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陈爽 《大观周刊》2011,(33):183-183,184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知识库和资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为终身学习、发展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马静静 《大观周刊》2012,(15):136-136,134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各中小学都在陆续普及信息技术教学,大部分中小学学校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给学生创造了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环境。对于小学生来讲.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都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但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这种爱好往往却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却不大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达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刘芹 《大观周刊》2013,(3):126-126
多媒体技术进入小学教育课堂,通过形象、具体的变化、动态的图像和音频信息构成了仿真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形象的变现出来,使学生在新颖而富有童趣的操作活动中提高了形象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焦炜 《图书与情报》2007,(6):65-67,71
信息技术是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文章分析了传统学习方式的局限性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论述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韦烈敏 《大观周刊》2012,(39):153-153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完美结合.激发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参与度,并且辅助教学突破难点,注重学法指导,拓宽孩子的学习空间,丰富了教与学。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教育必然走向与课程整合的阶段。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信息技术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语文教学结构发生全新变化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 ,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 ,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赵晓芳 《大观周刊》2012,(39):32-32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学习和运用,促进我国教育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遵循学生兴趣发展规律,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必须持之以恒,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我们要始终贯彻信息素质教育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形成一系列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使学生能更有效地主动去获取、处理、分析和利用信息,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9.
秦秀美 《大观周刊》2010,(41):111-111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日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的方式和形式发生变革,从而对中小学各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明显化,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和课程整合的出现和发展,更加坚定了信息技术的桥梁和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字语言实验室为语言教学和实践提供了科学、自动化的学习环境.在数字语言实验室中分别融入基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几种教学模式,帮助学习者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提高其汉语表达和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塬 《大观周刊》2011,(50):109-109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道德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网络知识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应对今天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成 《大观周刊》2011,(19):44-44
自从计算机进入初中课堂以来,短短几年里,该学科的地位、学习内容、指导思想、课程性质甚至学科名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每个公民的必备知识和基本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办,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设计造合自身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王利霞 《大观周刊》2012,(34):383-383
教学生学会学习,这是古今中外永恒的教育理想。“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育理想,也是走向学习化社会的教学活动所应追求的教学境界。从教学活动的目的意义上说,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的。但是教决不能代替学,学习作为学习者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它以学习者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由于学习活动的指向学习者自身,因而学习活动是一种“返身型实践”。这意味着教学与学习活动的一切成果都要通过学习自身的发展来体现。  相似文献   

14.
王塬 《大观周刊》2011,(39):279-279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道德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网络知识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应对今天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谦 《大观周刊》2012,(28):239-239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作用: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6.
郑杰 《大观周刊》2011,(22):165-166
自教育信息化在我国拉开序幕以后,信息技术能力得到跨越式发展,我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变化,并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环境,逐渐形成了终身学习体系,然而在发展中也存在各种不足。本文主要探讨了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的一部分,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在各种研究调查中,分析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以试图解决的对策,使陕西省教育信息化能够摆脱不必要的障碍,快速发展,通过使用“技术”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趋势和基本特征,社会信息化带来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网络取代学习、手机取代交流、电视取代书本、浏览取代思考、智能自动取代手动已成为社会信息化追求的目标和普遍大众生活的常态.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8.
魏然 《大观周刊》2012,(36):147-14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省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几年中,笔者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根据标准去不断地探索、研究。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对信息技术课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文化菊 《大观周刊》2012,(50):204-204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变革从网络开始——浅谈网络经济中教学模式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经济对教学模式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以系统的观点结合传统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使多种教学媒体相结合,作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使多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有机融为一体,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