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词文学发展繁荣昌盛的时代,保留了大量关于唐代节庆期间体育运动情况的记录。在全唐诗词描写的体育运动中,竞技类运动以蹴鞠、马球运动等为主,秋千几乎是女子的专属运动,端午节龙舟竞渡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全民狂欢活动。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极其辉煌灿烂的时代,又是体育兴盛的时代,因此,在唐人的诗歌中,体育活动就成为一个题材。唐诗就成为唐代体育史料的一个重要部分。 唐诗里写得最多的体育活动是马球运动。这是因为马球在唐代开展的最为活跃,受到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喜爱,特别是许多皇帝都喜爱马球,一次马球盛会,大臣就有“奉制观打球”之作。这些诗大多是四平八稳,歌功颂德的官样文章,但也有一两句好诗,“奔星乱下  相似文献   

3.
唐初,实现了南北统一,开阔了疆域,中外交流活跃,特别是随着"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的到来,城市更加繁荣,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大大促进了唐朝体育文化的高度发展,唐代长安球类运动种类之多,花样出新是前所未有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代长安独具特色的马球运动,不仅令皇帝大臣痴迷,在文人、军队、宫廷、豪门贵族中都相当普及。可以说唐长安马球的盛行有如当今社会的足球,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长安马球文化不仅是唐代社会兴盛的突出表现,更是唐人生活富裕,追求享乐的真实反映。 唐代马球的由来至少有三种说法,至今还有争论,因为是用杖打球,故名击鞠,又名打球,唐代球字写作"毡",这个字根有创意地表现了骑在马上打球的形象,唐代马球开始是用来训练士  相似文献   

4.
一千多年前,唐代的月灯阁球场常常吸引着数以千汁的长安人士,围观别开生面的马球赛,即体育史上有名的“月灯阁球会”。参加球会的是当年新及第的进士、用球赛的方式来庆祝进士及第。马球是宫廷体育的主要项目。从唐中宗李显到唐昭宗李晔,几乎没一个皇帝不爱打马球。至于军队,自唐玄宗以后,马球是练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私享马球     
刘锡荣 《收藏》2020,(1):12-13
贵族,曾经被摒弃了一个世纪,如今盛世,财富的增长,国民的富裕,历史上许多曾经辉煌的事物,如今又辉煌起来。作为贵族运动的马球,如今的复兴,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马球,从汉代伊始就一直是中国皇家、贵族或军队的运动。在唐代、宋代,马球还是一项国际友谊比赛。国家迎宾时,它又是一种类似仪仗的活动。不幸的是,这一活动到清代中期消亡了...  相似文献   

6.
《温汤御球赋》试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我国马球运动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其建国二百九十年间的二十二个皇帝中,就有十五六个都热衷于这项运动。在他们的影响下,不仅达官贵人、军队将士,就是文人学士、间里少年也莫不迷恋此艺,甚至在宫娥采女、教坊优伶中也组有球队。长安城中,球场遍布;马球运动,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的马球运动,到了宋辽金时代进入鼎盛时期。两宋时代的马球之盛,超过了唐代。 帝王爱好马球 帝王马球之风始于唐代,唐玄宗李隆基在马球比赛中还大出过风头。然而,宋辽金时帝王打球的风气,比之于唐代毫不逊色。宋太祖赵匡胤原为五代时后周的军官,打马球是他日常的功课。他认为马球和英雄是分不开的。据《新五代史·吴越世家》说:“太祖尝问吴越进奏吏曰:‘钱缪平生所好乎?’吏曰:‘好玉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文中的『马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代马球运动的兴盛,是这个朝代体育活动开展的一大特点。最难能可贵的是,唐代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不少描写马球活动的佳诗妙句。仅《全唐诗》就收录有二十首关于马球运动的诗文。可以说,这些诗文是唐代马球活动的集中反映,其中宫廷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唐代的诗歌、散文中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内容,分析唐代体育的发展以及体育文化传递的精神风貌.唐代文学中的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体育史、文化史、文学史意义,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唐代文学兼有涉猎,如球类运动、围棋、竞渡、荡秋千等,许多项目至今仍在流行,对我国现当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体育项目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唐代马球运动的兴起与规则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球是骑马技术和击球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项运动。唐代马球兴起于唐太宗时期,马球运动不仅是训练骑术和马上砍杀技术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很好的娱乐运动。由于唐朝皇帝的倡导,马球运动在军中将士、王公贵族乃至文人中深受欢迎,唐代的马球场与马球比赛规则也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唐代盛行马球(严格地说,不叫“马球”,应该叫“打球”或“击球”,“马球”是现代人的叫法)。近年来,国内一些报刊,先后发表了不少介绍唐代马球情况的文章。这表明体育史界对唐代马球研究的重视。但应该看到,在已发表的文章中,对唐代马球兴起的时间、兴起和发展的原因,还论述不多。现在就谈谈我对这些问题的粗浅看法,就教于专家、学者。从《封氏闻见记》中的一条记载谈唐代马球的兴起唐代马球最早出现的时间,据目前所能见到的文字,当在唐太宗时期。唐人封演在他所著的《封氏闻见记》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会一度观之。昨升仙楼有群蕃街里打球,欲令朕见,此蕃疑朕  相似文献   

