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朋 《教育导刊》2001,22(1):41-43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为避免传统与现代之间发生割裂的危机,应该采取“3C”行动策略,即“批评性继承”(CriticalHeritage)、“创造性继承”(CreativeTranstormation)和“沟通性继承”(Com-municativeSynthesis)。对传统的观念、技术和制度,我们必须秉以“批评性继承”、“创造性继承”的态度,才能达到“沟通性继承”的理想境界,使传统教育组织与现代教育组织在动态、辨证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互动、整合和超越,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方面,日本教育现代化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一现代日本教育发端于…  相似文献   

2.
王俊明 《学科教育》2014,(3):112-119
“批判地继承”是新中国处理文化、教育和历史问题的指导原则。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编写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进行的。教材设计中的研究者立场、对中国教育的基本评价、研究目的等方面都体现出“批判地继承”的思想困扰,教材文本以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为基本内容,通过“唯物(先进)与唯心(落后)”的阶级分析话语和“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的叙述模式来具体落实“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对此原则的把握、二元对立的思维、研究者心态等是导致该教材以批判取代继承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一、思想教育内容上的“扬”与“弃”“扬”与“弃”的关系,就是继承与摒弃的关系。坚持“扬弃”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以“扬弃”的观点来审视思想教育的内容,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科学地处理好传统教育与典型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对传统教育的处理,必须正确运用“扬弃”的观点。一方面,传统教育是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如“延安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它们曾经对提高思想觉悟起过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传统教育的内容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如何在…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教育原则等问题,这些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子对孔子“孝”论有重大的继承与发展:给予“孝”明确的定义和解说,此其一;其二,赋予“孝”新的内容;其三,把“孝”纳入其理学体系;其四,重视常规教育和格物致知说与“孝”的关系。传统文化是活的流动的文化。现代社会对于朱子“孝”论应有所扬弃、有所继承。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贴近”、“和谐”、“尊重”原则。强调重教育、重管理、重实践,强调传统继承与教育创新,努力探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途径,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颜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与理学教育思想对立,在对立中构建其实学思想。他提倡培养“实德”、“实干”的实干家,重视“实学”和“实用”,推行“实习”和“实行”的教育方法。实学教育思想突破传统理学的桎梏,具有近代启蒙意义,对今天的教育仍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作为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历来十分关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就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基本方向、教育的基本任务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独具特色的教育观,继承、深化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极大地鼓舞了教育战线的广大工作者,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新时期的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论断是对毛泽东“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邓小平“教育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站在时代前列,审…  相似文献   

9.
德育工作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正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和选择,正确认识分析各种矛盾,理顺协调和妥善处理创新与继承、“主阵地”与“辅阵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专职政工队伍与“大德育”队伍、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等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深化改革和实现培养目标对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教育导刊》2006,(11):F0003-F0003
“十五”期间,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街小学承担的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以评促学”试验研究,继承和发展了该校之前开展的《学生个体素质发展综合评价》实验研究,从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以主体教育和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指导,围绕“小学如何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问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三元”说是陈衍针对今人强分唐宋诗与扬唐抑宋的诗学观所提出的诗学纠偏策略。它以三元皆盛之论,将唐宋诗并列,同时又立足于宋诗,特别以杜、韩、黄为重心,突出宋诗对唐诗的创变与突破,从而确立宋诗地位与特征,对扬唐抑宋诗学观进行纠偏。这一诗学之根本,不在纠缠于诗歌诗艺形式上的高下判别,而关注内容精神之追求。以提倡变风变雅、振兴诗教为旨归,寄寓着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对城市精神和城市刊物的内涵进行了论述。以《武汉宣传》为例,阐述了城市刊物在城市精神建设中的作用。指出城市精神是城市刊物的灵魂,城市刊物是城市精神的有效载体;城市刊物要传承、发扬、升华城市精神。强调城市刊物要在传承、发扬、升华城市精神中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创新和创新与传承的关系的学习,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在教育教学中认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重庆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人们主体价值和追求的情感体现,人文精神所蕴含的道德、情感、意识、责任、人格、人性等等,支配人们的一言一行。重庆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追求真理,伸张正义,勇担匹夫之责;部分地表现为不拘小节,率性而为。重庆人文精神的建设,必须以借鉴、传承、创建为途径,以倡导、教育、实践为方式。  相似文献   

15.
科举在《儿女英雄传》中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全书以安学海中进士为开端,以安骥高中探花,出任山东学政收尾.文康清醒地认识到了科举制度所存在的种种弊端,但同时也看到了科举制度能给个人及家庭带来的巨大利益.这正切合了中国人的“实用理性”精神.这种精神使得文康用冷静的、现实的、合理的态度来解说和对待科举,高度重视其实用性,在明知其弊端的情况下仍让人物投身其中.文康试图运用“道德报应”的模式使得人物成功避开科举制度的弊端,从而获得成功.同时“道德报应”模式也使得主体对天意产生敬畏,进而将这种敬畏转化为内在道德的约束,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儒家伦理道德.然而,这种“道德报应”的模式始终无法跳脱出实用理性精神对于现实利益的重视,远远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导向作用、推动作用和协调作用。促进校风建设,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强化其导向作用,保障校风建设的正确方向;强化其推动作用,促进优良“三风”(领导作风、教风、学风)建设;强化其协调作用,促进校风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谢军 《民族教育研究》2012,23(3):124-128
中国民族博物馆是我国各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中心,不仅肩负着展示、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责任,还肩负着体现并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民族文物征集、入藏标准及其保护,既要遵循普通博物馆的一般原则,又要遵循民族博物馆特殊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政治课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应如何体现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这是政治课教改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产生于明代后期的神魔小说,无疑是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等的影响,还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等的营养。本文就神魔小说对《山海经》神话构象意识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粗浅探讨,认为《山海经》创造神话的构象意识成为了明清神魔小说塑造艺术形象的范式,同时,明清神魔小说对其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巨赞主要从救教救世革命精神的承袭、对僧尼现实人生关怀的角度对太虚的"人间佛教"思想进行实践,这是社会转型时期佛教改革思路的摸索与尝试,为大陆佛教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