用户隐私关注,进而促进其社会化商务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朱光  曹雪莲  孙玥 《情报科学》2017,35(7):25-30
【目的/意义】如何分析社交网络平台和用户的隐私保护投入成本和收益,从而有效引导与促进隐私保护, 成为政府的重要任务。【方法/过程】设计由社交网络平台和用户组成的博弈参与主体,研究了行为双方的隐私保护 投入行为与策略,依据不同行为策略的支付矩阵,建立了社交网络平台与用户隐私保护投入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 并分析得到隐私保护投入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社交网络平台与用户的隐私保护投入策略与其 投入成本和隐私损失密切相关,当双方隐私保护投入成本和隐私损失发生变化时,会出现多种演化稳定策略。运 用matlab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晓娟  徐建光 《现代情报》2019,39(7):133-142
[目的/意义]构建政务APP个人隐私信息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政务APP个人隐私信息保护进行科学合理评价,为完善政务APP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提出建议。[方法/过程]从隐私政策视角,利用专家访谈法与层次分析法,从"用户知情同意、信息安全控制、个人权利保障"3个维度构建我国政务APP个人隐私信息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36个政务APP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构建的政务APP个人隐私信息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政务APP个人隐私信息保护问题严峻,政府部门应着重关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占南 《现代情报》2021,41(1):101-110
[目的/意义]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个人移动轨迹、关系图谱、电子健康码等个人信息在精准定位疫情传播、防止疫情扩散和推进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一定的信息采集保护机制和共享安全规则面临着个人信息滥用和泄露的风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如何平衡信息利用和个人信息保护意义重大。[方法/过程] 本文从疫情防控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涉及的个人信息主体、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者、数据治理监管者三方出发,构建面向隐私保护设计的个人信息全生命周期保护框架,通过对个人信息采集、存储组织、分享利用和处置归档等过程的有效控制,建立个人信息合法合规使用的良性生态。[结果/结论] 疫情防控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涉及多元利益主体,需要重视对个人隐私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需求,更好地实现个人信息的社会价值。面向隐私保护设计的个人信息全生命周期保护框架的提出对于进一步规范疫情防控背景下个人信息采集、存储组织、分享利用和合理处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未来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完善个人信息安全治理体系,构建应急预防和社会救济为一体的保护体系,设置独立的个人隐私保护监管机构,完善国家应急管理情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困境与保护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盼盼 《现代情报》2019,39(6):149-155
[目的/意义]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理论与保护路径还有探讨的空间。[方法/过程]从理论困境入手,主要分析个人信息与数据、隐私的概念界分以及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辨析;从保护路径入手,主要分析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行政监管、行业自律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结果/结论]在理论层面,个人信息的概念,应从闭合的"可识别性"到开放的"伤害风险"把握;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应从单一的私有化到复合的两面性理解。在保护路径层面,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趋势,应实现由"碎片化"到"体系化"、"宏观思维"到"微观思维"的转变;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着力点,应基于"资金、手段、规范"三位一体的具体展开;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监管,应变革"政府参与"模式;个人信息保护中行业自律理念,应实现由原则性的指导到具体性的实践;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应拓宽"事前保护"+"事后保护"的认知视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为更全面地了解联合分析方法在个人信息隐私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发现潜在的研究机会,为信息隐私保护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必要对采用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个人信息隐私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方法/过程]研究个人信息隐私且采用联合分析方法的20篇文献被选出来,重点对这些文献的研究主题、采用的研究理论以及协同使用的其他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第一,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数据共享意愿和产品采纳两个方面;第二,这些文献很少采用用户隐私披露意向和行为研究中的相关理论来指导属性的选择和结果的解释;第三,联合分析与焦点小组访谈、聚类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5.
祝阳  李欣恬 《情报杂志》2021,(1):165-170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据利用的黄金时代,与此相伴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成为数据价值开发及政府数据开放的瓶颈。文章旨在解决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隐私安全问题,充分保障公民隐私权。[方法/过程]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梳理大数据发展对个人隐私的挑战并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按个人信息敏感程度与数据生命周期两个维度,构建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安全保护的分析框架;从技术、政府、信息业者、公民四个方面,分析各环节应当采取的针对性保护措施。[结果/结论]不同类型的个人数据的信息敏感度及信息价值不同,在数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需要采取差异化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陈美  梁乙凯 《情报杂志》2022,41(2):169-175,168
[研究目的]从隐私风险防控的角度,调查荷兰政府开放数据的隐私保护实践,为我国政府开放数据和隐私保护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荷兰为例,获取一手资料阐述荷兰政府开放数据中隐私风险防控的经验,对政府开放数据中个人隐私保护政策法规、隐私风险应对的数据处理规范与机构进行分析和概括。[研究结论]荷兰开放政府数据的隐私风险控制的优势在于,注重数据存储安全、关注数据聚合、个人数据保护制度比较灵活、强化国际合作;劣势在于,隐私保护政策缺乏更新、政府数据收费政策模糊、没有任命国家首席数据官、内政和王国关系部承担的决策和咨询责任非常少。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个人信息保护的政策法规,确定个人数据处理原则,完善个人数据处理机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为依据,开展我国社交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合规性评价。[方法/过程]采用自下而上的编码方式对17部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进行范畴提取和归纳,构建合规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7类17个社交应用的26部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开展总体合规性和重点指标合规性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结论]所选取社交应用的总体合规分值为75.34分,合规性一般,婚恋交友类的合规性最高,博客/微博类最低,各类和各应用之间均存在一定差异;围绕个人信息生命周期的个人信息管理相关内容合规性较好,"未成年人信息保护""Cookie及同类技术的使用"和"联系与争议解决方式"的合规性低。完善社交应用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应以"隐私设计"理念为指引,增进内容完备性,提高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强化用户权利保障,持续开展政策监管,改进可获得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范昊  王贺  付少雄  何建平 《现代情报》2019,39(10):136-144
[目的/意义]基于社交媒体个人信息安全事件频发的现状,通过审核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以期从法律政策文本层面规范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保障个人信息合法权益与社会公共安全利益。[方法/过程]本文以国内外16款用户量最大、使用频次最高的社交媒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从个人信息采集与利用、Cookie及相关技术的提醒、个人信息储存及保护、个人信息共享转让与披露、个人信息处理权益、未成年个人信息保护角度对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政府层面亟需保障《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底层实施,企业层面需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的内部制度化建设,结合服务与产品特征细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内容,采用实名制规范未成年个人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