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以日本教育工学会划分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十大领域为研究领域分类参照,以质化、量化以及是否实证为研究方法分类依据,以是否关注学习系统中的"人"为研究对象划分依据,对比分析了近年日本教育工学和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提出了三点思考,即要突出教育技术学的方法属性,淡化领域属性;教育技术学研究要进入课堂教学,关注学科差异;教育技术研究要以"人"为中心,以解决实际教育问题为根本。  相似文献   

2.
向杰  罗平 《华章》2013,(31)
本文以相关课题研究为依托,总结和论述了在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数字化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误区等比较重要的问题,以期对相关研究产生帮助,发挥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课题研究主要是指教师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师研究能力为归宿的研究活动。小课题研究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别于学术专家的大型课题研究,因而属于微观层次的小型研究。由于研究选题直接决定了研究方向、层次和规模,因此,基于问题的小课题研究的选题就显得尤为关键。笔以为,高质量的选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重要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虹影小说的研究大体上形成了以作者和文本(作品)为中心内外二元融合的研究体系,但是该体系下的具体研究则表现出零散性、片面性的特点。外层以作者为中心的研究,把"虹影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视为研究焦点;内层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则着重围绕虹影小说的"主题意蕴、风格特色、叙述技巧"三方面展开研究。虹影小说研究虽然从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研究总体尚缺乏深度性和系统性,还存在较多争议点和薄弱点。  相似文献   

5.
以137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为资料,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方面,对毕业生撰写论文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法等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社会学经历了近30年发展的停滞后,在最近20年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引起了我们的进一步思考:我国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应当从以概论性研究为主、具体问题研究为辅转变为以具体问题研究为主、概论性研究为辅,立足于解决中国大陆自身的教育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2000-2019年间34本教育学SSCI收录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国外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特征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发现,21世纪以来,国外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基本形成了以定量研究为主、质性研究紧随其后、混合研究占有一席之地的格局;因研究议题和学术共同体偏好的差异,具体方法的应用在教育研究的不同领域呈现不同样态;"方法从之于问题"的实用主义导向不断驱动国外教育研究方法应用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教育技术研究国际动态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教育技术的最新国际研究动态进行了资料收集和内容分析,从教育技术研究内容、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并贯穿教育技术研究前沿项目,对教育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进行了概括,以窥探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9.
焦伟伟  狄玉峰 《文教资料》2011,(25):146-147
随着我国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实施灾害教育成了近些年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国内关于中小学灾害教育的相关研究为依据,从灾害教育的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等方面综述了国内中小学灾害教育的研究现状,为提高我国中小学灾害教育的研究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方式,发生了范式的重大变化。在校本研究的草根化理念下,以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为宗旨,课例研究、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式。教师的教育研究由此而呈现出贴近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品格:一是以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权益,应在《刑法》总则中明确规定: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教唆或针对高龄老年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应将"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中"童工"的年龄上限提高至"未满18周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还应在《刑法》总则中界定"儿童"的年龄。为了加大对幼女的保护,应同时取消"嫖宿幼女罪"和"引诱幼女卖淫罪",并修正"强奸罪""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组织卖淫罪"和"强迫卖淫罪"的刑法规定。  相似文献   

12.
定向培养士官是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为军队"订单式"培养的后备军人。其身份认同直接影响到在高校和军队的思想状态、行为选择和价值追求。高职院校应从构建"军地共建"式人才培养、转变"军事课程"向"课程军事"教学理念、开展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三个方面强化其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Conclusion This historical survey of the educational goals developed on behalf of the immigrant and refugee in America indicates that there has been a complete cycle. The first systematic educational efforts, as we have shown, were aimed at teaching the immigrant the English language so that he would be useful for his tasks in American industry. Then came the period which extended this educational goal by offering instruction in several aspects of acculturation (officially, assimilation, but a concept which has never been put into effect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s minorities). The post-war period saw the stress on the academic level on the cultural democracy concept; but this ideal has been more academic than practical, and World War II saw no definite evidences of the popular interest in any Americanization program. The recent waves of refugees, bringing in more or less well-educatedindividuals, saw a revival of educational efforts on their behalf; but they differ from the former endeavors in their emphasis on individual education and on instruction in English. The social aspects of acculturation — featuring, in general, the period between World War I and II — have been entirely ignored 1).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笔者从人际伦理这一角度,试提出以下五种角色:一、管而有度的"严父";二、奉献爱心的"慈母";三、以诚相待的"益友";四、指挥若定的"导演".  相似文献   

15.
般而言,奇崛美是一种硬语雄奇之美。“看似寻常最奇崛”实际上是一种诗学悖论现象。“奇崛”与“寻常”是如何调和在一起的呢?刘大魁的“气奇则真奇”说提供了一种解释的可能。中国古典诗学话语中的“奇崛”与“寻常”是与俄国形式主义诗学中的“陌生化”和“自动化”相对应的一组概念。俄国形式主义肯定陌生化否定自动化,而中国古典诗学在“奇崛”与“寻常”之间采取的是辩证统一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火意象的崇高性和奥运会的宗教性使二者很容易找到了契合点。从一开始"火"就在奥运会的宗教仪式性的借用中被赋予了"和平"的象征意义。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说,火有原型,且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形成一种意象。世界各种文化体系都有对火意象的内涵的阐释,这使"火"具有了某种超越文化体系局限的价值同构性,因而引发了全球性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用以更正和取代“六书”说的新造字法学说渐次形成,其中唐氏“三书说”之“会意”最为庞杂,难成其“类”,其造字“三个时期”的划分也不免陷入机械化。陈、裘两家的“三书说”都包含“假借”,是因为混淆了文字运用类型与文字构造类型这两种不同的类型。裘氏提出“记号字”和“半记号字”的概念,势必使得对于字形结构的分析因人而异,因书体而异,似无必要。  相似文献   

18.
评新课程改革中知识的地位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序  管浏斯 《教育学报》2007,3(5):39-45
知识本身的重要性决定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居于核心地位。然而由于对真正的"知识"和考试中的"符号"两个概念的混淆,导致了新课改对知识教育的激烈批判。"三维目标"的提法未认清"知识"、"过程"与"情感"三者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客观上知识地位的下降,因此无法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基础教育改革只有保证了知识的核心地位,才能够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9.
从"总体教育现代化"向"高水平教育现代化"迈进是新时代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战略目标任务。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市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进入新时代,要坚持"提要求"与"给保障"相结合,努力使教师成为首都人人尊重和向往的职业;"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努力使教师成为首都人尽其才的职业;"面向全体"与"面向重点"相结合,努力使教师成为首都人才辈出的职业。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在数字化校园中如何构建以绿色环境、绿色休闲文化和网络多媒体文化以及绿色图书馆文化模式为基础的绿色图书馆,以便读者在绿色的环境中进行健康向上的休闲文化活动,学绿色知识。爱绿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