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博士后出站报告”作为参考文献经常被科技期刊论文引用。分析了“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属性和文献类型,并提出了如何著录“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术环境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博士后作为分析对象,从材料物理与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细胞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五个一级学科中选2001-2004年这四年间在全国所有流动站进站博士后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博士后在“985”学校与非“985”学校的相互流动,从两个方面比较了“跨学校”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非“985”学校与“985”学校一样,同样可以提升博士后的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来自大西北的女孩儿小兰,是当地最有名的学霸,从初中起一路被保送,在北京最好的一所学府读到博士后,接着去美国一所著名大学又拿了个博士后,但小兰日前却被美国警察押解遣返回国,随身只有一盒治疗精神分裂的药.“我没钱没地儿住就被警察遣返回来了”,“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  相似文献   

4.
2006年11月8日,“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签字仪式”在市气象局学术厅举行。中国气象局、北京师范大学、市科委、市科协、市人事局、市应急办、市气象局、市地震局、市水务局、市公安消防局、市民政局、北京减灾协会等单位领导40多人到会。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市科协副主席马胜杰博士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5.
科技大事记     
3月23日,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进行的“支架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手术获得成功,手术由该院介入放射治疗中心教授李慎茂(中)、神经外科博士后缪中荣(左)和张鸿祺(右)共同主刀,历时约1个小时。  相似文献   

6.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博士毕业生到中国科学院作博士后,激励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学创新能力,我院从1998年起,开展评选优秀博士后的工作,每年评选10名。对入选者授予“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称号,颁发由院长签发的证书和3000元奖金;期满出站留院工作的获奖者,由院长基金奖励科研工作启动费5万元,在获奖后5年内享受一次公费出国进修的机会和一次参加国际会议的经费补助;在职称、住房等方面均享受一定的优惠。首届“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评选工作已于1998年10月31日结束。经院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首届获奖者为中国…  相似文献   

7.
近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康健教授主持的“日本‘杜仲 12 0’生产技术与仪器、设备引进”和唐德瑞研究员主持的“美国黄松优良种源家系及快繁技术引进”两个科技推广项目通过了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管理办公室的验收。“日本‘杜仲 12 0’生产技术与仪器、设备引进”项目引进了日本岛津LC -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一套和标样 ,并在北京、西安接受了日本岛津株式会社的技术培训 ,该仪器已在杜仲产品和植物有效成分测试中得到应用。在综合日本和我国设备特色的基础上 ,项目通过消化、吸收 ,研制出“中草药三步连续循环提取浓缩机组”(专利号 :…  相似文献   

8.
袁珮,女,汉族,1983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拔尖人才。201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2006~2007年、2008~200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学,2008年7月~9月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交流访问,2010~2011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拔尖人才引进到现岗位任职,同年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2012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相似文献   

9.
北京海光仪器公司,是北京海淀新技术试验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自1994年以来公司明确了走产、学、研联合发展之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奋斗目标。在原地矿部、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局及中装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承接了三项科技部“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一项经贸委“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博士后事业经过近15年的发展,成熟斐然,但博一事业的地区发展差距明显,西北欠发达地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所属学科门类和博士后人才的培养规格单一,博士后规模偏小。本文艰西北欠发达地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相对集中的兰州大学为例,分析了本地区博士后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并初步探讨了发展西北欠发达地区博士后事业、逐步缩小我国博士后事业地区发展差距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博士后科学基金自1985年设立以来,截止2011年底共资助博士后27412人,资助总额达到了6.9亿元,为我国的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以我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促进青年人才成长的绩效为研究对象,通过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统计分析和后续成长状况研究,验证我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对稳定博士后队伍,提供“第一桶金”,促进人才成长的作用;通过对首批受资助博士后发展现状的追踪和文献计量分析,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表明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帮助科学家凝练了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李国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层古生物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1年和2004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博士学位,专业均为地层与古生物学。2009~2012年在北京大学地空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2007年作为"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四批援藏干部"在西藏地勘局挂职工作。曾先后在韩国忠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博士后)、美国内华达大学(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初,“博士后”这一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还相当陌生,如今年轻干练的博士后纷纷崛起,30多岁的年轻人晋升为教授、研究员,或成为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已不再是新鲜事。 “要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这一目标,是我国改革开放,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决断。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安排在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工程项目中磨炼,是  相似文献   

14.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1):93-93,F0003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分会与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东方所)2011年12月23日在北京中关村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举行“中国虚拟仪器DASP突破世界十大难题”暨“云智慧仪器首次试验成功”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5.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解决经济与科技“两张皮”问题的有效载体。四川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过近10年发展,在发展规模等方面的基础已经具备,但仍存在发展规模与经济发展需要不太相称等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1985年开始试行 博士后研究制度、试办博士 后科研流动站以来,至今已 有15个年头了。随着我国人 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入,博士后的招收数量不断扩大,申请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做研究工作的博士越来越多。经过实践证明,博士后制度对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人才流动和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工作业绩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如何从众多的申请者之中选拔出最优秀的博士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国对招收博主后研究人员的…  相似文献   

17.
<正> 最近,经人事都、全国博士后管委全批准,我省又新设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是继我省经批准开展博士后工作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之后,博士后工作的又一重要进展,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后,我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又一喜讯。 高层次人才匮乏及培养基地数量少、规模小、设施差,对人才的吸附力、凝聚力弱,一直是影响和制约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多年来,我省十分重视科教和人才培养,面对当代科技迅猛发展时代浪潮,更加强化了工作力度。博士后制度被公认为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最佳途径。近几年,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从事社会生产、探讨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为了探测其光、电、声、磁、热等因素的物理变化数据,而设计了许许多多复杂的仪器来帮助我们的感觉。例如,为了测量温度而设计了水银、酒精、光电温度计;为了观测微小物体而设计并制造出了放大镜,以及光学、电子及离子显微镜。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动物界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数众多的动物身上都在自然选择的巧妙安排下,形成各式各样探测周围环境的“仪器”。这些“仪器”不但结构简洁,体积微小,而且其效果之灵敏及耗能之低,甚至连一些专业科学家也惊叹不已,使许多人造的同类型仪器…  相似文献   

19.
“数字奥运”是2008年奥运会的亮点,是“科技奥运”的时代特征、“人文奥运”的弘扬手段、“绿色奥运”的重要支撑。同时.“数字奥运”是“奥运战略”和“数字北京”的战略结合点.是“数字北京”发展和前进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研究“数字奥运”与“数字北京”的关系,对于科学的制定首都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数字奥运”建设任务,更好地推进“数字北京”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今天,博士生、博士后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已经不再遥远陌生,而藏传佛教中同样是学位之称的格西,却依然蒙着神秘的面纱。格西,藏语“格为西年”的简称,意译为佛教所说的“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