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设感悟情境。读出精彩 在苏教版《冰花》一课的教学中,师深情描述:大自然真神奇……冰花就像是艺术家用白玉精雕细刻的一幅幅晶莹的画,每一幅都是那样千姿百态。想去欣赏一下吗?(生:想)师:那我们一起来领略冰花的美丽姿态吧。  相似文献   

2.
第一板块:激发兴趣,激活素材师:同学们,在讨论今天的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幅画面。(课件出示一组自然风光图片: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绿草如茵、溪水潺潺)生:大自然就像一幅神奇的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师:大自然就是一幅神奇的画卷,处处都有值得我们留  相似文献   

3.
<正>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可能从你出生那一天开始,你周围的人就开始谈论你像谁?谁来告诉大家,你像谁呢?……师:看来咱们有很多地方是和父母相像的,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课"我像谁"。二、人类的遗传现象1.火眼金睛辨父母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考考你的观察力。你能根据相貌特征从屏幕下方给屏幕上方的14号人物找到各自的亲人吗?(学生兴致盎然地做起了游戏,并为上方的人物找到了  相似文献   

4.
(课前欣赏多媒体播放的歌曲《神奇的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九寨沟迷人的自然景色,并且还研读了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请大家回忆一下,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九寨沟这个名字的来历。生:我还知道了九寨沟的地理位置。生: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来到九寨沟就像来到一个童话世界里。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我们就一起来把这两部分读一读吧。(生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师:游人一进风景区,就像是到了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大家想不想进去看看?(生齐声:想)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带着一份美好的心情…  相似文献   

5.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科学课。什么内容呢?(板书课题:照镜子)生:照镜子。师:你照过镜子吗?生:照过。师:对,每个人都照过。那么在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镜子里有什么呢?生:自己。师:那你把一个物体放在镜子前面呢?生:会看到那个物体。师: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那个物体或人物是真实的吗?生:不是。师:我们可以把在镜子里看到的物体或人物叫做“像”。(板书:像)师: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像镜子一样,照出物体的像呢?生:有水。师:什么样的水,老师杯子里的水吗?生:不是,是池塘里碧绿的水,可以映出人的像。师:哦,还有吗?生:特…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秋天。(板书:秋)师:谁能说说秋天来了,天气怎么样?大自然中还发生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秋天的图画。师: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你能  相似文献   

7.
(一)师:张云娟,告诉听课的老师们,我们在语文课上经常干什么。生:经常玩。师:这堂课也是这样,与其说是学,不如说是玩;起码是一边学,一边玩。咱们该玩什么?生:玩斑羚。师:你们见过斑羚吗?生:没有。师:(故弄玄虚)我给你们找来了一只,想牵出来看看吗?……(像哄小孩)崔阳阳,你喊一声“斑羚出来”,它就自己出来了。生:斑羚出来!(随着“咩”的一声,一幅斑羚图片进入屏幕,生大笑。)师:我们再进入一个介绍斑羚的网页了解斑羚。靳晓洁,请你读一读。生(读):斑羚,别名青羊、山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师:谁还了解斑羚的其他情况?请作补充介绍。……没有…  相似文献   

8.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就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它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液体。生:水。师:对,你们猜得没错,就是水。(师板书:水)如果老师在“水”的前面加上一个词(将板书填充为“神奇的水”),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水有哪些神奇之处’生:水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看看水有没有神奇之处,好吗’[评析:看似普普通通的水会有什么样的神奇?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并带着问题投入研究,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师:看,现在我的手中拿着什么?一是杯子,二是硬币,通常我们会…  相似文献   

9.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教材2年级上册。)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儿"吗?生:喜欢,因为画很美。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画。(师出示书中的挂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两堂语文课     
听两位老师上两堂语文课。第一堂课是一年级上册的第十篇课文《冰花》。课文是一篇不错的美文:“小童清晨醒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年轻的女老师从朗读课文开始,在投影屏幕上展示出一窗的冰花。孩子们马上被美丽的冰花图片吸引住了。“他惊奇地喊着: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老师继续投影各种各样的冰花:“看,像不像宽大的树叶?”“像!”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图上展示的是一幅从网上下载的图片。我担心这位老师会继续如此问下去,果不其然,她接着边演示边问:…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习,应该有着活生生的“课外”,有着无限伸展的广阔空间。“开放而有活力”,这是新课标背景下对语文课堂教学最生动、最确切的诠释。笔者手头有《冰花》的几个课堂教学片段(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片段1]语文连缀生活。师:“它(冰花)像宽大的树叶”,谁见过“宽大的树叶”?生:我家门前的树上长着宽大的树叶。师:好,你真会留意平常的生活。还有谁来说?  相似文献   

