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新莉  张杰 《大众科技》2008,(1):100-101
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为区域旅游业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通过分析甘肃省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条件及意义,指出走区域合作之路将是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并提出了走合作发展道路的对策及在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遵循发展性评价理论的思想,构建了以关键性因素、合作关系、合作机制、绩效结果及合作管理为基本评价维度的府际间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性评价逻辑模型及指标体系,这些评价维度比较好地反映了府际间区域旅游合作的运行与绩效情况,是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性评价基本的内容。对这些评价维度和指标的衡量,将有助于优化区域旅游合作过程,提高区域旅游合作绩效。为了有效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本文还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性评价的主体-评价者的职责、工作和应掌握的管理技巧以及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性评价可以用到的方法-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相似文献   

3.
陈婷婷  左登华 《中国科技信息》2010,(13):284-286,294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板块之一,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跨区域的旅游合作也已经展开。文章对环渤海旅游区进行了界定,在深入分析环渤海地区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渤海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内容,包括资源的空间整合、产品整合开发、精品线路的整合开发。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旅游合作日益紧密的今天,强化区域内各地区之间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构建旨在促进各地区旅游业共同繁荣的桂湘四县旅游区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桂湘四县旅游合作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桂湘四县无障碍旅游区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范文静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13,35(12):2376-2383
我国许多地质遗产旅游区均以观光旅游为核心产品,产品结构单一,旅游效益较低。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地质遗产区旅游产业优化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系统分析了黄河石林遗产资源特点和旅游发展现状;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分析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最后,提出地质遗产区旅游产业融合理念,并构建了农旅共融、工旅共融、科旅共融、文创旅游共融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可指导黄河石林地质遗产区的旅游业发展,推动地质遗产的科学管理与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6.
陆仙梅 《科技通报》2015,(3):21-24,49
区域旅游合作是湘桂黔边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其旅游合作发展路径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准确把握旅游合作发展方向,结合区域侗族文化、原生态旅游等相关因素,从合作模式、组织管理、利益分配、产品开发、基础设施、旅游形象等方面提出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旅游合作路径,为湘桂黔边区以及我国类似区域开展旅游合作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区域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重视区域旅游合作开发中的行政区划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关注区域旅游合作现象入手,探索这一现象的经济和制度根源。通过解剖行政区与旅游区的互动作用关系,提出我国区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行政旅游区、旅游边界、旅游产品政区分割、区域旅游利益分割和政区之闻管理制度错位等五大问题。针对实践中利用行政区划和旅游规划手段解决上述矛盾的两大途径,进一步分析了行政区划与旅游规划的关系。在区域合作开发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行政区划因素,并探索性提出行政区划调整、自然区域型旅游规划、跨政区旅游产品创新、打造无障碍旅游大市场等四项措施解决行政旅游区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旅游竞争力效度的中国省级旅游区旅游发展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单纯的竞争力研究主要是基于过往年份的数据,测定未来可能的竞争力大小及强弱,缺乏旅游发展实践的反证。为此,本文在旅游竞争力研究思想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旅游竞争力效度的概念,建立评价模型,考量区域旅游竞争力实际发挥作用的程度。在此基础上,用旅游竞争力和竞争力效度双维指标测定特定旅游区旅游发展态。通过对中国31个省级旅游区发展态的测定得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发现,中国各旅游区发展态的地区不均衡性非常突出,9大明星旅游区中只有四川旅游区地处西部,其余的均为东部的旅游区,而西部其他11个旅游区不是处于瘦狗旅游区就是处于问题旅游区,这就要求对旅游发展的区域平衡问题给以充分重视,特别是要重视处于问题旅游区的陕西、云南、广西和重庆4个旅游区的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旅游竞争力优势,使它们力争发展成为明星旅游区。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西部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从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依据入手,提出了黑龙江省西部旅游的合作背景和意义,从合作主体中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三个层面和品牌维护七个方面阐述了合作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梅  于波  姚克敏 《资源科学》2009,31(3):456-461
本文说明了以热量平衡为基础,适合中国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环境下体感温度模型的建立原理,确定了不同环境下体感温度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利用1979年~1996年(缺1993和1994年)16年全国198站旬平均气象要素资料,研究了体感温度模型在城市环境气象开发研究中的基础地位,讨论了应用体感温度进行旅游气象研究的可行性,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各代表旬最佳旅游地点的确定,主要针对元旦、春节、春季、五一、夏季和国庆几个时间段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元旦、春节期间最佳旅游区为南国风光旅游、高原景观旅游和台湾港澳旅游区;春季最佳旅游区为南国风光旅游区、云贵高原旅游区和万里长江旅游区;夏季最佳旅游区为东北旅游区和青藏旅游区;国庆期间大部分地区均比较舒适,最佳旅游区域有黄河中下游旅游区、万里长江旅游区和云贵旅游区。同时根据各旅游区代表站日平均体感温度的计算结果,确定了各旅游区最佳旅游时间。这些研究结论为全国城市环境气象领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构建大旅游协作区,是根据我国旅游资源的实际以及旅游产业所具有的特点而应该采取的旅游业结构调整战略,是通过凸显区域旅游资源的共性特征来整合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旅游活动区间布局的大手笔,其意义和深度都要远远超过所谓区域经济合作。同时,旅游区的打造不仅要作为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性举措,更是要以之为龙头,打造我国“旅游产业板块”,整合旅游企业的生产链,促进和引导微观企业市场活动的“自组织性”。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格局与国际旅游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鹏  董锁成  李泽红  李宇  程昊  袁靓 《资源科学》2014,36(12):2459-2467
