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沈波  廖书剑 《情报探索》2020,(1):127-134
[目的/意义]旨在为我国知识付费研究提供主题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知识流动性特征,对知识付费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来源期刊中与知识付费相关的527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法对文献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借助CiteSpace V绘制知识图谱,对知识付费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我国知识付费领域的研究仍然处于文献爆炸增长的起步阶段,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数字出版、知识付费理论、知识付费平台、用户付费行为与意愿四个方面。用户视角下的知识付费平台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知识付费服务的测度问题是两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研究点。  相似文献   

2.
沈波  卢宜芳 《情报探索》2021,(3):128-134
[目的/意义]旨在为我国企业与用户知识共创研究提供主题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分析方法,对知识共创和用户参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借助Citespace V软件在知网及WOS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从文献发文量、热点关键词统计等维度对检索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共创的讨论,从创新社区、新产品开发和客户知识管理这三个视角对企业与用户知识共创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结果/结论]提出企业与用户知识共创主题下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即继续深入研究企业与用户知识共创的过程机理和探索知识共创各阶段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近年来,科技文献资源呈爆炸性增长,海量科技文献中依旧存在大量非结构化摘要。非结构化摘要一方面不利于学者阅读与理解;另一方面不利于对摘要内部信息进行知识的自动化抽取和相应的检索。研究科技文献非结构化摘要的知识表示模型及其自动化抽取方法,对学者快速阅读和机器自动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在分析科技文献非结构化摘要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元本体理论,构建了一个面向科技文献非结构化摘要的知识元本体模型。通过分析非结构化摘要的写作特征,将文本按句子级划分为目的、方法、结果或结论三个要素,统计每个要素句中的线索词、句型和位置,建立相关规则库,根据本体模型和规则库构建相关抽取算法。最后,下载《计算机技术与发展》中的部分文献进行实验。[结果/结论]通过增加句型集和线索词集,完善了非结构化摘要的要素,构建了非结构化摘要知识元本体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本文提出的模型能有效地对非结构化摘要中的知识元进行抽取。[局限]实验的不足之处是需要人工对摘要中的句型和线索词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基于文本挖掘技术自动发现更具代表性的文献内容主题词,通过定位主题词在章节中的具体位置,并基于可视化技术进行主题标引,帮助读者直观高效发现文献主题间的潜在关系。[方法/过程]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深入文献内容层挖掘主题词,并利用可视化工具直观呈现所获信息,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可视化主题自动标引系统,并在格萨尔领域的多个主题中对该系统的自动标引效果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该标引方法在格萨尔领域实现了文献内容级的可视化主题自动标引,快速精准地定位到章节、段落和句子。标引相关信息获取过程直观可视,并且具有交互性,可提升用户体验和参与度。文章以《英雄格萨尔》为例完成系统验证,但该标引方法技术本身无领域限定,可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文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为挖掘旅游平台游记文本蕴含知识,协助旅游者高效获取符合需求的信息和知识,为制定旅游计划提供科学决策的信息支持。[方法/过程]首先面向用户需求提出基于布尔矩阵和集合逻辑改进Apriori算法的思路;然后融合命名实体识别实现了游记文本关联知识挖掘及聚合,构建了基于关联知识挖掘的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并以携程网中杭州相关的游记文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融合命名实体识别和改进的Apriori算法,能够有效挖掘游记文本蕴含知识,实验结果验证了在算法性能及结果上要优于传统Apriori算法,并能够根据挖掘结果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协助旅行者科学、高效地制定旅游计划。研究结论丰富了游记文本挖掘的方法论,为旅游平台服务推荐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彬  徐建民  吴姣 《现代情报》2023,(3):157-166
[目的/意义]跨域推荐通过挖掘、迁移并融合利用不同来源的知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近年来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热点关注,文章从多个角度对跨域推荐中的知识融合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归总。[方法/过程]首先对跨域推荐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探讨了跨域推荐的“域”、跨域推荐场景和跨域推荐任务中的知识需求;其次对跨域推荐中的知识融合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基于聚类、基于语义、基于图模型和基于标签关联的跨域知识融合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分析了知识图谱技术对于跨域知识融合的启发;最后对跨域推荐研究中的知识融合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果/结论]知识融合作为跨域推荐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在知识层面实现对数据的深度加工和有效利用,为跨域推荐问题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关联数据分析和个性化信息推送是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引入关联分析挖掘技术为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馆际文献传递中的个性化推送服务提出建议。[方法/过程]以2018年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数据为基础,对不同专业用户群体和不同高校用户群体文献传递申请单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FP-growth关联分析算法技术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结论]数据挖掘结果较好地挖掘出北京地区各高校图书馆用户的跨校、跨专业文献借阅偏好,可实现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文献推荐服务,同时能够为区域图书馆联盟的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为满足用户多层次、多粒度的知识获取需求,图书馆文献资源组织的对象由文献单元逐步向知识单元转变。[方法/过程]文章在研究单元信息概念和表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本体和关联数据的单元信息知识组织框架,并深入探讨了实现单元信息语义组织的核心步骤。以中医养生领域为例,阐述单元信息知识组织语义模型的应用过程。[结果/结论]本文构建的单元信息知识组织模式,是实现单元信息细粒度组织、语义化揭示以及多维度关联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可为特定领域单元信息的语义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娟  王向辉  付然  孙晓琳 《现代情报》2017,37(10):49-52