12.
唐代马球运动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唐代马球运动流行的范围和周期问题进行分析。结论:唐代马球运动流行于上层社会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当时封建经济发达的背景下,唯有富裕而有闲的上层社会才具备开展高标准、高消费的马球运动的经济实力。中国古代马球运动兴衰演变的过程,典型地体现出时尚流行的“常态曲线“规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行周期;其中,马球运动在唐代发展的过程,则相当于这周期的上升阶段和高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我国唐代是马球运动的极盛时代,在三百年的时间里,马球运动开展之普及,球场设备之豪华,规则方法之完备,以及技术之高超,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历个朝代无与伦比,就是世界各国的封建社会也难与匹俦。但是,关于唐代马球运动起自何时?来源于何处?历  相似文献   

14.
马球运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竞争激烈、危险性大而又花钱很多的体育运动。历史记载表明,波斯人很早就发明了马球运动,公元一世纪波斯已出现正规的马球比赛。后来,马球自波斯传到阿拉伯世界,再传到中国的西藏和内地,然后传到日本。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徒把马球传到印度,17世纪印度阿萨姆邦的英国种植园主开始打马球,他们又把这一运动带到英国,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马球运动出现了高潮,不少达官贵人玩马球,重要比赛时观众人山人海。  相似文献   

15.
体育邮票上的动物,马是最最常见的。1972年以后,大型体育运动会常采用拟人化的动物作为吉祥物,因而也经常在邮票上出现,它们都可作为专题收集。其它动物在体育邮票上则较为少见,本文重点介绍体育邮票上设计上很有创意的动物。 1,马。在体育运动邮票上出镜率最高。古代奥运会就有双轮马车赛,四马战车赛,赛车等。近代奥运会有赛马、马术、马球、五项运动等竞赛项目;我国现代马术有:赛马、超越障碍、马球、马上技巧、马上劈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马球场张新清人们对唐代马球运动的了解,往往只注意到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皇帝士大夫的爱好长盛不衰,而对于球场情况却所知甚少,实际上球场不仅是马球运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了解唐代政治、军事,乃至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唐初,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失落的马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球运动自唐朝起就风靡朝野。其发展状况甚至可以说是一些朝代政治、军事、文化观念的晴雨表,因此在对中国体育史的研究中,马球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马球运动的起源,很多专家都有不同的见解和研究,但对马球运动在我国的消亡,却几乎没有比较认真的探讨,一般多认为马球运动盛行于唐代,宋、元、明代尚有开展,在清代就已经湮没。例如刘子建教授说:“马球在南宋军中还是有的,而且还用于外交礼节。但君主已不再打马球了,有些儒生还多少保持一点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每周锻炼在3天以上的学生占36.91%,每周锻炼1-2天的学生占36.24%,每周锻炼1天以下的学生占16.97%;且他们在选择活动项目、场所时都带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征;他们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动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活动场所器材缺乏,锻炼项目少,缺乏指导和锻炼意志以及学习任务重是制约他们有效从事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9.
唐代女子体育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体育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女子体育.其体育项目丰富多彩,体育人数参加之多都是此前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研究论述唐代女子体育开展的项目:蹴鞠、马球、步打球、踏球、骑射、拔河、秋千、赛舟、踏青、舞蹈、剑术、围棋、游泳等,为女子体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自从十八世纪开始,体育运动在西欧各国得到复兴,各种比赛活动也日渐增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最初,出现了没有经济利益的打赌。不久,以比赛输赢为赌博对象的活动活跃起来,当时赌博的项目有拳击、赛马、赛跑、马球等,都是由私人组织。这种活动后来逐渐传播到了美洲,彩票就是从中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