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是沈从文的理想中的人生,是他用《边城》演绎和诠释的人生态式。这种人生的构想基于他故乡真实的生活,同时渗透着理想化的生活构建,亦真亦幻,以清丽的文笔和优雅的意韵为我们展示出一幅陶渊明“桃花源”式的生活画卷,令人对那种寓言式的返朴归真的生活与人生充满无限的向往。小说《边城》的人生形式首先表现为“真”,人格的“真”。这种人格的真来源于自然之“真”。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既是故乡的缩影,又是他心中构想的优美的生活生态。他对恬美纯净的自然有…  相似文献   

2.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沈先生在谈及小说的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享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而对小说创作的主旨,许多研究者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有认为这是一篇关于翠翠成长神话的“成长小说”,有认为这是一部充满了“象征隐喻”的小说,有认为这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小说,也有认为是一部“隐伏着悲痛”的小说,  相似文献   

3.
李林燕 《学语文》2011,(3):14-14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丽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这是沈从文的一段话,是对自己作品《边城》的评析和感受。  相似文献   

4.
现在很多场合都在讨论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我个人比较反对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每个人对“创业”的理解不尽相同。如果把“创业”定义成自己去注册一家公司,这实际上更多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只是一种形式。但我觉得“创业”应该是更广义的,就是希望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如果怀着这样一种心态,即便毕业后去“打工”也是在“创业”。因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根据掌握资源的多少,创业的具体形式会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长恨歌》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品之一。它立足民间的叙事立场,表现了王琦瑶的人生历程,因而是一部有关都市民间生存形式的审美表现的重要作品。作者的叙述动力来自她对“虚荣”、“命运”、“怀旧”的关注。但是作者在对民间生存形式的认同上缺乏一种批判意识,在对人物命运的抒写上缺乏一种更为宽广的人文关怀,在描写上缺乏一种更能激发人们审美想像的美学空间的开拓,因而使得作品难以成为长久敲击并拷问人心的诗的交响!  相似文献   

6.
《边城》之美。不独在湘西风光、民俗人情,更主要的是它呈现了一种优美的人生形式。人生.有多种形式:幸福的,苦难的;高尚的,卑下的;优雅的,酷烈的。人生形式的不一代表了人与所处世界关系之种种,而《边城》呈现给人们的,正如作者沈从文所说。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意蕴深邃、启人灵思的散文精品。作者以饱经沧桑的人生阅历、洞察世态的生活感悟,以娓娓谈心的形式,告诫我们:在这“非常世界”里,须选择一个“月冷风清竹林萧萧”的幽静之处.为自己修建“三间小屋”,作为“精神的栖息地”,从而完成我们人生的功课,这应是每个“智慧生灵”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试题1是,是说明:①从上面文题的两种形式中自选一种。②仔细斟酌,完成所选文题,并将完成后的文题写在下页作文格的第一行内。③根据完成后的作文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题解]文题为“二选一”的形式,选材十分灵活。无论是“—是还是“,是”,填充后的文题都应是一个判断句,或表明一种观.点,或叙写一件事,或抒发一份情感,如“风筝是情感的载体”,“羞辱是人生的选修课”,“诗意地散步,是心灵的享受”等。文题也没有限制文体,拥有较大的表达空间。写作此题要想获取优等成绩,除了…  相似文献   

9.
禹志成  王纪春 《天中学刊》2002,17(4):118-119
一、引进媒体节目形式,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电视作为一种媒体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它的节目既具有娱乐性,又富有知识性。如果在传授抽象理论知识较多的政治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节目,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例如,在初一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快乐大转盘”的形式,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鼓励他们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运用“人生AB剧”的形式,由学生自导自演在同一挫折面前,不同的人、不同的调节手段产生的不同结果,从而使学生体会情绪、性格等心理对人生的影…  相似文献   

10.
《边城》所表现的自然、健康、优美的人生形式 ,是一种古朴而又清澈透明的 ,象征着“爱”与“美”的生活方式 ,表现着对人性与自然的尊重。而在沈从文这一用心弦弹奏的乐曲中 ,“自然的女儿”翠翠与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之间的恋情又构成了这一乐曲的主旋律。事实上 ,在《边城》中 ,与其说作家在歌咏一种圣洁凄美的爱情 ,倒不如说是借爱情歌咏一种晶莹透明的人生形式 :人活着不是为了满足种种物欲 ,不是为了做世俗的奴隶 ,而是为了追求一种建立在和谐人际关系上的 ,充满着爱与美的内心和谐。对这种理想人生形式的追求体现在边城人生活的…  相似文献   

