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龙起香 《钦州学院学报》2009,24(6):91-93,107
钦州市农村小学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薄弱,多数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对校本课程开发持否定态度,校本课程开发的自我效能感低,工作被动。究其原因,既有教师课程意识、课程开发技能缺失的主体性因素,也受传统的教师文化特质及教育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要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需要促进教师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的转变,加强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意义的认识,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知识、技能素养,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下,社会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的素质要求,针对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实施校本教研、增强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建构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专业组织及有效的交流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促进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治本之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的呼声变得更为强烈。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燃眉之急。如何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及专业发展的现状,探索一种经费省、效果佳、教学和研究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校本教研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实践平台,培养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拓展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促使教师进行专业反思;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保障。依托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农村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化、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农村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现实中,农村教师对其作为单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认识已发生改变,对其作为指导者与促进者、终身学习者和心理辅导者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其作为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的角色缺乏认同;同时,农村教师缺乏对教师角色规范的理解和把握,对其在扮演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终身学习者和学生心理辅导者等的角色时充满了挫败感。发展农村教师的个人理论,增强农村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明晰教师角色规范和要求,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实现农村教师角色意识转变。  相似文献   

6.
农村学校作为地区文化中心,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开发是农村学校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重要平台.目前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目标迷失、价值游离、专业失范与评价缺位等问题.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应立足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与支持下,构筑农村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自身改进,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相似文献   

7.
李红梅 《文教资料》2014,(7):162-164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自国家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以来,农村学校加大了课程的自主权,强化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意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面临较多问题和困难.如何让制约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难题得到解决,增强农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总体上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研究》2017,(1):35-41
农村教师是改善农村教育的中坚力量,校本教研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为解决农村教师被动参与校本教研的问题,基于生存·关系·成长理论,可以通过为农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设置专项教研奖励和补助资金、提供有针对性的校本教研活动、改善教研条件;促进分布式领导、构筑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联片教研;为农村教师及时的反馈和有效的评价、通过实践效用激发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望等措施,达到通过校本教研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当务之急。文章结合对陕西省农村教师的抽样调查和访谈,从制约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内部因素在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内部因素中的观念因素是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农村教育信息化应“先化人,后化物”,要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必须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丰富的教学理论、确立强烈的信息意识和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作为消解阻滞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当务之急。文章结合对陕西省农村教师的抽样调查和访谈,从制约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内部因素在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内部因素中的观念因素是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农村教育信息化应"先化人,后化物",要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必须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丰富的教学理论、确立强烈的信息意识和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作为消解阻滞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WebQuest设计实践对师范生更新教学观念、培养现代教学技能的意义,主要包括促进师范生理解和内化现代教学观念,是师范生习得信息化教学设计技能的有效途径,能提高师范生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影响农村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因素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总结并整理当地的经验和文化.并使之融入到学校的整个课程结构中,可以逐步形成自身的课程特色及办学特色。因此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对地方文化的理解是其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边缘化主要表现在政策、理论研究、课程资源、教师地位的边缘化以及课程改革实施中的困境处在关注的边缘.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承认本土资源课程的价值,开发校本课程,对农村教育实践充分重视;加强教师培训,尽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一、影响农村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因素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总结并整理当地的经验和文化.并使之融入到学校的整个课程结构中,可以逐步形成自身的课程特色及办学特色。因此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对地方文化的理解是其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理想走向现实。从理论层面上说,校本课程是原有单一课程体系的突破和超越,很有意义;但在实践中却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为了深入而系统了解无锡市崇安区校本课程的开展现状,我们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调查研究。调查发现校本课程开发情况不容乐观,教师的课程意识薄弱与课程开发能力有所欠缺,校本课程的管理存在漏洞。由此可见,重建校本课程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正>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现在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这一路走来,对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工作已经十几年了,越来越感到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而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化。一、农村教师整体专业化素质令人担忧面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挑战,很多教师仍然无动于衷。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认识不足。农村教师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年轻教师抓四基不够扎实,老教师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17.
微型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化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维度缺失,"微型课程"是超越其局限的新思路.微型课程开发是由教师针对任教班级学生具体学习需要,所进行的短时班级性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从深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立场看,微型课程开发有助于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密切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联系;增强校本课程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等.为推进微型课程开发,在观念层面应树立明确的开发意识,在行动层面需遵循规范的开发步骤,在制度层面应建立合理的开发交流与分享平台.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决定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课程开发能力须关注四个问题:掌握课程开发理论,熟悉课程开发程序;发挥地域优势,发掘课程资源;树立大课程观,关注隐性课程;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农村中小学教师应不断提升课程开发能力,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校本培训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技能、教育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满足学校的发展”。因此,以“师”为本的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好选择。农村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基础教育教学技能,能有效实施素质育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20.
农村学校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农村教师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难以融入农村学校教学,农村教师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面临尴尬境遇:传统文化素养偏低,地方性知识缺失;教学孤立化、形式化,融入程度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活动课程课时少,特色不明显;校本课程开发难度大,景况不容乐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欠佳。缘此,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要认真省思,积极寻找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