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霞 《考试周刊》2011,(18):56-57
实行大语文教育的瓶颈是各学科不平衡发展、恶性竞争,以及学校对学科建设缺乏宏观调控的必然产物。探讨"大语文"在校园内的生存空间问题,并非不合适宜,作者认为"大语文"的前提是语文学科得到应有的,和其他学科一样的尊重,同时因为语文的工具性,还应着力抓好各学科教师的语文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运用语文的自觉性,主动参与到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存在"牵引"联系,将其拆分、排序、归纳等程序分析,探究"激—牵一引"三步式整合途径,充分挖掘学生兴趣、意志、思维等个性情感,把现代教育技术"牵"入各学科课堂,通过问题设疑、情境铺垫、个性分析等步骤,"引"出结论,获得新知。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牵引"关系。  相似文献   

3.
许惠芳 《江苏教育》2014,(10):46-47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学科教师在"生本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同时,努力坚守学科,彰显学科特色。但也出现了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把学科凌驾于学生的发展之上,一味地追求学科成绩,导致学科之间缺乏沟通联系、把学生的学习拘囿于课堂之内等现象。现代学科教学的教育功能、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之间是交叉、关联和渗透的,如果在学科教学实践中缺乏"大教育"的眼光,致使学科教学相互脱节,就违背了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会严重制约学科教学效益的提升,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无法得到切实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家英 《考试周刊》2007,(33):91-92
在当代,信息技术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每个学科教学都打上了信息技术的烙印。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这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试图探析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紧密结合,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素琴 《考试周刊》2010,(54):205-206
在高中新一轮课改中推行的"物理课",是在新课标的标准下展开的,此项改革旨在超越学科界限,强调各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与整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物理,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6.
当今学科教学,必须要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各学科知识体系,借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在此结合多年地理教学经验,以中学物理中的左右手定则来解决地理学科中一系列涉及方向判定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徐星 《上海教育》2014,(34):48-51
北虹初级中学实施"电子书包"项目走的是一条自主自助的道路。由于电子书包是新生事物,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正因如此,学校在电子书包项目推进中也延续了"小步走、不停步"的学校精神,奔着"教与学方式改变"这个目标,以实实在在的研究态度、谨慎精细的行事风格,靠着学科切入为要、教师发展优先、使用易得易用技术这三大朴素而又有效的策略,不断推动各学科教师寻找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融入中学历史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各学科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笔者针对目前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探究式教学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拟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流程等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期对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加强学科间综合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的发展 ,不仅促进了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也促进了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而且促进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不同的学科互相渗透 ,借鉴一门学科的思想方法去研究另一门学科中的问题 ,使不同的科学方法和对象有机结合起来 ,在原有的学科的邻近领域产生新学科的生长点 ,已成为科学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多学科的各种组合中 ,新思想、新观念就会不断涌现出来 ,而创造活动也由此产生。回顾我们的教育现状 ,我们的学校课程设置 ,却依然是多头并进 ,分科教学。这种做法 ,把科学知识本来相互连续的链条 ,人为地分割开来 ,从…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大力试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综合的"3+综合"的高考模式,目的是在中学各学科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测试,这不是几门学科按一定比例的"拼盘",而是强调有机结合中学各科教材知识内容的交叉、综合,旨在考察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并将对推行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来说,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引导学生将物理与各门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科知识相互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物理学科与多学科综合起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姚允明 《班主任》2005,(11):22-23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工作意见>中明确规定:各学科教学要以教书育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笔者就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的一些问题,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乔富君 《成才之路》2013,(23):11-11
语文学科不仅是学习其它各学科的基础,而且它的"人文性"教育功能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它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青少年高尚品德的重任,因此,语文教学要凸显"人文性"教育。  相似文献   

13.
唐建明 《教育》2009,(5):54-55
著名学者季羡林曾指出,随着各学科的边缘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正日益密切,21世纪文理不再分科将是必然趋势。科学的发展,使得各门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在历史教学中,既要注意历史学科内部各方面的纵向联系,又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那么怎样才能加强不同学科间的渗透,从而改进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呢?本人在实际教学中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已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为。但是,在具体落实中往往存在着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蜻蜓点水、过犹不及等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注重"。1.注重确定好德育渗透点。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首先是本学科教学,该达成的学科目标必须不折不扣地达成。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去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5.
叶菲 《江苏教育》2023,(18):54-57
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学科的育人功能,是各学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旨归。为此,英语教师应基于学科育人的视角来开展学科教学工作,具体而言,可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思考学科育人,在教学实践的优化中落实学科育人,在教学评价中突破育人难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各学科的联系也愈加紧密。本文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配合教学的实录,采用课件上课的形式展示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将其它学科中的相关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倪琛 《黑河教育》2012,(2):30-30
数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它学科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仅仅让学生学习本门的教学内容远远不够。数学教师要用综合的眼光,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让各学科在数学学习中互相渗透,并把各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思维  相似文献   

18.
张雄 《现代教学》2010,(11):24-25
●上课作为一种学习的形式,首先应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学科的历史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过去有了充分了解的人才会考虑未来,甚至创造未来。●要让学生了解学科的价值,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各学科相互促进,得到了共同发展。●能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能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在方法的学习中把握实质,在解题的过程中增加理解,那么根本不需要靠"题海"。  相似文献   

19.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围绕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问题,以"人本关爱"的教育思想为引领,以课堂教学"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从"五个维度"探寻心育渗透策略,践行"三维七段"单元教学,促进心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学科体系逐渐被打破,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纬线学科等迅速兴起。基础教育如何应对知识发展的这种趋势?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各学科问渗透和整合是今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