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中美建交前后十年,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是基于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双重考量下的结果。一方面,意识形态渗透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策略;另一方面,对现实利益的考量又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根基。同时两者又不是单一存在,而是通过双重运作来达到彼此之间的动态平衡。这也为我们今天看待美国的对华政策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及史迪威与赫尔利的更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变化的产物,也是美国对华政策总目标合乎逻辑的发展。但是,有人却认为史迪威“亲共”,赫尔利“反共”,罗斯福不幸以赫尔利取代史迪威,从而造成了美国对华政策的“逆转”,使美国政府作了“错误的选择”,未能抛弃蒋介石,实行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等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期,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美国调整了其对华政策。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的对华政策始终贯穿着自身利益与争霸企图,是对中国主权和内政的粗暴干涉,且最终完全走向反动  相似文献   

4.
围绕着中国应不应该向德国宣战的问题,芮恩施的远东问题专家和美国驻华公使的双重角色都对他的态度产生了影响。一方面,站在远东问题专家的角度上,他极力劝说中国追随美国对德政策,认为这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美国,他与国务院展开了一场激励的论战;另一方面,作为美国驻华公使,他必须服从美国当局的决定,忠实地执行美国既定的对华政策。论战的结果是芮恩施改弦更张,不再要求中国追随美国对德政策,不再要求中国马上向德国宣战。但这不是芮恩施的真实态度,他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以及它带来的严重后果充满失望。  相似文献   

5.
“布什主义”是人们对布什领导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戏称。这种战略概括起来就是“先发制人、保持优势、单独行动”。美国在转变国际战略的同时,布什的对华政策也从克林顿时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焦点。更是美国政府用来遏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王牌。2004年6月以来,美国的对台政策或明或暗地发生了微妙变化。一方面扮演着离岸平衡手的角色,一方面不断给台湾发出各种错误的信号,中美关系目前正进入一种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1945年至195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同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出发点的矛盾日趋尖锐,使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从而逼迫美国外交政策的决策者作出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南京解放之前的几个月内,司徒雷登一直热衷于主张将大使馆继续留在南京,想利用个人在中国的特殊经历与中共接触,以影响中共的对美政策。由于中共和美国双方在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严重对立,双方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作为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必须执行美国的对华政策。最终,他本身也成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使美国面临着新的外交选择。在美苏冷战阴云的笼罩下,美国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后,被迫改变在中国内战中所采取的“介入政策”,试图从中国事务中“脱身”,同时寄希望于离间中苏关系,从而在对华关系中居于主动地位。但是,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使美国对华政策的“尘埃”最终落定,并促使其下决心用武力阻止新中国解放台湾,台湾问题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9.
苏俄建国初期,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发展,不断重新建构其国家身份与利益,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对华政策,发表三次对华宣言,最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文章循此线索,分析在国家身份与利益的建构下,苏俄对华政策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着重研究分析冷战背景下中苏同盟建立过程中美国的反应及其应对,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直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缔结,美国一直致力于阻止中苏过于接近以防止新中国成为苏联扩张的工具,但是美国军方与援华集团则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仇视和偏见。随着中苏同盟的建立和1950年上半年中苏同盟关系的顺利发展,美国决策层内再次掀起了对中美关系的争论,争论的最终结果是争论双方达成一致并形成在中国大陆周边构建战略防御圈的对策。文章认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实际上在中美关系史和冷战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华政策的演变与之紧密相关,美国国内决策层对华政策的争论也与之有关,因此很值得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政策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是美国政治市场进入均衡的产物, 决定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基本因素仍旧是根植于美国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理念。在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形成的过程中, 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其院外活动对贸易政策的走向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由于这些利益集团有着各自不同的集团利益和相异的组织结构、交易费用及经济实力, 他们在对华贸易政策的形成过程中也就有着不同的行动逻辑。由于政治市场上存在着一般选民的理性无知和特殊利益集团的理性, 美国政治市场上的政治均衡往往出现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大于其净收益最大化水平时, 这种􀀂 供给过度 反映在对华贸易政策上, 就是政治因素超越商业考虑, 从而决定了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不会是一种帕累托最优 。  相似文献   

12.
美苏《雅尔塔秘密协定》满足了苏联在远东的利益要求,换得苏联出兵东北,消灭了日本关东军。可以说,苏军进入东北与美苏黑幕交易有直接关系。战后,因美国插手中国事务,美苏冷战已露端倪,苏联从东北撤军问题一波三折,这也与美国的态度和做法有关。美国的压力又是苏联最终实现撤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美军航母战斗群在我国周边海域活动频繁,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先后有多个美军航母战斗群驶入我国周边海域进行军事活动,并扬言要进入我国专属经济区内进行活动,这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主要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论证了美航母战斗群在我专属经济区内进行军事活动的非法性,驳斥了美军所谓"国际海域军事行动合法"的错误主张。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在美国国内国际事务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智库蓬勃发展并且在美国外交决策中担任重要角色。这些智库在具有传统智库特征的同时,也有着自身明显的特色,按职能标准将美国智库分为学术智库、游说智库和合同智库三种。由于美国政府决策的各阶段、各层次决策主体特点的不同,智库有针对性地采取诸如组建专业总统竞选团队、"旋转门"效应、利用大众传媒引导和教育公众、利用人脉和专有渠道举行学术会议、发布会以及午餐会、出版刊物、发布报告提供外交思想和政策建议等方式施加影响。智库对美国外交决策施加多种影响是由美国政治制度、政治传统及智库本身特点决定的。美国智库近年来出现了在数量上不断增加、研究议题多样化、工作网络日益国际化及与政府政策联系日益紧密的趋势,这些趋势使得智库研究外交政策的范围更加广泛。可以预见,美国智库在外交决策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将在今后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由最初“不抵抗、不交涉”逐渐演变为“抵抗”与“交涉”并行,以谋求解决中日间矛盾、挽救民族危亡之道。这些政策前后经过了三个阶段的调整,其变化是一系列主客观原因导致的。政策确定后对南京国民政府处理中日矛盾的态度和方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南海政策,因循的是为美国对外总体战略服务的原则,既是其国家利益谋求的现实凝练与体现,同时又是其对外战略拓展的历史积累与沉淀。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体现了美国对中国防范与遏制的战略思路,对南海地区的局势及当事国的行为都产生了难以预料的影响;中国对此应冷静应对。  相似文献   

17.
国际形象对外交政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构建国家形象是一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对各自的国际形象表现出了更加热切的关注,努力推销自己的“美好形象”,消除“带有误点的形象”。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与其外交政策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构建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一方面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加强思想控制,也阻碍了高教发展。这是由其阶级本质和自身利益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冷战以来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的敌视和猜忌使美国政府认定,中国拥有核武器会对其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利益构成巨大威胁。对美国政府解密外交档案的研究表明,尽管美国对中国发展核能力的对策制定一直受冷战格局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羁绊,但最终仍完成了从敌视到承认的政策转变,体现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在核政策上不得不转而采取较为现实和灵活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华实施冷战遏制政策。美国中央情报局与蒋介石及西藏分裂势力秘密合作在中国沿海及西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准军事活动包括派遣美特入境、窃取中国情报、实施政治宣传等,目前所见的文献表明,中情局在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