[目的]为了实现海量数据中信息的知识组织,促进单元信息和文献信息内容的知识关联和知识发现,构建单元信息知识组织体系;[方法]以养生领域内的领域本体、文献信息等知识资源为基础,构建养生单元信息知识服务系统;[结果/结论]"养生单元信息知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养生知识服务平台")是单元信息知识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应用示范,提供语义检索、知识浏览、知识推理和知识发现等服务,实现大数据环境下"单元信息知识组织体系"的有效利用;[局限]文献资源的单元信息抽取及分析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处理等相关技术,技术实现有较大难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元理论对水书习俗非遗资源知识元进行知识抽取与组织,助力水书习俗非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过程]构建水书习俗非遗资源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基于知识元语义模型与深度学习技术对水书习俗非遗资源进行知识元抽取,并对水书习俗非遗资源进行细粒度知识组织与可视化研究。[结果/结论]实现水书习俗非遗资源多维知识关联关系的揭示,促进了水书习俗非遗资源的传承、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克服传统视觉词袋方法(Bag-of-Visual-Words)中忽略视觉单词间的空间关系和语义信息等问题。[方法]本文提出一种与视觉语言模型相结合的基于LDA主题模型,并采用查询似然模型实现检索。[结果]实验数据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LDA的表示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解决蒙古文古籍的关键词检索问题。[结论]同时,该方法的性能比BoVW方法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杨思洛  董嘉慧 《现代情报》2021,40(11):167-177
[目的/意义] 研究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知识脉络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智慧图书馆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CSSC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智慧图书馆研究的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通过研究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路径、核心作者、关键词共现网络,对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进行分析,梳理智慧图书馆的知识脉络、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智慧服务策略探索以及在智慧图书馆的具体实践。未来的研究将围绕技术的融合、智慧服务效能提升、以及智慧图书馆的具体实践3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现代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基于用户画像的智能信息服务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对图书馆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用户画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以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的用户画像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iteSpace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进行关键词分析,揭示我国用户画像研究的时间分布、学科领域、主题演变和研究热点问题。[结果/结论]我国用户画像研究划分为初始阶段、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从2015年开始快速发展,但基础理论研究较少,研究成果尚未形成体系;用户画像研究文献从最初的计算机和电子商务等学科领域逐渐向管理学、经济学、人文社科领域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大数据构成了用户画像研究的数据基础,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画像研究和实践应用不断发展,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是用户画像研究的重要领域;研究热点包括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实践应用和基础数据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下学术创新力自动测度需要建立在相关学术评价指标和学科知识体系基础上,基于领域知识的本体构建将为学术创新力的自动测度提供基础支持。[方法/过程]用手工方式构建学术创新力概念本体,复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半自动化构建学术创新力评价知识资源的初始本体,加入CNKI期刊题录数据的高频关键词以丰富本体的知识。然后进行学术创新力概念本体和学术创新力评价知识资源本体的实例化。[结果/结论]以G3类题录数据为例,共建立了30 097个概念、41 484个实例以及320 609条关系,基本完成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信息安全标准作为信息安全保障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在保障我国信息安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对比我国和ISO信息安全标准的差别,以查找问题。[研究方法]该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对402项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和378项ISO信息安全标准,以及71项我国在研标准计划和82项ISO在研标准计划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研究发现,我国信息安全标准从体量和更新速度上略胜ISO。从主题上来看,我国标准着重于技术类和应用类标准的发展,并已超越ISO。但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隐私保护方面,我国相对落后。此外,我国标准化工作效率和完成度仍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