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玮 《新闻知识》2001,(12):11-13
所谓传播,在传播学研究中一般被分为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类。实际上,从"假于物"与不"假于物"这一角度,还可以把它们简化为两种,即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其中,"假于物"与不"假于物"是一大关键。换言之,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最为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多出了一个东西,这就是:媒介机器。借此,大众传播媒介完成了从"面对面"到"面对机器"的根本转换。对此,从关于大众传媒的形形色色的定义中,就不难看出。美国传播学者沃纳丁等人指出,在传播学者的研究中,不论对"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定义,其中都包括了三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
法国媒介理论学者米歇尔·塞尔所建构的传播哲学,诠释了媒介中介性、噪音与混沌等信息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而打破了传统传播与媒介研究的界限,成为德法媒介理论研究的重要思想来源。本文以塞尔思想中的“信使”形象为主轴,通过描绘其所创建的“信使研究计划”来透视其传播哲学思想,并以作为本体论和作为方法论的赫尔墨斯为思考维度来勾勒其建立的“关系哲学”。在此基础上,将塞尔的传播思想与德布雷和克莱默尔等其他欧陆媒介学者的思想进行关联和对话,并思考在信使自身形式越发多元、媒介社会环境越发混乱的当下,塞尔的信使传播哲学具有什么样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蕾 《新闻记者》2001,(9):59-60
30多年前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其成名作《理解媒介 :人的延伸》 (UnderstandingMedia:TheExtensionsMan)中提出了“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等观点 ,令世人震惊 ,并招致强烈批评 ,其学说被认为是“技术决定论”而渐被遗忘。近年来 ,由于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及其全新的传播方式 ,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已逐步显示出对新媒体传播的不适应。于是麦克卢汉又被想起 ,其学说以过人的预见性而成为传播学研究的新热点。在对麦氏学说的价值及对传播学的贡献进行重新研究和估价外 ,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开…  相似文献   

4.
对媒介的定位分歧,是媒介形态理论区别于主流传播理论的根源。媒介形态理论学者将媒介本身定位为比传播内容更重要的、影响着社会或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被诸多学者评价为"技术决定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媒介定位为"传播载体"的主流传播学虽发掘了众多的假设与模式,却在应对宏观社会问题上捉襟见肘。媒介形态理论逐渐显示出其研究的合理性。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时,媒介形态理论将媒介与内容切割,甚至是将媒介与传播切割的绝对立场开始呈现为一种理论缺陷。媒介究竟是可控的工具,还是不可控的主体?在人类社会越来越由媒介及其相关实践支撑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分析、审视以往学术界对媒介形态理论的批评,而且需要分析、审视媒介形态理论本身,客观评价媒介。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9,(8)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美国著名传播理论家、政治传播学学者丹尼尔·哈林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政治传播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哈林的战争报道研究实践和比较媒介制度研究框架的挖掘,本文认为跨学科对话和语境化思维是使媒介研究和传播学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传播研究应当在建立逻辑模型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学者W·James Potter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针对媒介与人的关系打了个比方,他说:"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且存在形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7.
沈秋月 《今传媒》2024,(2):15-18
相较于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效果显著、传播范围广泛的特点,给健康传播带来了机遇,如何利用新媒体优化健康传播效果日益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媒介可供性是一种全新的媒介研究视角,本文对媒介可供性视角下社交媒体健康传播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进行了概述,并基于媒介可供性框架,即生产可供性、移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梳理了社交媒体的典型代表——微信健康传播的创新型实践,并从实践中抽丝剥茧,发现了微信的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社交媒体的健康传播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9,(12)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澳大利亚著名传播与媒介研究学者泰瑞·弗卢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媒介制度研究的全球维度与国家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新自由主义作为一个分析框架和一个历史概念在媒介研究中的使用和滥用问题。通过对弗卢的学术思想和研究实践的分析,本文认为,民族国家作为一个基础的分析维度将长期在比较媒介制度研究中占据中心地位,持批判立场的学者在研究实践中应避免将概念简单化的倾向,非欧美国家的媒介与传播学者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提升本土理论的全球能见度。  相似文献   

9.
周洋 《军事记者》2011,(7):42-44
1964年,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mhallMcluhan)在其所著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就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著名观点。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浪潮引领我们进入媒介融合时代,媒介不仅带来了视觉、触觉、听觉的延伸,更带来了“脑与库”的扩展。那么,在媒介融合时代,美军在新闻传播的实践中遇到了哪些挑战?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相似文献   

