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八字脚"是指在行走或跑步过程,两脚呈"外八字"状的一种生理现象,非常普遍,按外八字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作为普通人,"外八字脚"只是步态不雅,影响形象,并无大碍,作为体育生来说,不仅不美观,而且会影响运动成绩。那么体育生又该如何纠正"外八字脚"呢?纠正之前,首先要搞清产生"外八字脚"的原因,对症下药。一、"外八字脚"形成的原因1.先天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有一方为"外八字脚",作为子女患此症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所称的"外八字脚"在医学界称为"膝外翻",它是以踝外撇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如何界定"外八字脚"或"膝外翻"本文不予论述。下面就外八字脚对运动速度的不利影响简单阐述一下。我们有很多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速度训练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其跑动的姿势是否正确或合理都非常在意和重视。总是强调如何前后摆臂:大腿如何高抬送髋;小腿如何折叠快速下压;踝关节如何扒地;后腿怎样蹬伸;身体前倾角度;重心如何前移等。却唯独对一些运动员的外八字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其实外八字脚对运动速度的不利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作为教练员都应重视。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外八字脚对运动速度的不利影响大致归为三个方面:步幅,方向性,创伤。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60岁却仿佛40岁一般年轻有活力,而有的人40岁却仿佛60岁一般老态龙钟。造物主真这样不公吗?窍门其实是假如您注意观察,会发现不同年龄的人走路有不同的特点。年轻人走起路来步伐矫健,有一些老年朋友走路时,能保持和年轻人同样的步态,很有精神,但有些老年人则显得老态龙钟。再仔细观察,您会发现,老年人走路时每步迈出距离较短,且两脚之间的距离较宽。由于每步迈出的距离缩短,再加  相似文献   

4.
<正> 八字脚(本文只限外八字脚)虽不是病态,但它是学生身体的非正常发育,又直接影响着形体美。从对城市成年人抽样统计结果表明,八字脚占抽样人数的62.75%,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对此,如不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八字脚会越来越多,将有损于中华民族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如何培养学生的十种能力张玲玲1基本活动能力:这是生活中必需的,本能性的本领,其主要表现为走、跑、跳、投、攀、爬、支撑、平衡等.虽然它可随人的生长、发育自然会形成,不合技术培养因素,但要完全正确和合理,却要人为的予以培养和矫正.比如:八字脚、走路摇摆,...  相似文献   

6.
赵之心 《健身科学》2009,(11):38-39
不良步姿酿苦果 或许是因为我们很少把步行作为交通方式,所以导致现在的我们是如此的不擅长走路。我们可以观察生活在非洲或亚洲的人们,他们即便头上顶着几十千克的东西,仍能健步如飞。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到西方国家:有些人或许可以称得上步态轻盈,但更多的人走路的样子真是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7.
<正> 从日常的学校体育锻炼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少年儿童在跑步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外八字”。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跑又是田径运动的基本项目。应该从小培养少年儿童正确的跑步姿势,如果任其发展,对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未来体育人材的培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一、何为外八字脚我们认为,走和跑的正常姿势都是脚尖朝前的,两脚内侧缘与前进方向纵轴线的距离不超过2厘米。如果脚尖朝外,前脚掌内侧缘与纵轴线形成5度夹角,则可以认为是轻度外八字脚:5-10度为中度外八字脚;10度以上为严重外八字脚。轻度外八字脚虽然两脚在踝关节处呈一定外翻,但两膝还是正对跑进方  相似文献   

8.
谈到走路,也许有人会说,有腿就会走,这有什么可讲的。其实不然,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路上的行人,就会发现,有的人即使着装华丽、衣冠楚楚,但是走起路来,左摇右晃,屈身弓背,也不会给人以美的感觉;有的人虽布衣着身,相貌平常,但昂首阔步,步履矫健,倒给人以精神抖擞、气宇不凡的印象。因此,走路  相似文献   

9.
刘鸿友 《武当》2013,(3):20-21
常听一些太极拳练习者说,练拳后有膝关节疼痛的现象,有的医生也劝膝关节痛的人不要练太极拳,说练太极拳会伤膝关节。对此我常常会问,"医生说过膝关节痛不能走路的话吗?"在我看来,即使不能走路,也能练太极拳,因为太极拳追求的是自然,按太极拳的练习方法练,只会对膝关节的保养有好处。但确有练太极拳产生膝损伤的,分析产生的原因,发现许多人并没有按太极拳的练习方法,规规矩矩地操作,而是太随意,练的是太极拳的外形动作,脑中却是竞技体育的思维方式;有的人功利目的太多,崇尚的是大运动量训练,为练出功力,马步蹲得低,弓步站得大又不合规范,技术粗糙,动作幅度不  相似文献   

