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俊艳  郭孝平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3):110-113,119
随着社会和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顺应体操内容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体育教育专业女子体操专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求产生了很大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对体操专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女子体操专修学生倾向于目前比较流行的体操健身娱乐项目;健身健美操、健身舞蹈、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等体操内容是最受女子体操专修学生喜爱的体操项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2006和2007年体育高考体操、武术、健美操和艺术体操四个项目的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并从受测人数、内容、难度、区分度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受测人数较多的依次是武术、体操、健美操和艺术体操;难易程度依次是健美操、艺术体操、武术、体操;健美操和艺术体操测试的区分与评价较好。其次为体操,武术尚可但需改进;各项测试指标与评分权重体现了项目特征。  相似文献   

3.
体育院系体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泛阅读近10年体操教学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80年代末与90年代以来国内有代表性的体操教学方面的文献的分析研究表明:以竞技体操为中心的体操教学已不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应贯穿终生的余暇时间,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打好基础,在安排基本体操、竞技体操教学内容的同时,应加入健美操、艺术体操、实用性体操、体育游戏和体育舞蹈等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薄纯艳 《精武》2012,(13):79-80
健美操是一项集体操、舞蹈、音乐、美学于一体的、艺术性很高的、健身性和观赏性都很强的运动项目,能从静态与动态、身体形态与气质、体能与心理较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适合技校女生的特点。本文主要通过对技工学校选修健美操课的女生进行调查,表明健美操深受技校女生们的欢迎,并分析得出技校女生生理发展、心理特征、审美观和就业竞争的需要,是她们选修健美操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健美操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武汉汽车工业大学项汉玲健美操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项目,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文化活动。它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是通过徒手和使用健美器械的身体练习,以身体训练为手段,以人体自身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的新型体育活动。通过锻炼,...  相似文献   

6.
1选题依据体操是一项古老而年轻的运动项目。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就有体操比赛项目,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体操的内容不断拓展,如艺术体操、技巧运动、韵律操、健美操、蹦床运动等,也正是这些新兴运动项目的不断推广与发展,使体操运动不断焕发出青春与活力。在学校体育教育中,  相似文献   

7.
健美操与啦啦操属于体操范畴,都是健与美的协同体。文章从健美操运动项目的发展趋势入手,深入了解当前健美操运动的普及情况、科学化发展、运动形式的多样化。分析健美操、啦啦操运动项目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以及健美操与啦啦操运动项目的互助发展,寻求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从参与全民健身体制,迎合市场多样化需求;引入学校教育机构,加强项目的人才储备;建立项目间的学习平台,借鉴其他项目优化创新;完善项目竞赛机制,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这几方面阐述健美操与啦啦操的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中学体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10所中学体操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体操需求是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简单易学,对场地器械要求不高的基本体操、大众健美操、垫上运动深受学生喜爱,适合在中学广泛开展;目前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不甚理想,究其因,学生体操基础普遍较差,学生对体操的了解与认识不够。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5-2008年度健美操国际竞赛规则对编排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研究目的国际体操联合会(FIG)颁布的2005—2008年度新周期健美操规则,是今后4年国内外竞技健美操竞赛的基本准则。自1995年健美操项目进入国际体操联合会以后,其竞赛规则逐步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和国际化,新周期规则进一步明确了竞技健美操项目的特点、发展方向,是运动  相似文献   

10.
曾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4):53+67-53,67
针对当前健美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广泛,深受学生欢迎和其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的现状,对如何进一步发挥健美操在“阳光体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的分析。结果认为,加强宣传、扩大认知,深化健美操课程改革,加强学生健美操协会建设和促进学生健美操竞赛开展等手段和措施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健美操起源和发展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莉 《体育师友》2005,(1):62-63
健美操(Aerobics)是我国体育运动的一个新兴项目。它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的,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创造为手段,融体操、音乐、舞蹈,技巧、跳跃,美学为一体的艺术性很强的成套练习,它是一项新的体操分支。健美操可以分为竞技健美操和健身健美操(或大众健美操)。它要求全身主要肌肉参与运动,运动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是有韵律的运动。  相似文献   

