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个人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变化,逐步出现了一种全面的、多层次的扩大态势,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40个收入差距超过国际警戒线水平的国家和地区之一。这种情况既不利于经济发展,又不利于社会进步。对此必须采取以下对策:进一步改革个人所得税并加强征收管理,开征财富转让税,用税收手段调节高收入群体的过高收入;切实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防止贫困问题加剧;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低收入问题;鼓励守法致富,严惩经济犯罪,避免不义之财扩大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常态下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可喜变化。包括居民收入高于GDP增长幅度,工资增长的速度高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低收入群体快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速度,西部地区超过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这主要是政府采取的减轻农民负担、增加财政补贴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加大税收调控力度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所致。需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收入分配格局更为合理有序。  相似文献   

3.
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采用基尼系数统计指标和分位数计量回归方法,对我国城镇不同群体的收入水平、收入差异、教育差异以及收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扩大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平等;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其收入差异的基尼系数越小;“弱收入能力群体”的教育收益率显著高于“强收入能力群体”的教育收益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总量增加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但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增长的幅度不同 ,差距拉大 ,呈现出高收入者收入过高 ,低收入者收入过低的新变化。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规范收入分配关系 ,调节过高收入 ,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更是扩大消费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李永友  柏霖 《教育研究》2023,(4):122-136
共同富裕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根本性诉求。扩大高等教育服务可及性,通过让更多低收入群体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服务从而获得更高的增收能力,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举措。基于我国1999年大学扩招的经验证据,对高等教育服务可及性扩展增收效应在不同收入群体间所具有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对改善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服务可及性扩展显著提高了受影响群体未来增收能力,这种效应在不同收入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扩展高等教育服务可及性既可以增收也可以改善收入分配,但高等教育服务可及性扩展未能让低收入群体获得显著收入增长,其改善收入分配的作用也因此未能充分得以发挥。优化公共教育政策选择,发展高等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我国不仅需要继续扩大高等教育服务可及性,而且需要消除高等教育质量分层,走向高等教育的分类提供,同时还需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选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总量增加,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但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增长的幅度不同,差距拉大,呈现出高收入者收入过高,低收入者收入过低的新变化。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规范收入分配关系,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扩大消费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镇居民在总体收入水平逐年增加的同时,收入差距有所扩大,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对高低收入户在收入、消费结构方面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提高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扩大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高收人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两极化的二元现象,这显然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当局应从扩大就业、制订扶贫性区域经济政策、深化税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努力,尽快缩小贫富差距。尽快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为我国尽快迈进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关于收入差距调节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面小康的重要特征是共同富裕。面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现象愈趋严重的现状,必须十分重视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调节收入差距的根本对策是:从根本上调整城乡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个人收入分配更多地注重公平,向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适度倾斜。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收入流动是实现收入均等化的重要途径,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保障是影响农村收入流动的四大因素。农村低收入群体所拥有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水平高低,所面临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好坏,以及是否享有充分的社会保障,直接决定了其收入能否有效流动。增加辽宁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投入,改善农民的市场交易环境并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障,是有效推动辽宁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流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该就教师如何上好习题课,从选题关,启发关,学生关和总结关几个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视角下国际商务翻译中的“零对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翻译中"零对等"现象越来越多,原因是"零对等"翻译可以更好地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效果上的对等。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人们对文学翻译的研究远盛于对科技、商务翻译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科技、商务翻译均可以用对等的方式翻译,但事实上,科技、商务翻译中"零对等"现象比比皆是。对商务翻译中的零对等现象及其存在的理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英语口语交际中语言形式上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语口语交际中,语言形式上的性别差异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各个层面。主要表现为:女性语音更趋标准规范、语调活泼多变,用词多文雅含蓄又不乏热情夸张和创新,爱用问句和感叹句,注重语法的正确性,语言的情感型特征明显;男性言语则相对使用较多的次标准语言形式,话语显得直白、朴实、粗犷、不拘小节,祈使句和陈述句相对较多,语言的工具型特征明显。造成这些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交际语境因素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使交际中的男女性言语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行政诉讼也随之增多。对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也就愈发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司法审查所包含的一系列要素成为衡量一国法治水平的标准,我国也不例外,尤其在当前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这个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一方面,大学教育的职业性特征日益明显,另一方面,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16.
杨育智 《成人教育》2011,31(4):47-49
社会教育作为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列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众多社会问题的出现更使人们聚焦于此。于是,关于社会教育功能的研究也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明确社会教育功能的概念和分类,注重社会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综合功能的有机整合与相互渗透,可为实践层面的操作提供有力的论证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改革,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情境教学法。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是把情境教学理论作为教学基础,并借助创设情境来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教师可借助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更大程度地接触英语、感受英语,培养学生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围城》的成功,得益于钱锺书对言语的反复修改。从初刊本到初版本再到定本,其言语逐步优化,而这又是与作者“削繁求简”、“避复去板”、“以俗为雅”、“状物如睹”、“义切音和”等观点相契合的。当然,改笔之中也不免有“疵累”。  相似文献   

19.
中外合作办学日趋活跃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的重视,如何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规范管理,保证质量,促进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非常值得我们关心的问题。合作办学,应注意多层次和多样化,规模与效益及规范办学与依法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济南市软实力建设既有优势、又有不足,主要优势体现在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其中泉水作为济南市特有的资源,在济南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享有重要地位.但对于既有资源的继承和利用不足是济南市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为把济南市建设成为有特色、有个性、有灵魂的文化强市,泉水文化应该得到重视和发展.着力发展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保泉、护泉活动,促进泉水相关产业的发展是今后济南市泉水文化建设和提升软实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