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助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并驱动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的教育虚拟环境的构建。为此,文章基于97篇相关的中英文文献,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了教育虚拟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教育虚拟环境对学习效果具有中等程度的正向影响;教育虚拟环境对不同技术类型、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实验周期学习效果的影响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基于VR技术构建的虚拟环境对学习效果的提升作用最明显,且虚拟环境对中职/高职/专科学段、自然科学学科、1天~1月实验周期的学习效果影响最大。基于此,文章提出改善虚拟环境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建议,以期为开展教育虚拟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数字化工程教育领域,尽管交互技术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在教育领域,已有的自适应学习交互大多以数据驱动方式筛选教学材料。一方面,需要较多的数据来判断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容易忽视学习的积极性对辅助教学的影响。为此,基于增强现实技术,文章提出了一种将学习风格模型结合数据驱动系统的方法。首先通过学习风格索引问卷的调查判断学习风格,而后根据学生的使用偏好调整系统界面并推送自适应的教学材料。该方法参考学习过程中收集的数据,摸索出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使用喜好,进而逐渐优化教学交互系统。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使得工程教育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实时重建增强虚境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交流媒介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远程沉浸(tele-immersion)系统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三维的虚拟现实应用环境,支持参与者在虚拟空间中自由漫游、沟通以及与虚拟环境进行虚实交互,它通过实时三维重建技术来增强虚拟环境(Augmented Virtual Environment),是一种新型的虚拟现实技术。远程沉浸系统通过实时的人体动作采集和远程再现技术将真实人的动作、表情、姿态、声音等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同步再现出  相似文献   

4.
克里斯多夫·迪德(Christopher Dede)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蒂莫西·沃斯(Timothy E.Wirth)教授,也是学习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他2001至2004年任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研究生院)教学主任;2007年被授予哈佛大学杰出教师称号;2011年获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AECT)颁发的卓越发展奖。迪德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新兴学习技术、教育政策以及教育创新中的领导力等。迪德教授多次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盖茨基金会资助,项目包括沉浸式模拟、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互和在线专业发展的设计和研究。其中,新兴学习技术研究包括多用户虚拟环境(Multi-User Virtual Environment,MUVE)、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社会网络、远程教育、Web 2.0工具等;领导力研究关注创新应用以及扩散推广;政策研究着重于国家教育改进策略。迪德教授还长期为美国政府、企业及专业组织提供学术咨询,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教育和心理评价基金委员会成员、美国教育部技术专家组成员,参与了美国《2010教育技术规划》(草案)的制定。近期著作有:《成果推广:基于技术的教育改革中获得的经验教训》(2005年)、《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新的模型和方法》(2006年)、《数字化教学平台》(2012年)。  相似文献   

5.
实时重建增强虚境 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交流媒介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远程沉浸(tele-immersion)系统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三维的虚拟现实应用环境,支持参与者在虚拟空间中自由漫游、沟通以及与虚拟环境进行虚实交互,它通过实时三维重建技术来增强虚拟环境(Augmented Virtual Environment),是一种新型的虚拟现实技术.  相似文献   

6.
教育游戏的研究者发现,教育游戏中添加教学策略或学习支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游戏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本研究在梳理学习支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The Tiny Bang Story"游戏设计了两种不同强度的任务支架,以研究强度不同的任务支架对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沉浸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任务强度不同的学习支架对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沉浸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场依存型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沉浸感会随任务支架强度的增加而提升;场独立型学生的学习动机随任务支架强度的增加没有显著性变化,反而沉浸感会随任务支架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正三角趋势。  相似文献   

