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舒 《初中生之友》2014,(12):36-37
2010年新浪微博的正式上线.开启了中国的“微”时代.“微”字如今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2.
与西方文化传统轻视“日常生活”不同,中国文化传统非常重视“日常生活”的价值,因为中国文化中没有一个类似基督那样的宗教偶像.中国文化中人的核心价值在感性的生活中,将日常生活艺术化和审美化,一直是传统士人身体力行的传统.论文从艺术史的角度梳理士人“日常生活”在几个形态及前后的承继,以求在文化艺术史视域中把握这一重要士人传统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人做事,总有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想法。人活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中。有些教师太忙了,忙得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当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少时,教师就变成了一个“行者”。很多“行者”直到要退休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被动地活了一辈子。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的人总得过日常的生活。日常生活意味着这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脑子,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赞成和不赞成,有自己的满意和不满意,有自己的保卫或者反抗,有自己的参与或者不参与。总而言之,一个“日常人”如果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他必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的行动受他自己  相似文献   

4.
张虎 《绥化学院学报》2013,(11):101-103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最重要的城市建筑也紧跟时代的需求,人们开始关注建筑、人、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回归自然”的建筑设计随之产生,这一建筑模式在迎合了大众需求的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环境、降低耗能与减轻环境污染的作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策略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杂志、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在进入成年人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进入了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一、对未成年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大众媒介使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失范。大众媒介缺乏积极有效的“把关人”,这不仅削弱了对色情、暴力、犯罪等不良信息的过滤能力,而且“把关人”的主观介入使传播内容、传媒方式、传媒时间等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而不良的价值观和理念将使个体与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相偏离。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大众媒介和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6.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的第一特点是,“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农民是大众的最多数,教育首先要为农民服务。他指的大众也包括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他是为工农教育奋斗终生的。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以“工农劳动阶层”…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6,(8):95-96
孙智正(浙江嵊州人,现居北京.出版长篇小说《青少年》《南方》等,拍摄电影作品《杀手》《90分钟》等):把窗外的世界当作电影来看,这个视角不能说是首创,但依然新颖.观看窗外的电影,就是观看生活、欣赏生活.从文章的叙述中,我们体会到了饶有趣味的语气.当然了,我们本来也是生活这部电影里的角色,我们需要“入戏”,但同时观看别人的“表演”,又可以提醒自己不要那么入戏.这篇文章可以说教了我们一种如何独处的具体方法,同时传达了一种如何观看世界的“世界观”、如何看待人生的“人生观”——生活总是平淡居多,我们要接受、享受这样的平淡,发现其中的新意和诗意.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消费文化”对传统文艺学、美学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崭新的课题。面对社会转型特别是文化转型,“日常生活审美化”、“图像挤压文字”等诸多现象,引发了学界与大众对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审美焦虑,从而呼唤传统美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本文围绕“文化转型”、“生活审美化”、“文字与图像的紧张”等相关问题展开必要的言说与回应。  相似文献   

9.
法兰克福学派首次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从艺术和哲学价值评判的双重角度,对“文化工业”予以否定。他们认为,文化工业受满足“大众”需要的商业力量所操纵,以娱乐消遣为目的,丧失了作为艺术本质的否定与超越精神,艺术技巧依赖于机械技术,作品内容和风格雷同,没有艺术价值。凭借对媒体的垄断,文化工业控制了大众日常生活直至内心意识,取消了个体的批判精神和否定意识,使之成为“单向度”的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文化工业进行意识形态控制,巩固自身统治  相似文献   

10.
“厌倦”,作为一种审美现代性震荡的精神气质,是19世纪末叶波德莱尔等人颓废浪荡的“世纪病”的一个根本方面。“厌倦”气质的发生隐秘或基本隐涵在于:“诗人”与“大众”及“城市”之在体性混融,以及审美冲动和文化格局双重的“距离消蚀”、审美与文化及生活方式的“风格化”追求。这种隐秘(隐涵)发生的根本诗性动力或机理,是“诗人”自身的一种现代性处世体验的努力,其所包孕和触及的是一种具有历史承续性意义的“以审美证明生活”的现代性态度及审美诉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观众越来越希望通过电影来与同样处在转型时期的其他人同享迷惘、欣悦与渴望,通过电影来理解、面对、解释我们所遭遇的现实。而中国商业电影对此却缺乏把握。本文较详尽地分析了中国观众的传统观影心理和当代娱乐文化心理,认为在当代,商业电影是一种时尚消费,中国商业电影的观众消费群落由“领潮人”中产阶级和“赶潮人”普通大众构成。  相似文献   