10.
<正> 观察学生走路可经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走路姿势不正确,里八字、外八字,尤其是左右摇摆,违反了正常行走的要求,而他本人并不知道。这种走路的姿势给人以不稳重和轻浮的感觉,在队伍行进时如有一两个人以这种方式走路是很难看的,也影响队列的整齐。 引起学生走路摇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有这类毛病的人对走路的技术概念不清,他们认为走路是个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我们     
体育似乎是离我们最近的。孩子刚刚能学会走路,就在实践着体育。他们学会了攀爬,学会了跳跃,学会了投掷等人的基本的活动方式。他们喜爱游戏、喜欢看体育竞赛、喜欢参与户外活动……长大以后,体育也常常成为我们的喜爱,不过我们对体育项目有了选择。有的喜欢篮球、有的喜欢足球、有的喜欢跑步……在这样一个体育大家族中每个人  相似文献   

12.
他在说养生     
《健身科学》2012,(10):7-7
走路变慢要警惕 最近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年会上,几项新的研究成果共同显示:一个人的行走能力或步态能够显现出他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迹象。来自瑞士巴塞尔移动能力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跟踪记录了近1200名老年人的行走能力,他们都因为记忆力存在问题而到医院接受过门诊治疗,并将他们的情况与健康人进行了比较。测试结果显示:步速减缓和步态的变化与精神功能的衰退息息相关,表现为轻度认知障碍,严重者步速更为缓慢,有可能发展为老年痴呆症患者。  相似文献   

13.
张铨 《钓鱼》2009,(6):20-21
在钓鱼实践中,钓组的灵敏或者迟钝状态是十分重要的。有的时候需要钓组灵敏,有的时候需要钓组迟钝。怎样判断灵敏或迟钝、怎样调整灵敏或迟钝,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讲健康很重要,讲人应该活到百岁以上,那么怎样健康?怎样长寿?它的科学途径在哪里?每个人都有自己追寻健康的途径,但每个人对待健康的认识不一样,态度不一样,途径不一样,结果就完全不一样。有的人活到四五十岁,有的人可以活到六七十岁,有的人可以活到90岁或者100岁,而且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你有自己的网球偶像吗? 无论你的回答是有或是没有,你都是在模仿中学会打网球的。就像我们学说话,学走路一样,当时你是那么地辛苦,但你却是觉得非常有趣。有的人学网球是模仿某个网球明星,有的人模仿的是身边的高手,还有的人则是模仿他的教练。“近朱者赤”,跟水乎高的人学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你盲目模仿就可能适得其反,那时你再重新开始就太可惜了。以下我们分类说明当你在模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几点,这样你才能事半功倍地学会网球、享受网球。 初学者必须首先有这样一个意识,你学网球不是因为喜欢才模仿,而是因为合理才模仿。…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短跑生物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多年的短跑训练经验,对现代短跑技术中存在争议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得出如下结论:起跑时,"左前右后"的蹲踞方式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双脚同时蹬离起跑器能比单脚蹬离起跑器产生更大的动作冲量;在纯加速阶段,增大步长比增加步频更有利于提高跑的经济性,"摇摆型"步态比"直线型"步态更有利于提高加速度;在途中跑阶段,"非对称反弹技术"比"弹簧-质点技术"产生更大的地反力,"五分法"比"四分法"更为准确地反映出短跑运动的技术特征和优化全程速度节奏。  相似文献   

17.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利用下面六种方法自查: 1、在急性扭伤后,是否跛行。如走路时一手扶腰或患侧,下肢怕负重,而呈一跳一跳的步态,  相似文献   

18.
古今 《健身科学》2013,(3):21-21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一次新闻采访的现场,一个心怀叵测的外国记者向周总理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走路时总是喜欢低着头?在我们的国家,人们走路的时候,都是高高扬着头的。"总理微笑了一下,正色回答道:"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一句话,让那个记者立刻就闭上了嘴巴。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道理大家都懂,而走坡路却  相似文献   

19.
当各式各样的竞技体育项目和各种昂贵的健身器材涌人中国时,一种以"易理"为指导的古老的运动形式——太极拳运动,也迅猛地发展起来,形成了"太极拳热"。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的"太极拳热"?对此人们有各式各样的解释。有的说是政府大力扶持的结果;有的说是太极拳精英们努力奋斗的结果;有的说因为太极拳给人们带来了健康快乐;也有的说此一时彼一时,各有所好,各从其志,等等。  相似文献   

20.
王剑冰 《健与美》2023,(2):38-39
<正>对大多数人来说,走路是我们下意识做的事情。它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所以我们中的许多人忘记了走路对健康的好处。然而,如果我们不再下意识地走路,而是开始通过倒着走来挑战大脑和身体,会发生什么呢?这种改变不仅需要更多的注意力,而且还可能带来额外的健康益处。身体活动并不需要很复杂。无论你是否经常运动,即使是每天快步走十分钟也能带来大量的健康益处,并且可以计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周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