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运转逻辑,本文从建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文艺路线的确立、典型人物报道这三方面回溯“人民本位”新闻思想确立的历史过程,阐述这一思想逻辑的作为历史结果的合理性.本文从人民价值立场、人民文化观念和人民主体性意识等三个维度诠释了“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吴风 《新闻大学》2013,(2):8-13
"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运转逻辑,本文从建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文艺路线的确立、典型人物报道这三方面回溯"人民本位"新闻思想确立的历史过程,阐述这一思想逻辑的作为历史结果的合理性。本文从人民价值立场、人民文化观念和人民主体性意识等三个维度诠释了"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1922年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实践产生后,开始出现了中国儿童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实践。因为儿童电影所具备的形象直观性,所以其所承担的教育性被凸显。儿童电影理论与批评从"儿童本位"出发对电影和儿童的教育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儿童本位的影片"、"儿童教育的电影片"、"儿童电影的观众细分"等观点。此外,因受到苏联儿童电影创作和理论与批评的影响,中国儿童电影理论与批评界也学习和介绍了苏联的儿童电影创作体制保障、儿童电影创作内容所具备组织动员和教育鼓舞之作用、用儿童电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等思想。这些思想虽然在当时没能实现,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却得以付诸实践,影响了后来的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和理论与批评。  相似文献   

4.
报道本位与宣传本位是两种不同的新闻报道观,分别在西方和中国几十年来的新闻报道中占主导地位。以突发事件的报道为例分析这两种新闻报道观及其传播效果;指出以报道本位报道突发事件是新闻规律的要求,是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的要求;我国当前正处于宣传本位向报道本位转变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中西新闻传播史各个不同时期的对照比较,得出中西新闻传播运行机制分别以传者为本位、以受众为本位的结论,并从文化传统、理论指导、办报主体、媒介体制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历史根源,最后辩证地指出了两种不同的运行机制各自的利弊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西受众观的差异由于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新闻观的差异等,使中西媒体的受众观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对受众的重视程度中国媒体尽管已经认识到受众对媒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但传者本位思想仍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问题与成绩同行:1978-2008中国新闻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有关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讨论.其基本问题有三:其一,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的理念冲突,其中尤以关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的出路的歧见为甚.本文反对"取代论",也不完全赞同"融合论",而主张"区隔-扩展论".其二,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本位与教育本位的纠葛.本文认为,无法应对社会的需求与挑战,当代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新闻传播学作为应用型学科,其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的导向必须回归教育本位.其三,新闻传播教学的模式问题.本文论述了在当前制度缺陷、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在新闻传播学教育领域大力推行通识教育、实践化教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认为只有缩减规模、提高人才培养深度,才能摆脱目前低端化、低效率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当下有关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讨论,其基木问题有三:其一,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的理念冲突,其中尤以关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的出路的歧见为甚.木文反对"取代论",也不完全赞同"融合论",而主张"区隔-扩展论".其二,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本位与教育本位的纠葛.木文认为,无法应对社会的需求与挑战,当代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新闻传播学作为应用型学科,其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的导向必须回归教育本位.其三,新闻传播教学的模式问题.本文论述了在当前制度缺陷、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在新闻传播学教育领域大力推行通识教育、实践化教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认为只有缩减规模、提高人才培养深度,才能摆脱目前低端化、低效率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新闻事业经过不同的发展历程,在媒介发展规律和新闻工作传统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在新闻理论传统方面,中国的喉舌本位与西方的自由本位通过比较而得以彰显,这种差异的形成与其各自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期刊经历了1985年之前的文学外部功能取向上的读者本位回归和之后的文学艺术技巧取向上的艺术本位回归两大阶段,这两次回归对文学期刊自身的命运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薄靖 《新闻传播》2010,(9):85-85
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本位理论越来越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众本位理念和新闻时评已经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两大突出特点。本文从受众本位的概念和特点出发,结合新闻时评的影响,探讨我国报纸新闻时评在受众本位语境下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30年中国新闻学的回望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活动及其规律,离开这一学科内核而出现的核心偏差、本位模糊和迷途不返,必然导致新闻学在它基本范畴的力量中失去信赖.因此,新闻学的研究必须回到它的内核,接近鲜活的新闻活动实践,观照学科的整体视野,以此对中国新闻学的研究进行改良与提升.然而,倘若新闻学只是把它的场域模糊化或扩大化,那么,它将无法提供给这个学科以足够多的思想与智慧之源,走入无奈的黄昏将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厄运.  相似文献   

13.
毛羽琪 《今传媒》2016,(2):60-61
从中央苏区时期开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逐渐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并且逐渐向共产党组织传递开来.为了争取更多的人民群众投入战争,最终实现革命胜利和人民自由,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党政府在中央苏区借鉴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同时紧密的结合实践,在中央苏区组织了很多重要活动,例如读马克思重要文献、创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逐渐形成中央苏区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本文以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实践历程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以期给当代中国新闻的发展提供一些现实经验.  相似文献   

14.
王韬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开山人物,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办报立言、言论自由、民本思想、文人论政等四个方面。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人,但不可否认,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王韬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韬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开山人物,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办报立言、言论自由、民本思想、文人论政等四个方面。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人,但不可否认,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王韬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开山人物,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办报立言、言论自由、民本思想、文人论政等四个方面。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人,但不可否认,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张庆 《今传媒》2013,(5):81-82
本文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的改版事实出发,探讨这种渐进式"新闻本位"回归的变化,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变化是时代的需求;变化是民众的呼唤;变化是新闻人的职责。本文从新闻改革的角度重点分析《新闻联播》这档我国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的渐进式变化的本质,从"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靠拢、回归,更加符合新闻传播规律,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文中收视率数据、改版前后对比的图表和大量改版后节目内容的案例分析为本文的论点提供了很多直观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高春梅 《青年记者》2012,(11):72-73
萨空了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爱国报人、民主斗士,新闻出版家,也是新中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开拓者,一生为我国新闻出版及民族文化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新闻理论、报纸编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建树,他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在我国现当代新闻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萨空了前期新闻活动及其著作的考察,笔者发现他的新闻品质及在社会急剧动荡时期对民主的不懈追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拟从萨空了的前期新闻活动入手,主要通过对萨空了1935年~1949年间新闻活动及新闻实践的考察,探究他的新闻品质,以期对当今的新闻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彭甜 《新闻世界》2010,(11):113-11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随着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及政局的变化,他的新闻传播思想也在实践中不断转变和发展,并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梁启超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为线索,以其新闻传播观念的嬗变为基础,从其报刊功能观、传播舆论观、传播技巧、传播关系观等方面来阐述他的新闻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20.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理念不断强化的前提下,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价值和新闻接地气要求被逐步强化。建立常态化观念,构建常态化机制,对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实践型本质回归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化形式为自觉,从动态向常态,将软任务落实到硬约束的改革过程中,原有的采编思维和理念,广播新闻采编管理的方式和水平,新闻资源整合和利用等方面所出现的审核把关要求不一致等,一直影响着新闻价值和新闻本位的回归和落实。本文以广播新闻的实践型本质回归要求为研究基础,围绕"走转改"改革理念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