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荣格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荣格的理论中,“阴影”与“面具”是两个最主要的原刑,在人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它们的内涵,实现人格的整合,这是荣格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自尊结构与机能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尊(self-esteem)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西方心理学主要从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对自尊的起源、结构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整合以往自尊结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尊的“倒金字塔”结构模型,并阐述了自尊的驱动性、发展性和调节性心理机能。  相似文献   

3.
荣格作为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其独创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及与之相关的原型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艺术创作和审美研究,对20世纪的中西方文学及美学研究都产生了极为深广的影响。本文以集体无意识为重点,对荣格的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荣格的美学观点。  相似文献   

4.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基因并非主要来自弗洛伊德,而更多地来源于中国的道家文化,主要表现为:1、在人格目标上,荣格通过对“道”的理解提出了“真我”及“真我实现”概念。2、在人格结构的协调关系上,荣格继承造家“自然无为”、“天人感应”思想,提出了共时性原则。3、在人格类型上,荣格依据阴阳八卦本体论提出内外倾概念和八种人格类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是西方道家文化热中的一朵奇葩,其研究为中西文化深层沟通融合架起了一座桥梁,也为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发掘传统文化优秀遗产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论道家文化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格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完善与发展了其分析心理学的思想体系。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内在基础之一,并对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道家文化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影响主要在人格目标、人格结构的协调关系和人格类型上。  相似文献   

6.
当代社会与当代儿童──从儿童生态学的观点看课程决策中的“儿童”冯晓霞心理学(尤其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是幼儿园课程决策的非常重要的依据,它所提供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儿童发展的实质,把握宏观决策(课程的方针性决策)的方向,而且可以帮助我们...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基督教信仰是三位一体的上帝观,荣格认为这是不完善的,存在着许多缺憾,为此,荣格从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新观点。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四位一体"的"第四位"可以指称圣母玛丽亚,或恶(魔鬼),亦可指称双体——自性。  相似文献   

8.
<正>内容概述:本书是荣格在不同场合发表的演讲论文集,通过讲述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以及对学龄儿童心理的认识,帮助成人对儿童心理生活采取理解的态度,集中反映了荣格对于儿童心理状态、教育过程、人格发展等重要问题的思考。在我受训准备成为儿童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我的导师列了一份书单,《人格的发展》就是其中的一本。反复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深化了对分析心理学的认识,对儿童心理的独特性有了更多的理解,更对学校及教师的发展与使命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我觉得学校的意义在于加强儿童意识的形成,帮助儿童从蒙昧走向文明;  相似文献   

9.
荣格把文艺研究同他创立的分析心理学结合起来,以“集体无意识”作为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并以此现照文艺的来源、文艺创作的心理特征和艺术家的心理特征等问题,他摒弃了弗洛依德的泛性论观点,更注重于民族意识的心理沉淀,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文艺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10.
西方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理论及其中国境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理论是在弗洛伊德、荣格心理学理论及德里达学说影响下,在西方盛行自白派诗歌创作的学氛围中产生的。中国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是以“身体写作”为重要理论源泉,并与西方女性主义学理论、英美自白派诗歌、中国当下社会化与学现实及作家个人生命体验、中国学传统中的某些特质亲密融合而产生的,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富有中国气质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的统合与非统合问题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学应寻求建立一种能统一,联合各个心理学学派的理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学不需要这样一种统合的理论,分化及多样化的理论会更有助于心理学的发展,本认为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本来就不存在统合,如果人为的寻求心理学的统合,不仅无助于心理学的发展,反而会损害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卢梭是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先驱。如果说洛克是环境决定论和学习理论之父,卢梭则可以被称之为“发展论”之父。在心理学中与学习理论相对的就是“发展论”,卢梭开创了心理学的发展传统,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形成了发展论流派。虽然卢梭及其追随者的理论并不是每一点都彼此一致,他们各自研究发展有着不同的方面,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倾向,即非常注重儿童的内部生长和自发学习的兴趣。重温卢梭的“发展论”观点,借古鉴今,批判继承,会给我们以新的启迪,让我们有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3.
荣格和弗洛伊德同属精神分析学派,荣格作为弗洛伊德最著名的三个学生之一,在精神分析的一些观点上和弗洛伊德存在着一些不同,成为了近现代心理学派讨论和研究的重点。在荣格发表的《我与弗洛伊德之异同》中,他从三个角度把自己与老师精神分析观点的分歧原因以及异同进行了重点的阐述。本文的从荣格的这篇文章作为出发点,站在第三人的立场来客观的分析荣格与弗洛伊德观点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曾燕波 《家庭教育》2014,(10):47-47
维果茨基(1896—1934)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维果茨基的理论强调文化、社会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由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是当今发展心理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在早期的语言、假装和家庭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出来的“心理理论”可以帮助儿童在学校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的职业指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职业选择与指导一直受着心理学的影响,如职业指导的重要理论:人职匹配理论、发展理论、决策理论等都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我们认为职业选择与指导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不能完全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社会学理论对职业指导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德柏拉所指出的:“每种职业指导模式都反映出一个特定国家普遍流行的文化价值、民族传统和社会结构。”本文介绍几种社会学理论对职业行为、职业选择和职业指导的观点:一、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行为获得的模式,认为人们不仅能从自己的行为结果,而且…  相似文献   

17.
瑞士著名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在与弗洛伊德分野的基础上构筑了独特的人格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所指的  相似文献   

18.
一、合作教育理论的提出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创始者。他首先与荣格一起是弗洛伊德两个最得意的门生,后来因不满并公开批评弗洛伊德的生物学观点和泛性论思想,继而与之分道扬镳,成为正统精神分析营垒中的第一个叛逆者。随后他创立了自己独特的个体心理学体系,率先将精神分析引上了与社会兴趣相结合的道路。 个体心理学理论研究、在维也纳儿童指导诊疗所的实践工作和向广大普通民众传播思想这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指导,结合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原型说与集体无意识理论,从新的角度对《蝇王》进行剖析和探讨。通过挖掘荣格的理论在小说中的具体反映,即论述在《蝇王》主要人物身上交替出现的荣格理论中的两种原型———人格面具和阴影,以及对《蝇王》中集体无意识的两种行为倾向的发现与分析,力图帮助读者突破过去对《蝇王》中“兽性”这一主题的理解,深入到对小说所包含的人类集体无意识中“阴影”和其它原型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蝇王》在原型探索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许萍 《学前教育》2007,(3):40-42
心理学里,心理理论属于社会认知的范畴。研究社会认知有两个角度——“认知的角度”和“儿童社会化的角度”。心理理论能力的获得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也是儿童社会北的基础。所以.根据社会认知的领域观.心理理论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领域之一。这种认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发展与儿童的道德、杜会性及交流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并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