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级常规管理是学校各项管理的基础。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学生在每日常规中所表现出的诸多存在问题,正成为日益给学校管理造成压力的突出方面。本文试图从问题的表现、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供对策。班级常规管理主要是班级经常性的规章制度的管理,包括课堂常规、宿  相似文献   

2.
为了强化学校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 惯,学校领导班子决定:集中全校师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常规训练,从课堂常规到活动常规,从文明礼仪到环境卫生,统一规范,统一管理。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措施实施后,学校常规确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一、学生常规管理的重要意义  学生常规管理 ,指经常性的规章制度的管理 ,内容包括课堂常规、宿舍常规、集会常规以及师生之间应有的礼貌要求等 ,我们认为学生常规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建立正常秩序 ,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学生行为的标准和依据 ,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实施常规管理能使学校秩序井然 ,环境稳定 ,是维持学校秩序的重要基础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强有力手段。第二 ,规范学生行为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  相似文献   

4.
吕凤红 《陕西教育》2006,(10):16-16
班级常规管理是学校各项管理的基础.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学生在每日常规中所表现出的诸多存在问题,正成为日益给学校管理造成压力的突出方面.本文试图从问题的表现、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班级的常规管理和实践活动两方面入手进行创造性研究,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开展创造性常规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班级作为学校结构的基本单位,是教育学生最直接的组织。  相似文献   

6.
正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对学校而言,脱离了育人目标的常规管理是没有价值的管理。所以,应当重新审视常规管理的价值与功能。第一,常规管理应体现教育教学的使命与本质规律。学校的常规管理应当遵遁教育规律,不论是制度设计,还是措施执行和绩效评价,都要符合并体现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与教育使命。学校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教育,让学生自主、愉快、身心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7.
崔跃波 《教育》2012,(19):47
学校的中心是教学,教学的中心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基础在管理,教学管理水平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学校必须不断强化教学各环节的管理,突出在学科教学常规管理、教学教研活动及班级常规管理等多方面的实践与研究。学科教学常规管理科学的管理策略应该对教学常规环节进行规范,学科教学常规管理由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处置、课外实践活动、辅导、考试等管理环节组成,各环节基本管理分别是:计划制订计划要依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现行教材、学校教学计划、学科组教学计划、教学条件以及学生实际;要对课程、教材、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明确改进教学的措施;写明业  相似文献   

8.
孙军 《宁夏教育》2014,(1):18-19
学校管理水平关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校管理内容繁多,主要有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工作管理、德育工作管理,等等。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教育,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他也提出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其目的就是将自由还给学生。到底怎样管理学生,才能令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在此,主要探讨一下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中的学生管理工作。一、强化学生的常规管理学生的常规管理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基本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及独立生活能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能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学生常规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  相似文献   

9.
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几年来我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建设由初期的校园管理向教育教学领域深化,向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参与管理的范围由校长、中层干部、教师向全体学生、社会扩展。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在校期间培养他们管理学习,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管理班级,管理学校,将来他们才能去管理国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养成共和的人民,必须用自治的方法”,“自治的学生公民,只可拿自治的方法将他们陶熔出来。”所以我们应该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学校常规管理较高层次的要求所决定的。常规管理有二层含义:一是用常规管理的基本要求去规范学生的行为,逐步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和社会公德;二是增强学生的自治自理、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这二者是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学校事故预防是学校的常规性管理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常规管理是指对学校经常性工作的管理。将学校事故预防视为学校的常规性管理,并不是因为学校事故会天天发生,而是因为对其所进行的预防工作需要天天做。学校事故,不仅仅指学生伤害事故,还包括其他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突发性的学校事故。  相似文献   

11.
林沛英 《教师》2012,(29):22-23
校企合作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除了要求学生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学校还需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不断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和常规管理的重要辅助力量,是学校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高校的管理、校风、学风建设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班级是培养学生,提高素质的基础,因此,要抓好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必须加强班级管理。要抓好班级管理,首先要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此,从初一学生一入校,学校利用一周的时间,组织他们进行常规训练...  相似文献   

14.
精细化管理就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的科学高效管理,与人性化是辩证统一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管理文化,通过精细的过程,精心的态度,最终实现精品的结果。学校实现精细化管理,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如: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精细化管理;创设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文化环境。基于此,从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涵义入手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策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德育方面沿袭下来的经常实行的计划、规章制度和固定的活动就是德育工作管理常规。坚持这些常规管理,有助于保持学校整体工作的连续性和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行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短,对学校管理及教学中的游戏因素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和兴趣。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如何协调各科老师教学特点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积极配合常规管理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是极为重要的。现针对在一年级常规管理中对游戏策略的运用及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一、班级常规管理中的游戏...  相似文献   

17.
浅谈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张守兴学校教学常规涉及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到底应包括哪些内容,说法不一。纵观有关资料,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一般是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职员工服务于教学和学校领导对教学实施管理等诸方面的规章制度。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涉...  相似文献   

18.
正沈阳市沈北新区新城子街第一小学是沈北新区教育局直属小学,学校共有教学班33个,学生1770名,教师89人。几年来,我校坚持围绕一个目标(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突出两个重点(课程文化建设、学校特色建设),创设三种环境(创设办学条件的"硬"环境,打造学校现代化品质;创设教师专业成长的"软"环境,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创设学生全面发展的"活"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一、精细管理保障课改教学常规管理就如学校常规管理的基本骨架,支撑着学校常规管理的整个生命肌体,促进学校整体工作有  相似文献   

19.
谈及学校常规管理,人们不免联想到制度、规定以及行政手续等等。当然,在学校管理中,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以为管理有人,重在内化。所谓内化,对教师和学生来悦,就是把常规管理的要求变成自我要求,进而成为一种习惯,最终转化为人的一种素质。对学校来说,就是抓常规管理。通过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把学校的各种制度、要求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最终形成优良的校风和传统,这样,学校的管理就能达到既管理又非管理的境界。教师和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都会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素质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这正是…  相似文献   

20.
河南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狠抓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全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校级领导每天到班听课,教务处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进行月考评制度。他们认为,只有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才能确保教师备课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真正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打造学校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