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尹蕾 《天津教育》2022,(15):114-116
<正>课后练习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便于教师明确“教什么”,把握教学方向,又便于学生明确“学什么”,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统编小学语文的课后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篇课文后的练习都紧抓课文的特点,依据语文要素、单元目标而精心设计。下面就以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谈谈在课前预习、课堂指导和课后拓展中如何有效利用课后练习。一、利用课后练习,做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属于教学环节中必要环节。在课文正式学习前,让学生根据课后练习提前预习,  相似文献   

2.
周亮 《小学语文》2021,(4):44-48
课后练习是指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编排在精读课文后面的练习思考类题目。正确理解课后练习的教学价值并有效运用,能促成语文要素的具体落实与整体推进。基于此,分析课后练习的教学现状,厘清课后练习的教学价值,提出“以‘题’导学”的教学思路,以期实现课后练习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使“用好统编教科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均编排有课后练习.这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是对课文重点、难点的提示,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呈现.然而,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课后练习的重要性,让课后练习“退居二线”.那么,如何巧用课后练习,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呢?  相似文献   

4.
阅读课文后边,都有2—5道“习题”,它是教材编者交给学生自学的“指南”,交给教师导读的“提示”,教师要抓课后练习,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自学。要指导学生从课后练习中明白自学要求、训练重点。学生阅读课文,总有一个主要目的或一个着眼点。泛泛地要求学生“把课文学深学透”,既不科学,也不现实。而课后练习就是编者指出的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要求和训练重点。如  相似文献   

5.
“九义”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得好广西南宁九中雷琼珠我使用“九义”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后,感受最深的是,“九义”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得好。我且以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比较一下两种教材课后练习的各自特点。第一.“九义”教材的课后练习,着重于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自己教学体会和经验总结,结合《实用英语》教材,从课文、词汇和课后练习等三方面谈谈公共英语精读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课后练习对所学课文知识内容的巩固、消化、吸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结合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后练习存在的问题,具体从导入设计、把握课文重难点、多维空间实践情境的创设等方面具体分析初中语文课后练习处理优化策略,旨在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在阅读教学中从课文中、从学生质疑中、从课后练习和“阅读提示”中选择有合作研究价值的问题,使合作学习效果更好,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杨珊珊 《文教资料》2013,(19):38-39,45
语文课后练习的“修整”包括修正和整合两个方面,它是语文课后练习二次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后练习实施“修整”是为了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师生的需求,对课后练习的形式、概念术语和要求实施修正;对同一课文、同一作者不同范文和同一单元中不同范文进行课后练习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均编排有课后练习。这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是对课文重点、难点的提示,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呈现。然而,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课后练习的重要性,让课后练习"退居二线"那么,如何巧用课后练习,提高阅读  相似文献   

11.
开学初,我拿到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科书。翻开目录看看,发现第六单元安排有《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这可是一篇传统篇目,在旧教材上是编排在三下年级的。待我翻开课文细看,竟然意外地发现,其中的语词也作了多处修改,而且作为主要助学要素的课后练习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对于编者修改的意图,我有些能猜出十之八九,而有些却不敢妄加评论。下面仅就课后练习的比较列举几点思考。为便于表述,将新旧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呈现如下。旧教材中的习题:1.读写生字和词语。2.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3.…  相似文献   

12.
设计来源:设计这样一堂主题性复习课,是因为在五年级的教材中有关于月亮的三篇课文《二泉映月》、《月光启蒙》、《望月》。在这些课文和课后练习中,都有相关“月亮”的拓展性训练。因此就考虑在复习中把这三篇课文放到一起,上一节关于月亮的主题复习课。  相似文献   

13.
姚文伟 《考试》2009,(4):33-33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一是预习生词;二是预习对话、课文;三是预习课后练习。  相似文献   

14.
课后练习是课文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互相依存的联系.课后练习,体现了大纲的要求,编者的意图;揭示了课文的重点、特点.提供读写训练的途径.因此,指导课后练习时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加深学生对课文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课后练习是教材编著者为学生更好地解读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精心设置的内容,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无视课后练习的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这是对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从文本解读、课堂教学、课后活动三个不同的维度提出在锁定目标中把握教学重点、在不着痕迹中搭建语用平台、在有效拓展中激活参与意识,从而让课后练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6.
课后练习是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编者精心设计的课程资源。它是一篇课文"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保底工程。巧用课后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巧用课后练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环节,直接关系到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课后练习体现了该篇课文的核心教学目  相似文献   

17.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除了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的后面均配有练习题,它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体现了教材编排意图。要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将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下面以《我给江主席献花》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发挥课后练习的作用的。一、依据课后练习,落实朗读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对三个学段的朗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中,每篇详读课文的后面均编有练习题,与课文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可以说这些课后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后练习的设计体现了教材的编排意图,也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呈现.如何整合这些课文的课后练习,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流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同一单元中的略读课文都排在精读课文之后,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主阅读课文。这些略读课文没有课后练习,仅仅要求学生学习一些生字。有些教师对略读课文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没什么好教的,索性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不重视,学生自然也不可能学好,导致略读课文在教材中形同虚设。为了破解这种困境,我们要回到略读课文本身,从源头上去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课后练习是教材编著者依据入选文本的价值核心以及表达特色精心编著的指导性练习。教师应将课后练习融入课堂教学中。依托课后练习,渗透体裁特点的教学;依托课后练习,体悟课文独到的表达方式;依托课后练习,挖掘高效的文本练笔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