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能提高学生听、说和写的能力;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获取知识的质与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其中第一学段的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可见,从低年级起,就应该少做题,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时间充足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书的积极意义是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4.
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为了确保学生达到这一课外阅读量,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张炳玉 《考试周刊》2013,(75):25-26
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阅读能力自然不强。从小学开始,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认真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进行了拓展式课外阅读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鲁迅先生曾向中学生提出这样的希望:“爱看书的青年,大可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六年制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小学低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相似文献   

9.
李滢 《学子》2013,(12):93-9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新课标高度重视第一学段儿童的课外阅读,明确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低年级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同时首次提出了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超过145万字的标准。不难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占有者相当重要的位置。在现实中,往往事与愿违,现在的学生普遍离阅读越来越远,读书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学生在心理上惧怕读书,应付读书的现象,体验不到读书的快乐。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的课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认字读词,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由此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以小学课外阅读指导为出发点,并提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使学生更好地训练与提高阅读能力,充实与丰富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应达到145万字,同时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附录”中提出“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足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所以,为有效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引导,激励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每位教师应加强课外阅读引导,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达到上述规定要求,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课外阅读作为辅助和补充。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  相似文献   

17.
周莹 《现代语文》2010,(7):42-42
新课标明确规定中学生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阅读总量应在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深入扎实地开展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所谓“劳于读书,易于作文”,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能够背诵古今诗文70首,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必须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如何激励、督促、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是需要努力探讨、研究的问题。通过对比实验,笔者认为在小学推行“阅读考级”制度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等综合素质。一、以“考”促“读”每学期开学时,我们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书本内容、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每个年级的学生分别推荐一大批阅读书目,分为“必…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常见的形式,它是课堂阅读的延伸与扩展,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育学家克里普斯卡娅曾说:“学校的教育大纲再好,也不能给儿童必备的全部知识,必须不断地用课外阅读加以朴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新课标还规定了每个小学生小学六年的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要想圆满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光靠课堂阅读教学是远远不行的。  相似文献   

20.
王少将 《考试周刊》2012,(76):38-38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努力引导他们在学好语文课本的基础上,博览群书,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