10.
梳理“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研究脉络,不难发现,自1969年美国学者赫伯特·席勒在《大众传播与美国帝国》一书中揭开“媒介帝国主义”研究的序幕。到1977年文化传播学者鲍依巴瑞正式提出这一概念,有关传播与国家发展、国际传播不平衡等问题的阐释无不蕴涵着新锐的传媒批判思想。而这与当时正兴起的后殖民主义思潮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渗透及应用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1.
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学现象,借助网络通讯技术、市场经济、政策导向等要素的助推不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对于媒介融合的动力、性质和界定,已有学者就技术决定论、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文化研究等视角进行了论述。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媒介融合现象出现后主要研究成果的论述,对于理解媒介融合的双重话语属性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有着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认为,媒介融合的定义可以从技术、内容、体制、文化等方面进行辨识。未来媒介融合可能发生在平台终端的智能化整合,以及传媒业融合创新路径中的新举措。这些可能性既存在于技术提速与政策利好的双重鼓励下,也需要人作为传播主体的能动性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2.
王贵斌 《当代传播》2021,(6):100-102,112
传播研究如何增进学术间实质交流的话题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介绍了不莱梅学派的传播构型研究,并将其置于比较研究的视野中,分析传播构型在理论框架、方法和观点等方面的优势.作为构建对话的传播研究理论,传播构型有发展为媒介对话和传播范式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周莹 《新闻知识》2006,(3):22-23
在今天的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其构筑的信息传播网络设置了社会的规定语境,并构建着该语境下的社会意义认同。正如美国传播学者戴维·阿什德指出的那样,“信息技术的技术和语言(或表述) 以及大众媒介在我们这个现代(和后现代)世界中是这一[象征、传播]过程的关键要素。简言之,社会  相似文献   

14.
论媒介融合的传播技术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融合是不同形态的新旧媒介在数字传播技术的支持下相互汇聚、交融,多功能一体化的过程.媒介融合不是静态的,它带有阶段性并不断发展、创新.数字传播技术是媒介融合的重要推动力.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数字传播技术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应用来解读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媒介融合作为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成为21世纪传播学界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媒介融合的定义,提出作者对媒介融合研究的理解,随后梳理了国际上学者们在该选题上的研究现状,对其多元研究视角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媒介批评正在引起媒介从业人员和新闻传播学者的注意,一支媒介批评家的队伍正在聚集。媒介批评学引导人们科学地分析媒体活动,让受众正确理解媒介及其传播内容,导致媒介观念的彻底变革和新闻解释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7.
许磊 《传媒》2017,(22)
在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和公民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质的改变,因此公共政策传播全媒体模式的构建是短期内实现公共政策传播效能提升的重要方法.但渠道媒介无法以内生的力量进行改革,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做公共政策传播的"引路人"、媒介融合的"调控人"、公共政策传播的"督导人",切实转变公共政策传播观念,推动渠道媒介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并做好公共政策风险防控工作,推动公共政策传播效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石焱 《青年记者》2020,(5):82-83
媒介与技术的融合一直是媒介史上最本质的发展规律。在技术发展相对迟缓的第一媒介时代,少数精英和意见领袖操纵传播链条,普通大众作为纯粹的信息接收者而存在,形成自上而下、人在“媒介外”的一对多传播格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介生态系统呈现出崭新面貌:不存在权威性的传播中心,普通大众成为掌握主流话语权的社会阶层,“自媒体”“大众媒体”等新词汇迭代更新,人由“媒介外”侵入“媒介内”。美国学者马克•斯波特将这种媒介系统称为第二媒介时代。在多数人的思维还停留在第二媒介时代之时,以浸媒体作为主流媒介的第三媒介时代已经悄然来临①。  相似文献   

19.
网络社区的舆论传播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钟 《新闻世界》2011,(3):78-79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舆论形成中重要的一个平台,尤其是网络社区在舆论传播中发挥的优势和作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就网络社区的含义进行分析、着重讨论了网络社区舆论的形成、传播规律和传播效果,以期更好地利用网络社区这一平台,为正确引导舆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更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论“品牌传播”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品牌”是传播的产物 ,品牌研究应定位于传播学 ,提出“品牌传播”概念并进行系统研究。其提出背景为 :世界市场制胜的关键是品牌传播 ,媒介的市场生存需服务于品牌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空前凸显品牌因素。而品牌传播的特点则为 :信息的聚合性 ,受众的目标性 ,媒介的多元化 ,操作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