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让学生在感悟中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进而促进自我成长。“创境乐体验,以情促生长”主张以体验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突出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注重学生的自悟和自助,重视师生的双向互动,从而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
班级心理健康辅导课,是学校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它侧重于促进学生在某个问题上有所感悟、触动、体验、思考,从而实现自我成长。为此班级心理健康辅导课对教师生成性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洽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新的辅导素材和新的成长体验的创造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境、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教师只有充分把握、挖掘、利用这些课堂生成资源。才会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塑造健全人格的精神活动,是培育心灵的崇高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发展、和谐成长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心理教育和咨询辅导,还需要通过创设各种生动的教育情境与多样化的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我校采用校园心理剧的独特形式,对全校教师、学生和部分家长进行特殊形式的大型团体辅导。  相似文献   

4.
<正>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课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凸显了体育教育的根本内涵,即体育教学不仅要担负起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重任,更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基于"以人为本"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需要,而教师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因此,关注教师的自我成长水平非常重要。教师的成长途径有多种,但课堂这个师生共同成长与  相似文献   

5.
刘晓丽 《考试周刊》2010,(44):218-219
中专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遭遇的压力容易使他们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学校在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和身心和谐发展上担当着重要的责任.但是当前中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教师和学校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指向学生,也应重视班主任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团体中,开展以体验式活动为中心的团体辅导活动,通过有效的自我探索、高质量的感悟分享等环节,最大限度利用同质化团体动力,达到帮助班主任实现自我探索和心理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加强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从开设公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能力.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等方面入手。通过多项措施。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的自我心理调试方法。真正落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董彩霞 《学周刊C版》2019,(23):152-152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伴随他们而来的是意志力的动摇、情感的敏感、思想上的成长矛盾等,因此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足球运动有利于帮助学生适当减轻学习压力,排除消极的情绪,达到放松与减压的意义。此外,足球运动还能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满足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在某种层面上来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教师就足球运动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进行重点分析,旨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3,(A0):175-176
案例教学法在高师心理健康课教学中的运用为心理健康课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在心理健康课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促进高师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能够发挥主体作用,促进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课程,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是强调自我探索。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学生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二是强调体验感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获得感悟,得到自我教育。三是强调互助自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互动过程,学  相似文献   

11.
陈小云 《江苏教育》2022,(56):32-34
心理健康教育课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感,使学生获得成长。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进行职业启蒙教育,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探索自我与职业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构建自我与职业的关系,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12.
使用SCL90和UPI量表对广州某女子高校2010-2012年入学的90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90后女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常模,但在强迫、焦虑、恐怖三个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当将“自我”成长课题引入课堂、团体心理辅导、二课堂活动中,使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获得自我成长,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中应倡导带着问题前进与生活,促进女大学生的全面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业评价方式,合理地使用有助于改进课堂教学和促进学生学习。在中职学校合唱教学中,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需要经历自我介绍、表达自我心声、课堂学习评价、自娱自乐、艺术实践、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步骤。实践表明.合唱课程按上述步骤开展教学与评价,对改进教师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体现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是以个体生命成长为主旨,以生命关怀为特征,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同时,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意义的书本知识的讲授不同,它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日常行为来影响和指导学生。如,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对待有缺点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自己的日常工作等等,正因为如此,要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作为教育者,本身就应该在日常的师生交往中体现良好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才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教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师自身成长的关键。很多调查表明当前特教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正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而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教师自我的成长,更关系到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分析当前特教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缓解他们的压力,将对促进特教教师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活动系统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其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行为、个性和师生关系等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积极健康的关注能唤醒学生的高自尊;教师心理控制能力的高低以及能否给予学生积极的社会支持都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见,教师健全、健康的人格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中职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现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自编《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测验》对中职教师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并对10名专业教师和10名班主任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调研结果显示,中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初步认知,具有中等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且在性别、教龄、职称、教师类型、是否担任班主任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中职学校可以从强化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准入条件、加强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完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构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积极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心理课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和自我成长.多年来,活动体验式的心理课堂备受推崇,但单一和千篇一律的心理教育活动,让师生的热情慢慢消退,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觉得找活动都碰到瓶颈了,很难创新活动形式;有些则学生抱着"打酱油"的心态上心理课,课上花样翻新、热热闹闹,但收获很少.这样流于形式的心理活动课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和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在心理课上研究和尝试新方法,运用新技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健康的心理是新世纪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既应有与社会大众一致的共性一面。还应有体现自身职业要求、工作特性和社会期望的个性一面。维护与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其自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为了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自我维护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教师要做到:树立科学观念;进行身体锻炼;学会科学用脑;丰富业余生活;扩大人际交往等。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心理教师根据团体动力学原理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社会需要,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健全人格的一种辅导形式。心理课注重学生的体验、分享、感悟,需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对心理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班级座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组讨论和团体活动的开展,无法给每位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因而,利用团体动力学理论,构建班级小组模式,将小组评价运用到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可以充分发挥团体的动力效果,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