11.
苏轼以他对生命的全部体验为基础,致力于他的人生哲理的更真实、更深刻的把握和探求。他的词作本身所透射的人生思辨性,展现人生所应有的价值取向,即人生的三种境界。一、“地狱”之境:“人生如梦”。这是人生的缺陷。勇敢的承认本身,就是一种醒觉与超越。二、“净界”之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弥补缺陷的强烈而美好的愿望。从而获得人格上的尊贵和心境上的愉悦,即精神的自由。三、“天堂”之境:“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认识弥补并超越,使缺陷不再成为缺陷时,人才真正地达到一种至高境界,人生的自由的王国。也才真正的领受到大千世界的无穷之美。  相似文献   

12.
“阳光”能驱赶黑暗和潮湿,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阳光心态”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是一种宽泛的、渊博的、领先的知识状态。一旦您拥有了“阳光心态”,就能享有快乐的空间、成就幸福美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通常,人们不但以“诗人—学者—斗士”的“发展论”来解释闻一多人生形式的“突转”,也用它解释闻一多充满矛盾的批评理论与美学思想。然而作家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结构往往比我们已经习惯用完美的进化图式展示和阐释的都更复杂。闻一多人生形式与诗论的前后矛盾,主要取决于他人格心理中两种相互矛盾的因素:一是求“完美”,即道德的完善与艺术的秩序、和谐、圆满;一是求“极致”,即感性或状态的极端沉醉。追求完美,也就是追求“神圣”之境,它带来闻一多人生与艺术的理性色彩、古典情怀,却也导致某种抑郁;“极致”求的是片面的精彩,它使闻一多在谨严典雅之外另有一种单纯热烈的浪漫情怀和激情宣泄。此二者形成的张力关系,造就了闻一多充满矛盾、内蕴丰富的艺术与人生  相似文献   

14.
人生识字聪明始柳斌(国家教委副主任)苏轼讲过“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是有学问的人对仕途失意的一种感叹。鲁迅讲过“人生识字胡涂治”,是对文人们搬弄谁也不懂的词汇、使文言文脱离了人民大众的一种批评。我想改两个字,讲一讲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叫做“...  相似文献   

15.
挽歌是西方抒情诗的一种,原指悼亡诗,后凡悼亡、悲叹人生无常、探索生死哲理的诗都属于挽歌。其中以“田园哀歌”、“墓园诗歌”最为有名。其格调忧郁悱恻,语气沉缓肃穆。形式上采用哀歌格律或其它诗节形式。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是“五四”以后的一位重要思想启蒙家。他立足于湘西的社会现实,观照中华民族的整个思想状况,提出了“民族精神的重造”这一历史课题。他在《阿金》一文中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就是他的“重造”的基本内容。围绕着“重造”这一总课题,他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三三(《三三》)、翠翠(《边城》)、夭夭(《长河》)、阿黑(《阿黑小史》)等,他们既未被封建文化所毒害,又未被现代  相似文献   

17.
天地久远,人生短暂。常可听到这样一种颇有哲理的说法: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正因为人生短暂,所以就有了诸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此类的古训。历代文人墨客更是常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告诫世人,要有所作为,不要虚度光阴。  相似文献   

18.
把握是力量和信心的表现。你多一分努力,就会多一分成功的把握。把握又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你把握住今天,就会拥有灿烂的明天;你把握住自我,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人生时时处处需要把握。请以“把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这是200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中分值为50分的作文试题,它采用了“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试题特点一是关注热点和焦点,关注当代社会与人生。把握处世的分寸对于青少年来说非常重要,非常适时。…  相似文献   

19.
数学人生     
读师范时,我最喜欢文学,而并非数学。实习时,推选两名实习生上公开课,其中我上了一堂作文指导课,指导老师及实习学校老师大加赞赏。工作后却一直任教数学。因此,数学改造了我的人生。符号人生———数学生活。20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对我而言,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修炼,还是一种品味,更是一种合作。新课改倡导合作学习,我则以为师生合作是最根本的合作形式。在这种高难度的合作中,我体验出了三种关系:在要求上,教师“大于”学生。教师不仅要有与学生真诚合作的理念,而且要有与学生有效合作的策略。在评价时,教师“小于”学…  相似文献   

20.
对梦的偏爱是中国近代小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国近代小说所显示出的大量的梦幻内容与梦幻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生动地折射出了中国近代人的人生体验和理想追求。强烈的浮生若梦的人生体验和由于现实的不如人意所直接促成的对梦的强烈需求不仅使中国近代小说在内容上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还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梦幻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