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体制弃旧从新的改革,给我国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带来了许多根本性的变革:由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由主要靠指令性计划、靠产品分配的直接控制向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的间接控制转变等等。这是现代化经济发展之必然,也构成了我国政府对经济进行管理的新的发展趋势。然而,在这些变更的过程中,在客观上却又造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调,问题增加的幅度比解决的要大,社会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以管理,在实际上已形成了列宁早就警告过的局面;汽车不是驶向掌握方向盘的人想去的地方。整个社会的运转如同在进行一场没有规则的球赛。因此,作为政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大变革及未来发展趋势 ,对教育的挑战同样表现在招生领域。招生面对挑战 ,必须拿出自己的切实有效的对策。从省级招生部门看 ,要从指导思想上和职能上实行“三个转变”。就是要实现 :从偏重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 ,从注重录取政策研究向注重考试研究转变 ,从注重管理向注重服务转变。一从全国来看 ,省级招生部门大多数是“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 ,使省级招生部门沿用了行政管理的模式 :年初工作会议布置工作 ,年底总结会议总结工作 ;上级下发文件 ,下级贯彻执行 ;收费物价批准 ,经费缺口财政…  相似文献   

3.
通过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政府的行政职能要求也日益提高为切入点.全球化的经济对政府的职能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由此针对中国政府的现状提出四个方面的变革取向:从以权力为中心向以规则为中心转变;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生教育评估中,政府、培养单位和社会之间存在着权力的相互依赖和互动,政府应该给培养单位以及非政府的社会组织、个人更多的参与的权力,政府应该转变行政方式,由管制型向服务型、协调型和监督型转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要求高校后勤组织在社会化改革中必须实现从行政组织到经济组织的转变。1.从行政组织到经济组织的“转变”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本质要求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是历史形成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办教育的产物,它的直接后果是“学校办社会”,而且使高校后勤从体制上从属于学校,高校后勤成为学校行政体系的一部分,在管理方式和运行过程中基本上延袭了行政系统中的行政手段。因此,在计划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重心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培养目标上,那就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为此,高职教育的教学重心应向以下几方面转变1.从传统教育思想向现代教育思想转变;2.从注重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教学转变;3.从学科的单一化向学科的综合化转变;4.从单一专业教育向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转变;5.从单一的教学中心向技术传播中心转变.  相似文献   

7.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现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现代企业教育》2006,(18):191-192
从政府发展的历史趋势来看,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已经是一个历史趋势.长期以来,我们的政府行政一直是以政府为中心的重管理、轻服务的管制型行政体制.现阶段这种主要依靠权力和行政手段的管制型政府已经不适合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试着提出若干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常用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深刻地、全面地理解它.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经济杠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教育的本质、功能与作用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如何办教育,其模式则较以前大为不同。其主要区别是,除了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外,更主要的则是必须运用一系列的经济手段。这些经济手段在操作上就表现为教育投资、教育费附加(税收)、教育信贷、教育收费、奖学金、贷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执法理念也由命令式执法逐步向服务型执法转变.行政指导作为一种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管理需要的“柔性执法”方式,越来越广泛地为我国政府所采用.但是,由于立法的滞后性,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行政指导的立法,行政指导行为的作出和实施只能由行政机关根据行政实际的需要自由裁量决定,而行政相对人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指导行为遭受损害时更是救济无门.从依法行政和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我国必须制定和完善行政指导的相关立法.又由于行政指导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执行性,因而对行政指导的法律规制,更重要的应该是程序法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