12.
这里不是“鬼城” 赵女士,长期定居迪拜 谁都会认为迪拜这回可危险了。但是,作为生活在迪拜的人来说,日常生活并没有怎么受到这次债务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文电影力图表现一种人世的人生终极关怀。平民化的生活场景、淡雅温情的银幕氛围、琐碎胶着的情感画卷和对于“心”的永恒关注是中国人文电影的魅力所在。它重视意境的营造。在中国人文电影里,中华民族的写意传统得到了再生。在电影语言上,中国人文电影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镜语体系。它们尝试着运用深具中国审美心理情结的造型语言,而不再仅仅止步于故事叙述的完整和流畅。中国人文电影以别具韵味和东方审美习性的思想及镜语体系使世人对于电影的潜能和开拓有了全新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它对当代中国电影的本土化、艺术化和国际化也是一种促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课题界定 什么是“生活需要式”的作文?所谓“生活需要式”的作文,就是以“生活”为写作素材,以“需要”为写作目的,并把写作过程“演化”为实现某种生活需要过程的一种作文方式。这里,“演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既要把作文演化为“生活”(这里的“生活不是指写作素材,而是指真正的日常生活), 又要把作文演化为“需要”。因此,“生活需要式”作文的第一个特性便是“生活性”。作文所表达的内容不离开生活(包括真实的生活和“虚构”的生活),但同时又把作文这种特殊的书面表达训练演绎为如同饮食起居那样不可回避的“日常生活”。第二个特性是“…  相似文献   

15.
鲍德里亚认为,在当代西方社会,人们消费的已不是物品,而是符号。从人们最熟悉的“物”当中揭示出社会的本质和秘密;他通过对大众日常生活的研究,达到破解大众消费文化的目的,认为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当“符号”性消费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就真正进入了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16.
技能型社会建设要求整体提升大众在技术技能学习、积累与升级等层面的动力水平。借助“人情磁力场”视角,可厘清中国社会中存在的系列文化羁绊,及其对大众技术技能学习、积累与升级等方面的动机与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在“人情磁力场”内,大众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平均化倾向”。同时,技能类岗位往往意味着相对较低的社会地位。这两点共同削弱了中国个体学习技能的动力。其次,大众往往在“人情磁力场”之内才需要主动“做人”,而在“人情磁力场”之外则无需主动“做人”。历史表明,除动乱与瘟疫等特殊时期外,中国个体的“人情磁力场”范围一般为家族或特殊关系等,鲜有囊括政府这一角色。由此,为社会积累技术技能水平等国家战略便无法得到较好的大众关怀。最后,“人情磁力场”对中国个体“身”与“心”的温情照顾,使其“自我超越”的需要与意识较弱,这是大众技能升级动力水平较低的文化根源之一。因此,破除制约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系列文化羁绊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确保技术技能人才应有的社会价值,化解“平均危机”;第二,打造关怀技术技能人才的政府形象,融入“人情圈子”;第三,培育技术与技能学习者的自立素养,降低“人情依赖”。  相似文献   

17.
电影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之当今中国大规模地引进外国影片、且以英语影片居多,因此,电影片名翻译尤显重要。电影的本质与电影片名的功能决定了电影片名中“他者”的存在;同时,源语片名必然与文化“他者”紧密相连。与汉语文化相比较,英语电影片名中存在语言及思维层面的文化“他者”,对其加以清楚的认识,有利于电影片名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不知何时,在中国学术和大众话语中、“理性”玉兔东升、“精神”金乌西坠,即便作为“精神”圣殿的伦理道德,也效颦西方圣哲,冠箍为“实践理性”,“精神”与“理性”这颗灼人的新星比肩,已如昨日巨星,于苍桑中青春不再。  相似文献   

19.
郭元祥 《早期教育》2006,(2):I0002-I0002
“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就在于彰显教学的生成性,突显教学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但“回归”的本质不是机械地、简单地回到生活细节、生活事件、生活经验甚至整个日常生活,更不是抛弃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大众审美的重要现象,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作理性的分析,从生活的内涵和审美的实质两方面来看生活与审美之间并不具有不可通约性,后现代时期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使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