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大数据时代的初级阶段,大数据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许多社会伦理问题,而这些伦理问题已日益严重.愈来愈多的人不可避免地卷入与大数据背后那股"操纵力量"博弈的洪流,人们的"数据权益"、自由发展等,令人担忧.本文从分析大数据伦理困境背后的生成机制入手,提出重构伦理观,实现网络治理转向,以真正形成一个和谐共存的网络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邓昶 《图书馆》2006,(3):45-48
本文通过阐述现代信息伦理道德现象的特点,从博弈角度出发,对信息伦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由此肯定了信息伦理学博弈分析的意义,信息伦理分析对信息伦理的构建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网络伦理作为在网络信息活动领域产生的一种新型伦理,对维系一个民族的社会秩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网络信息交流活动存在的伦理失范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网络信息活动失范的根源。提出了网络伦理修养是解决伦理失范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迷失和网络伦理危机现状,阐述了解决大学生网络伦理危机、培养网络道德品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并重点提出了解决伦理危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网络信息时代新的伦理学体系,这是一种构建在传统的伦理学基础上并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所创新的网络信息伦理学体系。网络信息伦理在本质上有三个层面。即从网络信息伦理的起源上看,网络信息伦理是人类交往活动的现实需要和规律反映;从网络信息伦理的应用上看,网络信息伦理调节着人们在信息交往活动中的功利实现;从网络信息伦理的目的上看网络信息伦理追求人类社会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和谐与进步。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网络文化呈现出的五大伦理特征,即伦理环境的网络化、伦理观念的大众化、伦理实践的商业化、伦理主体的虚拟化、伦理意识的双重性等;据此提出了解决网络文化伦理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惠东坡 《青年记者》2017,(12):25-26
当前,网络侵权、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网络乱象引起了人们对网络伦理问题的重视,尤其是对作为网络主体的公民伦理素养的重视.网络伦理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伦理素养及其提升途径的研究对解决网络伦理失范,实现网络文明传播和网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公民网络伦理素养的内涵 网络伦理素养概念的提出,是由于人们对网络中人与人、人与技术、人与网络社会关系准确而客观认识的缺失而引起的网络伦理危机.网络伦理素养是公民通过网络伦理观的树立和相关的伦理知识、情感的把握,掌握规范合理的网络技能,改善网络行为,形成有利于网络文明建构的一种自觉自愿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了养成和提升网络伦理素养,公民必须掌握网络传播和网络伦理方面的知识,要有对人关爱的态度以及依靠道德自觉规范自己网络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论网络传播的伦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瑛 《现代传播》2001,(6):87-90
网络在技术上的特殊性使网络媒体面临新的网络伦理问题.本文在对网络性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伦理建设的具体措施,并分析了网络伦理建设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信息生态视角下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岩  马捷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4):56-66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伦理作为社会网络信息活动中产生的新型伦理,其规约模型的构建较为清晰地描述如何规约信息人、信息技术、社会网络环境,从而为处理社会网络伦理缺失行为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明确网络伦理的主体关系和研究范畴,基于信息生态的构成要素,阐释社会网络伦理的概念内涵。在对社会网络伦理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网络伦理缺失行为的主体根源即信息人的责任意识,以责任伦理为理论切入点,构建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以“魏则西事件”为例,阐释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与该事件监管思想的契合度,最后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结果/结论]建构社会网络伦理规约的理论框架,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对于引导和规范网络信息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字媒体时代,新闻伦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在困境与逻辑悖论,存在着规范话语交锋、技术话语冲突以及主体话语争夺三个向度的话语博弈,未来需要维护技术伦理的人性化运用、提升参与伦理的群体性素养、加强话语伦理的共识性沟通与构建新闻伦理的复杂唯物主义,建构数字时代新闻伦理发展的潜在路径。  相似文献   

11.
梁修德 《图书馆》2011,(4):39-41
信息技术是信息伦理生成与演进的内在的历史逻辑。文章探讨了信息伦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伦理诞生为肇始,经历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融合为基础的网络伦理充分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全面社会化和社会全面信息化,通过对计算机伦理和网络伦理"扬弃",最终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伦理与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网络空间的特征、网络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以及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中国的网络伦理,必须坚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道德观为主导,以开放的观念、批判的态度吸收国外网络伦理文化的合理成分,这样构建的网络伦理才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先进性且能为广大中国网民所认同。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一系列信息伦理问题的产生,主要缘于虚拟网络环境易导致档案信息行为失范、档案部门应对网络环境准备不足、网络与计算机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网络信息立法不健全。解决当前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伦理问题,应结合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具体包括加强信息伦理教育、增强档案信息伦理意识,完善伦理决策机制、规范档案信息伦理行为,加强信息立法、正确引导档案信息合法行为,加强网络监控技术攻关、预防不道德档案信息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张政宝  朱美华 《图书馆论坛》2007,27(2):52-53,56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信息伦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与传统图书馆伦理相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伦理的内涵和特点均有了很大变化。保证用户平等公正地获取图书馆信息资源、保护用户信息隐私、杜绝馆员滥用信息权力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伦理建设的主要任务。为此图书馆需要在资源、制度、交流、监督、教育等多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伦理存在着诸多困惑,主要表现为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信息共享与产权保障以及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之间的矛盾。网络伦理构建首先要提高人们的网络道德认识水平,加强网络道德的心理调适,其次要树立尊重隐私的道德意识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规范,再次要健全网络伦理道德的维护和监管机制,最后还要做好网络立法和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复杂网络背景下知识转移网络的网络结构和网络节点的传播状态,识别知识元间的进化博弈过程,并求出博弈均衡状态。同时,使用现实数据对复杂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元中心性进行测度,识别出网络博弈行为的重要节点,以期为网络知识元博弈行为的主动构建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以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界定网络信息生态链概念,认为网络信息生态链是在一定的网络信息环境下,信息人之间通过不断博弈形成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阐述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演化博弈特性,根据信息主体支配能力差异将网络信息生态链分为弱势网络信息生态链、半强势网络信息生态链和强势网络信息生态链,并以淘宝网为例,剖析半强势网络信息生态链博弈关系,为深入分析网络信息生态链演进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