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与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文本的演进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1年为嵌入式发展阶段,儿童权利保护以救助为主;1992年至2000年为专门化发展阶段,其特征是救助为主、福利为辅;2001年至今为制度化发展阶段,儿童权利保护开始走向以福利为主。福利取向的儿童权利保护对推进我国儿童保护法治建设、贯彻和坚持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人为本、保障儿童全面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指出,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差距,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加快发展3-6岁儿童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公平教育。  相似文献   

3.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从法的渊源的角度看,作为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属于广义的法的范畴,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拟从法律的角度,结合《纲要》的内容和特点,就中国儿童发展中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1989年国务院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六条,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部分总则,均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随着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从保障儿童权利出发,通过制定明确的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帮助家庭、幼儿园及有关方面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2001年5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与1992年2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以儿童为主体、促进儿童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相比,前进了一大步。这是我国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我国儿童的健康发展,国家分别于1992年和2001年颁布实施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儿童纲要),以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提高儿童整体索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宗旨,提出了我国儿童在健康、教育、法律保护、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目标。十几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遵循儿童纲要的宗旨和精冲,加强立法执法,强化政府职责。动员社会力量,改善儿童成长环境,维护儿童合法权益,使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安徽教育》2012,(7):15-15
<正>本刊讯近日,省教育厅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实施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自《安徽省妇女发展纲要》和《安徽省儿童发展纲要》颁布以来,省教育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围绕"两纲"的目标和要求,落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消息国务院近日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确定未来10年,妇女在健康、教育、经济、决策与管理、社会保障、环境、法律7个领域,儿童在健康、教育、福利、社会环境、法律保护5个领域共109个发展目标及其各自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以儿童为主体、促进儿童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它是在基本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主要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今后十年我国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应该达到的目标。幼儿教育在提高幼儿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水平方面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我国的幼儿教育历来实行保教并重的发展方针,在做好儿童的保育工作,提供尽可能完善的促进  相似文献   

10.
苏华 《中国教师》2008,(7):9-11
<正>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已达2000万,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已高达18%至22%。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相似文献   

11.
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所采取的重要商业活动形式,其发端于华北地区,并在1951年和1952年以其为主要形式先后掀起了两次城乡物资交流的高潮。新中国成立伊始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承载了多元化的历史功能。它不仅仅是开展城乡贸易的"市场",还是密切城乡和工农联系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向参加大会的群众进行教育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12.
世界《儿童权利宣言》颁布至今已经整整50年了。我国作为世界《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迄今为止在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与进展。本文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立法领域就儿童教育权的保障问题通过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权利保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和政府通过宪法、法律等制度措施和具体的政策手段保障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平等地位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少数民族群众不仅获得了人身自由权,而且其政治权利和自由也得到了承认和保护,其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背景为今年的儿童节平添了一份特殊的含义。怎么样才能度过这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呢?同学们,让我们走出  相似文献   

15.
儿童权利是指儿童依据其自身特性而享有的所有权利的总称,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国际文件中体现的儿童价值,经历了从最初的"儿童救济"到"儿童发展",再到"儿童赋权"三个阶段,呈现出儿童权利内容和主体扩大化、儿童权利保护文件专门化、执行机构明确化的特征。我国应吸取国际法以及世界各国在儿童权利保护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儿童立法、福利制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加强对儿童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师》2012,(18):9
<正>编者按:2012年5月23日,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指南》(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从国内背景来说,是为了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从国际背景来说,则受联合国2006年儿童教育基金会项目在全球推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儿童们自己的节日。父母、老师、儿童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在和儿童们一起欢庆“六一”的时候,是否想到尊重并帮助儿童们实施他们的基本权利——参与权呢?参与权是儿童们拥有的四大权利(生存权、保护权、教育权、参与权)之一。参与权是指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同生存权、保护权、教育权一样,这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赋予儿童的基本权利。父母、老师等成人应当重视和尊重儿童的参与权。在讨论涉及儿童问题时,  相似文献   

18.
丹丹 《内蒙古教育》2013,(13):25-28
从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重建教育督导制度以来,我国教育督导工作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教育督导制度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教育的改革发展逐步健全和完善。2004年教育部就开始酝酿起草《教育督导条例》。"八年磨一剑。"2012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教育督导条例》(草案),并于9月中旬正式颁布,10月1日正式实施,《教育督导条例》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专门的教育督导法规。新中国第一部专门的教育督导法规、新中国最高规格的教育督导机构的实施、成立,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高度重视,成为继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标志性起点。  相似文献   

19.
《山东教育》2011,(12):63
●2011年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10周年。本着总结、反思、改进、提高的宗旨,我刊特组织"纪念《纲要》颁布10周年征稿"活动,大家可就儿童观、教育观,师幼互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29日国家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把学前教育放在未来教育发展的位置,学前教育是一个人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学前教育势在必行,是儿童的一项权利",每个儿童都不应该被遗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