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靠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这种建构无法由他人来代替,教师则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和高级合作者,负有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建构主义认为,学列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相似文献   

3.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习者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学习的意义。那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建构新知呢?  相似文献   

4.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第二,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第三,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第四,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能是主动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它的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知识或信息的获取是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是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建构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第二,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第三,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第四,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和方式。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双向建构的过程,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教师角色设定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其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邢静 《课外阅读》2011,(8):129-12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种建构是他人无法取代。  相似文献   

10.
一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首先,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习也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或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建构了自己的新知识和新经验。建构主义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  相似文献   

11.
●一、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1.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教材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数学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使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内部联系的实践机会,由于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还不够高,而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对教材中较多地反映数学的逻辑结构而掩盖了…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习者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要主动地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和建构,这种学习更强调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而且这种建构非教师所能代替。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教师的作用是组织、指导、帮助、促进学习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学生与教师有了新的定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机器,而…  相似文献   

13.
张晓磊 《学苑教育》2012,(15):27-27
在体育教学中,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与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体育教学回归自然。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民主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学习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它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知识理解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的发展要经过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的过程。因此,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数学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就数学学习而言,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来自数学教材、数学教师和其他方面的数学信息,而是在一定的数学教学情境下,根据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对外部数学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建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维的过程。有意义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7.
学习是一种认知的过程和一种社会化行为,不单单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所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借助人际问的互助互学与讨论等活动,通过自己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不是主要靠知识的传授,而是以学生自己的经验为背景,由学生自己建构、理解客观事物的过程。因此,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大多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自动探索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之多少。  相似文献   

18.
李芳 《新疆教育》2013,(12):138-138
反思性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地对自身的活动以及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如环境、情感、观念等)进行持续性、批判性的审视、思考、探究和改进,力求调节并完善自身的学习,达到学会学习目的的学习活动。它具有自主性、批判性、发展性、迁移性、探究性、创造性等特征。1反思性学习的特点和意义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该过程是学生的主动行为,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生的发展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他人的经验和知识,而是要把从外部获得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身心,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程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相互作用来实现、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我们研究自主建构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学为基础,以引导为前提,以探究学习为核心,以自主建构为目标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知识的传递.它的理论要点是:“知识是人建构的,而不是客观的存在于人脑之外的.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