借助ArcGIS10.0工具,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欧亚非三大洲65个国家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资源分布与旅游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存在较高一致性,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西端的欧洲区和东端的亚太区,且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分布趋势明显;旅游经济发展呈现"两心三带"格局特征,海上丝绸之路和第二、三亚欧大陆桥两端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和欧洲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经济带合作模式,并提出组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联盟,打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文化产业带,建设丝绸之路国际无障碍旅游区和国际旅游经济特区,搭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网络等政策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典型区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合考虑区域代表性、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以及区域旅游资源代表性等因素的基础上,界定出16个典型入境旅游省市,并由此组合出中国东西部典型旅游带和六大入境典型旅游区。通过建立消除面积影响的修正区位熵模型,对中国入境旅游企业在全国东西部典型旅游带、典型旅游区之间、典型旅游区内部以及典型旅游省市4个维度上的数量区位熵及收入区位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东部沿海旅游带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值明显高于西部内陆旅游带;入境旅游典型区之间也表现出东部典型旅游区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值均显著高于西部典型旅游区的态势;典型旅游区内部区位熵值表现出很强的单级现象;典型省市之间的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表现出明显的经济导向性,即经济发展越好的省市其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值相对越高。最后文章针对不同层面上入境旅游企业的区位熵差异,从旅游产品开发、企业政策法规、企业投融资、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与传播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不但有利于旅游区域的经济发展,还能引发广泛的社会效益。湖南省红三角旅游区具备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旅游开发条件,研究红三角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和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承德市长期以来以观光旅游为主,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核心,形成了凝聚式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随着“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的形成,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求驱动之下,承德市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将导致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本文根据距离衰减规律,采用“时间距离法”对“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的范围做了界定。其次,本文从市场需求特征、区位特征、交通条件的角度分析了“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对承德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承德市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旅游资源结构、区域旅游交通状况、旅游业发展基础、旅游业空间网络的完备性等原则,重新构建了由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区、旅游节点、入口通道和客源市场等六大要素组成的承德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即以避暑山庄、外八庙为主的中部遗产旅游区、以森林草原为主的北部草原旅游区和以山水风光为主的南部旅游区构成的“一体两翼”模式,并据此提出了承德市旅游系统空间重构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旅游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着手,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的实践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广海  王佳 《资源科学》2012,34(7):1325-1332
我国医疗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医疗旅游资源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医疗旅游资源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医疗旅游资源类型,包括依托特殊气候条件的医疗旅游资源、依托特色中药资源的医疗旅游资源、依托传统中医医术及中医名家的医疗旅游资源和依托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的医疗旅游资源。根据各类医疗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特点,进一步将我国医疗旅游划分为东部现代医疗旅游区、西部中医治疗旅游区、中部医疗购物旅游区、东北养生休闲旅游区四类功能区。最后,探讨了医疗旅游资源研究面临的问题,以促进我国医疗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浙赣皖旅游共同体的提出,旨在依托浙江淳安(千岛湖)、江西婺源以及安徽黄山三地的旅游资源,由浙赣皖三省携手打造区域旅游合作组织。立足于浙赣皖旅游共同体背景下的千岛湖旅游协同创新,必须依托共同体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的有机结合,突破现有旅游开发瓶颈,实现旅游发展的无缝对接,从宏观区域和微观局域合作上,组织闭合环状游线,打通乡村城市通道,创新旅游发展路径,打造高端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总体上应从区域整体层面上设计和组织旅游合作规划及其具体管理活动,对个别企业、局部地区经营活动的无序状态进行宏观调控。具体上应从注重协同发展,制定有约束力的合作制度,保证信息顺畅和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形象着手。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旅游信息化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彦丽  路紫 《情报杂志》2006,25(2):112-114
针对京津冀旅游信息化建设过于突出本土化,又缺乏区域旅游信息化合作的理论研究,从现实条件与理论层次分析了京津冀旅游信息化合作的差异与互补等依据,从而提出了该区域合作的三种点式合作模式及具体的合作策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