12.
<正>赤坭圩小学历来十分重视体育工作,自2009年开始引入并普及跳绳运动,坚持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内外练习为突破口,以群体活动为落脚点,逐步形成以跳绳项目为亮点的办学特色。一、高度重视、健全制度,为体育强校奠定基础学校组成了由校长、分管领导、跳绳教练、体育教研组长组成的科艺体卫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学校跳绳的  相似文献   

13.
竞技健美操新旧规则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迅速,竞赛规则也不断更新、完善。本文主要通过1996年版健美操规则与1998年版的国际体操联合会健美操竞赛规则的对比研究,指出,新规则难度动作数量增多,级别提高;评分因素等改变更体现了健美操项目的艺术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4.
西北五省(区)高校体操教学基本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方法对西北五省(区)高等院校体操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高校体操教学呈现出重艺术体操和健美操,轻竞技体操。参与者是女性多于男性的现象。对目前竞技体操在学校难以开展的原因作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体操教学不知何时正在悄悄地减少,新课标实施了,对体操教学更没有了具体要求.有的老师干脆删掉了体操教学.已经引起专家和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殊不知,体操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一种较易组织教学的项目,它被大部分学生所喜爱,对学生有较高的锻炼价值。笔者认为,体操教学不能少。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是体操运动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既有体育之健,又有舞蹈之美,伴以现代音乐,节奏明快,感情奔放,是一项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的运动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受到青少年的青睐。而随着健美操项目的发展总结和概括形成的丘山健美操训练法,正是根据健美操固有的特点和功能,对如何增强具有独立思维方式和具有一定分析、综合能力的高校大学生的健美操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以及怎样在健美操。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体操类项目中体操、竞技健美操、艺术体操的规则变化进行归纳分析,阐明了体操类项目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发展难度,重视连接加分;突出音乐、编排的艺术性,倡导创新;动作完成的高标准化;提升裁判评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是未来体操类项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对小学课余体操训练活动开展相对较好的广州地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小学课余体操训练的基本规律,为体操后备人才合理开发和体操的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对策。研究认为:影响小学体操课余训练的因素主要有课余训练体制,学校环境,学生态度,赛制,项目特点,家庭影响等因素;采取发展学生素质教育,发挥社会力量,取得家长支持,调整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关系等措施有利于小学体操业余训练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自由体操与健美操同属于技能主导难美性项群,二者项目的特点是难、美、新、稳。体操项目淘汰率高,导致有竞技潜力的人才流失,而健美操高水平运动员人才资源的匮乏。文章从自由体操与健美操的项目特征、竞技能力、竞赛因素等方面分析运动技能迁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个项目之间的相似度高,在健美操“体操化”的趋势下,积极作用的正迁移更为明显,可以进行项目间的运动技能迁移;两个项目在集体配合、风格与技术发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教练员在健美操训练时需对项目差异进行针对性练习,有利于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快速提高,从而在短时间内提高我国健美操项目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田海丽  王健 《精武》2012,(13):5-7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市内六区34所市级重点中学课外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1)天津市市级重点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大课间开展效果较好,活动项目较丰富,其中较受欢迎的项目要有:篮球、健美操、足球、踢毽子、竹竿舞;活动时间充足,能够满足学生课间体育锻炼需求;(2)天津市市级重点中学课外体育运动中,有60%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达不到一小时,且一半以上学校未达到每周3次锻炼频率标准,距国家要求标准还有一定差距;(3)天津市市级重点中学课外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单一,主要以无人组织为主,班级组织为辅。有62%的学校尚未开展体育运动俱乐部等活动形式。说明,多数学校缺乏对多样性活动组织形式的重视;(4)天津市市级重点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多数学校对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视不够,未能满足国家要求每年至少开展春、秋季两季运动会的活动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