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庹先德 《教师》2013,(25):89-91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可见略读的重要。而当今精读课多被关注,略读课不够重视而出现极端现象:一是略读与精读完全等同,包揽过多,讲得过细,不忍割爱,从字词句篇到写作特点都面面俱到;二是忽视略读指导,认为教多教少,教深教浅,无关紧要.随意性强:三是以课时紧张为由,把略读课文变为课外阅读材料。对此,如何在略读课上让学生学会略读而焕发略读课的精彩呢?我们在送教下乡活动中,进行了以追求生态高效略读课为主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徐君 《文教资料》2011,(19):66-68
略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略读课教学有效,教师就要正确认识略读课的性质,明确略读课的教学目标,大胆放手,促生自读,在自主阅读中加以指导。  相似文献   

3.
徐君 《华章》2011,(14)
略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略读课教学有效,就要正确认识略读课的性质,明确略读课的教学目标,大胆放手促生自读,在自主阅读中加以指导.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占有较大比重,略读教学也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载体.如何区别精读课教学,上好略读课.本文从了解编者意图、准确制定目标、把握略读教学尺度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有效运用略读课文,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郝林娜 《新疆教育》2012,(14):135-135
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随着年级的升高,略读课文的比重也随之增大,这个问题让我在不断地思考。在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复杂化,把略读课上成如同精读课一般;二是简单化,觉得略读课文没什么可教的。如何恰到好处地体现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26):184-186
精读课上习得的方法和语言,在略读课上一定要加以拓展和运用。略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剪裁教学内容,根据文本特色选取适切内容进行重点教学;聚焦语文能力,一堂课中尽量保证一课一得;为了提高言语实践的有效性,要踏实展开言语实践的环节,宜循序落实,使得学生能力全面提升;关注每一个环节推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略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通过对内容、目标、过程、形式多角度关注阅读教学本位,提高略读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7.
正综观当下的观摩课品,多为"工笔细描"的精读公开课,却少见"简要勾勒"的略读课。也许缘于对略读课定位之模糊,抑或害怕精略之间难以把控,越教越"糊涂",在大型比赛及观摩课中少有教师选用略读课文来展示教学。而我在日常教学中感觉,略读课教学可以给教师和学生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在略读课堂上,学生带着"方法"而来。他们可以将习得的方法在略读课中迁移、运用,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能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大型的公开课、教学评优活动及下校听课时,我们很少听到略读课文的教学,有关的文章、论著及教案也很少见到。教学中,有的忽视对略读课文学习的指导,略读课成了自读课;有的甚至以课时紧张为由,把略读课文变成了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略读课文的教学之所以被忽视,其主要原因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在考试范围内)。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许多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不少教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仍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9.
褚晓泓 《广西教育》2014,(25):41-41
正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教学相比,略读课文教学对学生的自学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叶圣陶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略读课文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或者把略读课上成精读课,字词句篇面面俱到,或者是放羊式的让学生自读、  相似文献   

10.
略读课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出现在教材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的教学应该重视略读方法的训练。日前,在学校"一日教研"活动中,我听了胡建娜老师执教的略读课文《妈妈的账单》一课,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1.
泛读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实际出发,探讨泛读课在英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找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院校英语泛读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寻求改进办法。同时,积极倡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泛读课教学,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力争为新世纪培养和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由176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泛读英语课堂上的焦虑状况分析得知,英语专业大学生在上泛读英语课时会感到焦虑;在四种类型焦虑中,学生的交流畏惧分值最高,其次是负面评价焦虑与考试焦虑,学生对泛读英语课程本身并没有感到过于焦虑;焦虑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的焦虑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泛读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减轻和克服焦虑.  相似文献   

1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近年来新兴的课堂教学手段,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来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教学方法,旨在强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生活、学习、工作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目前,大多数高校英语泛读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授课,表现为过多地承担了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任务,逐字逐句地讲解、翻译等.这种“满堂灌”的方法忽略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生缺乏主动建构知识的动力,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以英语泛读教学为突破点,依托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理据,结合英语泛读课堂教学实际,对英语任务型泛读教学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本文从优化课堂教学角度出发,阐述了一系列相辅相成的教学主要环节。加强对这些环节的训练,能帮助学习者逐步提高阅读效率,激发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其综合英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英语泛读教材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学生有必要认知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学生走进它、认知它的重要方式.这些文化知识的获取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确有指导意义,本文对泛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的意义、内容、原则、方法等进行初步论述,为英语学习者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在研究生录取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题型分值分布来看,阅读理解占总分的70%,在英语科目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断层、课堂设置欠合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把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纳入选修课程,并切实改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和测试模式,建立测试语料库,这样,便可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精读课应以培养交际能力为主要原则,突出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综合训练。交际式教学模式应替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应根据文章特点,在教学的各个阶段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堂交际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锻炼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中英语教学应加强“听读输入”,将语感培养作为提高外语能力的突破口;变单纯的语法知识教学为语言能力教育。“听读输入”的训练应加大词汇量,加强“泛读”和“泛听”,加强输入材料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使外语教学升华到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正确阅读理论"(Read Right Theory Program)的学习方式,从课堂教学中引课环节的设计出发,探讨了在英语泛读课教学中,引课活动设计的原则和它对提高教学效果所起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彭沂 《海外英语》2012,(18):121-122,140
我国大部分英语阅读课的教学采用的是"语法-翻译"法,这使得阅读课勾不起学生的兴趣,实际教学效果不好。通过对阅读三要素、阅读模式和影响二语阅读因素的分析,借鉴相关学者已知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可以总结出一些阅读教学设计的新原则:阅读选材要有趣;主要课堂活动是阅读;把学生的经验带入课文;教学活动要多样化;采用DRTA教学法;教授阅读策略。同时,英语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