12.
张悦 《辽宁教育》2001,(2):71-72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游览了黄山风景区,了解到这里的石头以“奇“闻名中外,此处的石头到底有多奇特,我们来看一看.(示“仙桃石“等四幅放大彩图)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图按一定的顺序观察,重点说说石头的样子,想象一下它像什么?猜一猜它会有什么来历?……  相似文献   

13.
案例1.巧妙引入师:同学们,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活泼机灵的小天使,你们想认识她吗?生:想。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神奇的小天使吧。(板书课题:神奇的小数点)生:哦,原来是小数点。师:你可别小看她,她的神奇法力可厉害了。只要她稍作移动,就会引起每个小数发生大小不同的变化。2.探究规律师:大家不妨试试,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分别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看看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生:好。(学生激烈地讨论起来。)师:哪个小组能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生:我们组发现,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分别得到了0.04米、0.4米、4米…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词串朗读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生:(齐读第一组)撞灯绳俯下头偏过脸啄手指师: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什么?生:我联想到了小鸟像孩子一样顽皮、淘气,惹人喜爱。生:(齐读第二组)扭动挤开钻进去师:作者用这一连串的动词,描述什么?生:描述了小珍珠鸟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回到鸟笼里的情景。  相似文献   

15.
张悦 《辽宁教育》2001,(1):71-72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游览了黄山风景区,了解到这里的石头以“奇“闻名中外,此处的石头到底有多奇特,我们来看一看.(示“仙桃石“等四幅放大彩图)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图按一定的顺序观察,重点说说石头的样子,想象一下它像什么?猜一猜它会有什么来历?……  相似文献   

16.
课例:《军神》,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军神”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迅速翻看课文)师:(指一生)找到啦?是从哪里来的?生:是从沃克医生口中说出来的。师:请你把沃克医生说的话念一念。(屏幕出示沃克讲的话,生读)生: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师:(指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齐读)师:沃克医生讲了几句话?生:四句。师:(摇头)数一数有几个感叹号。每用一个感叹号就是一句,几句?生:三句。师:各自轻声朗读这三句话,体会体会应该怎样…  相似文献   

17.
教材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片断一师(伸开自己的右手):这是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小组同学画在同一张纸上(5人一小组)。出示一小组完成的图画。师:我们的每一只手有五个手指头。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生1:两只手有几个手指?生2:三只手有几个手指?生3:五只手共有几个手指?师: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只手有1、2、3、4、5,二只手有……(边数边填)师:这样数,你感觉怎样?有更好的办法吗?生4:可以用加法,如两只手,就是5+5=10。师:还可以用我们前一节课的方法来做吗?生5:对了,可以用乘法,即2×5=10。生6:三只手就是5+5+5=15,用乘法…  相似文献   

18.
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吗?(学生自由汇报:做游戏、玩电脑、饲养小动物、打篮球、踢足球、弹钢琴……)师:课堂上玩过吗?生:没有。(大部分学生答)生:玩过,在活动课上我们玩过纸飞机,还玩过……师:我发现你们都非常喜欢玩,乐于参加与玩有关的活动。如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你想玩多长时间?生1:我想玩10分钟,行吗?(教师没有表态)生2:20分钟?(教师还没有表态)生3:玩一节课!师:(竖大拇指)赞同他的观点吗﹖生(齐):赞同!评析:“玩一节课”这才是学生的真实想法。为什么学生一开始不敢这样说?因为我们的课堂还受多少年来…  相似文献   

19.
片断一 :师 :同学们 ,昨晚老师欣赏了一首钢琴曲 ,听着 ,听着 ,情不自禁地被那优美动人的琴声深深地陶醉了。今天 ,老师把它带来了 ,同学们想一起来欣赏一下吗 ?生 :(齐 )想 !师 :那好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优美动人的琴声吧 !(播放音乐 )师 :(听完曲子后 )同学们 ,欣赏了这优美动人的琴声 ,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 :听着这美妙的琴声 ,我深深地被它陶醉了。师 :你的感受和老师一样 ,我们是知音。来 ,握个手。 (笑声 )生 :听完这优美的琴声 ,我有一种想再听一次的冲动。师 :等会儿老师就满足你的愿望 ,好吗 ?(生点头 )师 :同学们 ,这样美…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设计二、课堂实录(播放《木鱼石的传说》歌曲。)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可能会发问:“石头怎么会唱歌?”“它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张锋的《化石吟》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这首诗。(板书课题。)师:吟:是古代诗歌的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什么是化石呢?你能给化石下个定义吗?(学生举手。)生1:动、植物死后,深埋在地下,地壳变迁,逐渐地形成了化石。生2:我查过资料,化石是经过自然作用,保持在岩石中的古代遗体或遗物。师:两位同学说得很好,知识非常丰富。现在我们来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猛犸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