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钟)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希尔伯特(德国数学家,1862—1943)问题导引:1.你能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写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吗?2.你能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吗?  相似文献   

2.
钱树忠 《中学生数理化》2010,(1):39-41,45,46
一个数学理论,只有当你能够清楚地把它解释给你在大街上碰到的第一个陌生人时,你才算真正地理解了.——希尔伯特(德国数学家,1862—1943)问题导引:1.你知道分式方程的概念吗?你会解分式方程吗?你还会解含有参数的分式方程吗?2.你会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吗?  相似文献   

3.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在现实中,唯有数学有如此多的东西,持续了几千年依然是如此的美好.——苏利文(美国数学家,1941—)问题导引:1.你会判别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吗?你能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吗?2.你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吗?你能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中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吗?3.你能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确定它们的关系式吗?进而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吗?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通过问题情境,了解市场销售问题——打折销售。(2)通过市场调查、交流、讨论,探索利润、成本、售价之间的数量关系(3)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课前准备:教师:计算机课件。学生: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教学过程:(一)以谈话方式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以谈话方式开课,有效组织课堂;提示学生举起右手或左手,直奔主题]1.感知左手和右手。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  相似文献   

6.
钟表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计时工具,你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钟表里的相关问题吗?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106页第8题:在3时和4时之间的哪个时刻,钟表的时针与分针:(1)重合;(2)成平角;(3)成直角.该类题可以看作是特殊的追击问题.说它"特殊",原因有二:一是指跑道特殊——环形;二是指速度特殊——固定:时针的速度是每分钟0.5°,分针的速度是每分钟6°,其差固定是每分钟5.5°.说是"追击"即分针追击时针:(1)重合即分针追上时针;(2)成  相似文献   

7.
《考试》2007,(Z3)
1.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过程(1)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研究实际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变量之间的主、被动关系,并用x、y分别表示问题中的变量;(2)建立函数模型:将变量y表示为x的函数,在中学数学内,我们建立的函数模型—般都是函数的解析式;(3)求解函数模型:根据实际问题所需要解决的目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知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有关等积和百分率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解有关等积和百分率问题;难点:找等量关系。三、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①小学阶段解应用题最常用方法是什么?②你知道解应用题还有什么方法?导入本课课题(板书),教学目标(口述)2、新授:  相似文献   

9.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如果我们成功地回想起一个与当前问题密切相关的、早已解决的问题,那是很幸运的.我们应当争取这样的运气.——波利亚(匈牙利数学家,1887-1985)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1)教学目标简析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能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问题的提出从上面对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的简析中可以看出,形成分析和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问题,能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林群 《河北教育》2003,(4):28-29
教例: 1.谈话引入。 (1)你去过麦德龙超市吗?这节课我们来了解麦德龙超市的一些情况,并用我们学过的分数、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先请同学们阅读三条信息,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又联想到了什么。 A.食品类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1/5; B.双休日到麦德龙超市购物的人数比平时多三成; C.三星电视机让利2%出售。 (2)师生共同小结:通过阅读这些含有分率的句子,我们可知道把什么量看作单位“1”,联想到另一个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摘录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或摘录的方法整理简单的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2.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一、呈现问题,感受整理信息的必要性课件出示购物场景图,并播放对话:小军:嗨!小明你好!小华你好!小明:小军你好!小华:小军,你是来买——小军:和你们一样,也来买笔记本。小明:我买了3本,用去18元。小华:我买了5本。小军,…  相似文献   

13.
我的成功归功于精细的思考.只有不断地思考,才能到达发现的彼岸.——牛顿(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1643—1727)问题导引:1.你知道什么样的式子才是分式吗?它与整式有什么区别?2.分式有、无意义和值为0的条件各是什么?你会求解吗?3.你能根据简单的实际问题列出分式吗?4.你知道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内容吗?你能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通分、约分吗?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解一元一次方程。(二)过程与方法:1.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2.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借助不等式(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可使学生充分感悟和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举例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俺因为生性懒惰,所以在 QQ上聊天时一直在用易学易用的全拼,又因为比较粗心,所以闹了不少笑话。试举几例: 1.—— —你看 vcd 用什么软件? ——超级结巴。(超级解霸) — 2.—— —你高么? ——我很爱笑。(矮小) — ——神经病! — 3.—— —你怎么不说话了?—你没感觉到我正申请地看着你么?(深情) ——不用申请,看吧。—— — 4.—— —你饭量大吗?—我嘴多时吃过 个馒头。(最多) —— 8 ——那你现在有几个嘴? — 5.—— —今…  相似文献   

17.
问题:你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下列问题吗?在3点到4点之间的哪一时刻,钟的时针与分针:(1)重合;(2)成平  相似文献   

18.
考试内容(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2)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考试要求:(1)掌握正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掌握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  相似文献   

19.
例1:阅读函数图示1,并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回答问题:(1)折线OAB表示某个实际问题的函数图示,请你编写一道符合该图像意义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20.
人生工具箱     
人生必备工具:牙签,橡皮筋,创可贴,铅笔,橡皮擦,茶包。为什么呢?1.牙签——提醒你应该挑出他人的优点。2.橡皮筋——提醒你为人处世应该灵活,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但是经过努力,问题总会得到解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