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历史上的私家藏书活动并非孤立、单一现象,既受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又影响着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文章通过建立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数据库,在文化史、社会史等多重视角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SPSS相关性分析,量化和可视化地揭示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总体上不平衡的空间聚集型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分布模式、构成形态的基础性因素,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是影响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地域分异的活跃因素和关键因素;其中,历史时期文学家数量、进士数量、书坊数量、粮食总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与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的分布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河流水系、高程地貌则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藏书楼无法孕育近代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是否是社会性的开放系统为图书馆与藏书楼的分水岭,提出了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源于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我国社会发展包括藏书楼的土壤与养料作用,而非脱胎于藏书楼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苏州是全国的私家藏书中心,有全国一流水准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明末清初以钱谦益为代表的虞山藏书流派形成具有辐射和影响力的独特流派。苏州现今存世的藏书楼屈指可数,迫切需要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藏书楼,弘扬藏书楼文化,要把现存藏书楼整体保护、开发、利用,让藏书楼与现代文化、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合理配置资源,找准发展定位,作为遗存的...  相似文献   

4.
刘丛 《图书馆学刊》2012,(10):111-114
古代私家藏书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表现在社会文化环境对私家藏书的影响、私家藏书的文化形式———藏书楼以及藏书楼命名、私家藏书的文化情结———藏书心态等方面。从文化视角探求私家藏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晨 《兰台世界》2012,(36):118-119
在南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藏书楼既是文化发展的表征之一,也是文化繁荣的重要载体。本文就拟对南宋时期的藏书楼进行探源。这还需从我国古代藏书楼的历史渊源说起。  相似文献   

6.
藏书楼作为我国古代供藏书与阅览的机构,到了民国时期,随着图书馆的出现,一般认为藏书楼的称谓就此被取代,藏书楼及其文化逐渐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民国时期藏书楼称谓仍然存在于时人的日记、文章及著作中,即使其功能已经发生变化,加之私人藏书楼的保存与开放,其称谓并未完全消失;另一方面,新式建筑中仍然沿用藏书楼称谓,新式图书馆中也依然建有藏书楼,其文化是一直得到延续的。藏书楼的称谓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也代表了时代的变迁及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藏书家和藏书楼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经济越发达,社会越稳定,藏书事业就越繁荣;反过来通过藏书与学习,社会文明得以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嘉 《图书馆》1989,(3):61-61
一、影响图书馆职能进化的因素。从图书馆职能演变过程来看,它的进化过程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社会因素。它是指作为社会机构的图书馆受到全社会重视的程度。清末,维新派主张启迪民智,复兴中华,强调救国必先治学、治学必创设藏书楼,在他们的影响和倡导下,公共藏书楼纷纷涌现,其中著名的古越藏书楼的创建,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已由封建藏书楼时代进入近代图书馆时代。 2、文化因素。图书馆职能的发展变化受一定时期文化形态的影响。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藏书楼是以保存各派学说为职能的。而到了汉代,由于“独尊儒术”的政策,汉代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保存、弘扬儒家学说。直到十九世纪初,中国封建藏书楼的职能基本上是以保藏为主,使用为辅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近代图书馆的孕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近代社会思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维新变法思潮促进了中国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化。转化的主要标志是原有藏书楼的开放和新式藏书楼的出现。在中国民主科学思潮兴起期间,中国图书馆完成了由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全面转型,形成了“形似”的近代图书馆。此后,中国藏书楼才全面、完全地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中国古代藏书楼的发展和继续,它的母体是中国古代藏书楼,它的根在中国,绝不是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产物。中国古代藏书楼由于受到小农意识、宗法制度、科技落后、图书数量少及没有足够的读者群等因素影响,具有很大的封闭性,"书藏"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并非绝对地封闭保守,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具备近现代图书馆收藏图书与提供使用的基本功能和本质属性。中国古代藏书楼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孕育、产生和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论影响文献需求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的价值在于满足社会对文献的需求,而文献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条件、社会生产方式、国家政策、经济运行机制、公民文化素质、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文献价值观念、图书馆发育水平以及社会发展等对人们的文献需求影响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立法有关问题概述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对当前关于图书馆立法的诸多观点进行综述,认为只有立法,才能保障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对社会成员文化利益应担负的职责;图书馆立法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维护图书馆本身的权益,而是站在社会文化、文明发展的高角度,为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所应亨有的文化权利而制定的法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建设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信息化时代,文创产品开发已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其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是对图书馆特色文献的充分挖掘、提取相关文化元素、融入审美特征、突显创意创新的整个过程。文化IP的出现,为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带来了更多的创意表达。本文基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分析了文化IP和文创产品之间的关系,提出当前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文化IP在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中重要作用,论述了文化IP视域下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几点策略,旨在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浪潮中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界对是否应该发展公共图书馆文化产业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反对公共图书馆发展文化产业,二是赞成公共图书馆适度发展文化产业。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公共图书馆的属性、职能、体制及公益性和产业化关系等方面。目前,我国有关公共图书馆文化产业的研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基础理论薄弱,二是理论缺乏广度、深度和系统性,三是吸收先进经验少。  相似文献   

15.
“重藏轻用”是国人对我国古代藏书楼的固定认知模式,但这种认知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种种史料文献证明藏书楼“重藏”是实,而说“轻用”则不符史实。我国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深入挖掘藏书楼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与西方图书馆的精华相互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我国民族特色的图书馆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文化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广泛。高校图书馆融入公共服务体系,向社会读者开放,为特定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就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参与社会经济建设,促进基层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服务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图书馆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机构,承担着文化使命.本文从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分析入手,对古今中外图书馆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考察,批判了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工具化"倾向和"惟技术"取向,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还原图书馆的文化本质属性,进一步阐述了图书馆文化使命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了公共图书馆的经济影响,包括公共图书馆财政总投入和总支出的经济影响,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给经济带来的影响,金融危机的避风港,公共图书馆文化和艺术景点的“旅游经济效应”,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经济作用。最后,概括了公共图书馆经济影响的主要特点,指出国民经济与公共图书馆协同发展是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