7.
高校艺术实践课程在教学培养、个性化指导等方面存在现实困境,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艺术实践的培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虚拟现实环境下的交互性、沉浸感和想象力特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投入度和演奏技能。文章从精准指导、个性化实践训练、技能薄弱点、个别化指导、情境化训练等方面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艺术实践教学培养策略,并对学生艺术实践的训练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扩展现实(XR)技术具有交互性、智能化、情境性、沉浸性等特质,可以为学习者带来"沉浸、交互、构想"体验.扩展现实技术应用于法学教学中,可以实现虚拟场景可视化,使营造的虚拟环境具有真实性和想象性.在法学教学中引入扩展现实技术,能实现感观模拟的功能创新,赋予法学教学类人化感知;进行客观事实的情境再造,助力法学教学的多维度整合;完成沉浸场景的智能重构,实现法学教学中的情境叠加.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可持续发展,2020年3月,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EDUCAUSE)发布了《2020年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报告从社会、技术、经济、高等教育本身以及政治五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及未来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十五个重要趋势;对自适应学习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学生成功分析、教学设计、学习工程和用户体验设计的提升、开放教育资源、扩展现实这六项对高等教育未来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和实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预测了高等教育、教学四种可能的未来走向与情景,并描述了九位专家对报告中的主要发现所进行的反思。通过对报告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当前疫情防控特殊情况下基于网络的教与学以及技术的有效利用等,提供若干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要闻资讯     
【影响高等教育的6项新兴技术与实践】3月2日,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发布《2020年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报告详细介绍了6项对高等教育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型技术和实践:自适应学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学生成功分析,教学设计、学习工程和用户体验设计的提升,开放教育资源,扩展现实(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触觉)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虚拟现实(Distributed Vir-tual Reality,简称DVR),又称分布式虚拟环境、网络化虚拟现实、多用户虚拟环境等,它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虚拟现实系统通过网络联结起来,多个用户在共享的分布式虚拟环境中进行交互和协作,共同完成特定任务。随着各种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应用于多个领域的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从分布交互仿真的标准化与兼容性、合成自然环境的综合性、增强型的虚拟现实技术、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实用化几个方面,讨论分布式虚拟环境的进展情况。分布交互仿真的标准化与兼容性军事应用是许多高新技术诞生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时代高等教育教与学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教与学的创新问题。这种创新要求既基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又依托于信息、媒体和通讯技术的普及。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习者被动学习的教与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对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者为主体的互动式新型教与学模式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这也是提高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学习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近年来随着大数据被广泛关注,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学习行为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当前关于网络学习行为的分类,大多数基于学习者本身属性,缺乏比较详细而深入的行为类型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聚类分析,可以借助大数据的优势,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利用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过程记录,采用数据挖掘工具对网络学习者行为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根据学习特征,网络学习者可以分为高沉浸性型、较高沉浸性型、中沉浸性型、低沉浸性型四种群体;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沉浸性高的学习者学习效果往往较好。教师可借助技术工具,对学习者进行不断更新、实时、循环的聚类分析,及时发现学习者的个体及群体学习特征,因材施教,推送适应性的个性化服务,并给予及时的学习预警与恰当的教学干预。  相似文献   

14.
张晓林 《职教论坛》2004,(36):58-59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受到质疑,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发展起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而"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要素,可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实际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现代竞技体育正在向高、难、精、尖迅速发展,这就使得体育训练更多地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现代体育需要科学技术不断地介入。这就需要综合地运用与体育科学相关的学科知识,并采用系统科学(如系统虚拟环境仿真学)的方法对体育运动的内在规律进行研究。近些年来,基于虚拟环境技术(VR)的仿真强调多种感知能力、交互性和沉浸感等,而许多体育训练恰恰需要运动员的多种感觉的共同参与,因此,随着VR技术进一步发展,基于虚拟环境的仿真必将在体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品德教育教学上的优势和可行性,探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和虚拟环境学习的融合过程及虚拟环境对学生良好行为影响的心理机制,重点分析虚拟学习环境构建过程中所涉及的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17.
关于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现代媒体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开发应用 ,网络教育在我国开始萌生发展 ,各种网络大学也因此应运而生。网络大学的发展 ,不仅取决于现代媒体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还取决于现实高等教育资源和教育组织的支持状况 ;伴随网络大学的兴起和发展 ,远程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 ,并将带来远程教育领域中群雄逐鹿和优胜劣汰局面———而且这种局面会由虚拟教育领域扩展到现实教育领域 ;网络大学的普遍出现和现实社会学习需要的具体多样 ,将导致能够为网络大学提供现实支持和为学生提供具体学习服务的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的建立 ,而这种组织将朝着为所有的网络大学提供平等竞争公共平台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菊兰 《海外英语》2013,(2X):90-92
澳大利亚公开大学联盟(OUA)凭借其先进的传媒技术,正成为澳大利亚远程高等教育的典范。随着OUA的国际推广战略,2008年在北京成立了OUA中国学习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中国学生。虽然中国学生可以体验OUA中国带来的优势,但中国学生的学习风格对他们在OUA中国学习中心的成功起很大的作用。该文分析了OUA给中国留学生带来的优势。然后,剖析了基于中国学生学习风格带来的挑战。最后,该文对OUA将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更好地服务中国学生,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以其强大的信息承载能力、迅速的传播能力成为最为便捷的大众媒体之一,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此,分析手机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手机媒体模式的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现实中看,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加大的趋势。加强对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抵制媒体不良影响的素质与能力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无论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还是从师资培训、媒体合作、举办讲座以及让学生具体参与新闻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应注意普及传播学知识,提高学生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