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内隐学习是古诗文的重要学习方式。高中古诗文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即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文言语法等外显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审美、体验等内隐知识的获得,教师不给予学生内隐学习的机会。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要重视学习环境的营造,正确定位古诗文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诵读的作用,重视教师内隐指导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内隐学习理论对大学外语主体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内隐学习理论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探究精神、自主学习精神、人文精神、跨文化主体意识和自审意识有指导作用;内隐学习理论还可以加深教师对英语教学本质的认识,同时为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程芳萍 《考试周刊》2011,(53):44-45
内隐学习对大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学语文内隐学习的特征,内隐学习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大学语文内隐学习显性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外显学习是认知的基本途径,内隐学习是认知必要的有益补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并不存在截然分开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而是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如果能在外显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获得内隐知识,并在学生获得外显知识之后再让学生体验鲜活语言从而将外显知识内化,简言之,就是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取内隐-外显-内隐的顺序,这样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内隐学习作为外显学习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属于无意识认知活动范畴。在某些条件下,内隐学习能够显示外显学习所不具备的优势效应。人们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是一种缄默知识,直觉是内隐学习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本文从道德知识、道德判断、道德智慧的形成三个方面,论述了内隐学习在道德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依据,以期通过重视内隐学习方式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两种方式,内隐学习具有直觉性和自动性、抽象性和迁移性、耐久性和抗干扰性,而且还具有积累效应。内隐学习的这些特性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在论述了以上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运动技能教学中促进内隐学习的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外显学习范式,更需要研究学生内隐学习策略.内隐学习具有个体性、顽固性、迁移性等诸多特性.在数学教学中,建构学生内隐学习新坐标,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感悟.教师可以借助于情境内隐、经验内隐及活动内隐等诸方式,展开丰富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学习复杂任务时应先具备内隐知识基础,然后再建立外显的任务模型。结合内隐学习理念,在非母语教学环境中进一步加强外语语言规则和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加强语言环境建设,必有利于外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孔祥雯 《考试周刊》2010,(50):95-96
近年来,内隐学习理论一直是认知心理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其对中国的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旨在介绍内隐学习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内隐学习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学习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此,选取内隐学习理论为研究基点,来论证运用内隐学习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基础及其优势效应,并简要说明内隐学习对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可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两部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相比外显学习,内隐学习没有固定的规则与束缚,是人们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学习。它在英语学习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合理借鉴内隐学习理论,让学生在诵、抄、仿、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英语素养。  相似文献   

12.
王荣英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111-113
内隐学习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基础,外显学习是自觉的较高层次的认知。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大学校园网英语教学系统为开发大学生内隐学习潜能,实施对其内隐学习的外显指导,提供了有效的契机和接口。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技术优势,以强化内隐学习为突破口,或许可开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内隐学习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区别于传统外显学习的学习过程。文章探讨了内隐学习理论,以及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营造内隐知识外显转化环境、发挥内隐学习在语感习得中的作用、重视学习兴趣在内隐知识外显化中的作用,来转化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内隐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内隐记忆作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其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学科教学方面。英语词汇的学习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内隐记忆、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及内隐记忆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有效运用内隐记忆的相关策略,对英语教学工作者和英语学习者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Curriculum aims often remain unrealised aspirations. This is because the values and principles implicit in them fail to get articulated in forms that can effectively inform and guide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Ideas such as ‘learner-centred education’, ‘independent/autonomous learn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enquiry/discovery learn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ctive learning’ and ‘learning with understanding’ refer to critical aspects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rather than its outcomes. While often enthusiastically embraced by teachers, they rarely get realised in appropriate forms of virtuous action. Such is the power of an outcomes-based mode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shape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This paper cites examples of curriculum design that specify the pedagogical values and principles implicit in various educational aims, and shows how they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practical experiments by teachers in their classrooms and schools, in a quest to transform their teaching into concrete forms of virtuous action. Indeed, the paper depicts a number of actual action research projects in which teachers generated some common insights into how to transform their teaching into the practice of virtue in education. It also explores the role of theory-informed action research in developing teaching as a virtuous form of action.  相似文献   

16.
内隐学习的研究为我们构建外语学科的学习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将结合认知心理学内隐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探讨该理论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语感培养、词汇记忆以及读写能力等方面的应用,内隐学习的研究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罗小曼 《海外英语》2012,(2):281-282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implicit learning and explicit learning no matter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r practical perspective. It would make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mor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if these two kinds of learning patterns could be combined appropriately. Seen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e logical explanation to different achievements made by implicit learners and explicit learners gives a significant inspiration for English teaching. Seen from the practical perspective, even a little child can master the mother tongue quickly while an adult seems to find it more difficult to be proficient of another languag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kes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 This is a meaningful topic whether for the teaching material editors, English teachers or to the learner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8.
内隐学习是人们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语文课程改革中一条全新的思路,其目的是通过研究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传递和转化,找到一条适合汉语阅读、表达、思考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内隐学习的特征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阅读、表达和思考三个方面来探索将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在阅读方面,着重强调语法规则的抽象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表达方面,着重强调自由表达、产生式表达和迫选式表达三种方法;在思考方面,着重强调自由扩散和逐层深入两种思考模式。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既丰富了内隐学习的研究内容,也为语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内隐学习理论是当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词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如何运用内隐学习理论来探索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20.
隐性注意机制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传统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多以知识灌输、被动接受为主,侧重显性注意的应用,而忽略隐性注意的作用。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隐性注意对发掘学习者潜意识的语言习得悟性具有深刻影响。因此,将隐性注意机制应用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对开发课堂隐形环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隐性指标以及完善师生关系互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