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直接采用光场叠加方法运用数值计算模拟了杨氏双缝实验,研究了光源宽度、双缝缝宽、双缝间距、光源离双缝距离等因素对干涉条纹的影响.模拟的结果表明,光源宽度的增大、光源到双缝的距离的减小均会使得整个视场中干涉条纹的可见度均匀下降;双缝间距的增大会导致条纹可见度的不均匀下降和条纹密集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光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简便的运算,大部分教材皆对实验做了理想化处理,认为光源和狭缝的宽度为0,在这个假设下,干涉条纹一定是等间隔均匀分布的而且整个视场中条纹可见度恒为1.双缝距屏的距离、光源距双缝距离还有实验装置中光源及双缝的宽度均为有限宽度,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差异.本文针对缝宽、间距、光源等因素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是中学物理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实验之一.高考对该实验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器材的用途与安装、形成稳定干涉图样的条件、观察白光及单色光的干涉图样,测量头的读数和单色光波长的测定.笔者将近几年"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高考题归类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光的干涉现象指的是在两列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相遇的区域内,浆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总是相互间隔的现象.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的关键是设法获得相干光源.实践表明,一切成功的干涉都是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把一个光源发出的光分离为两列光波的方法获得相干光源的.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中通过将一束单色光先经单缝再经双缝的方法巧妙的获得了相干光源,从而可以在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双孔(双缝)、矩孔(线)、圆环及圆盘光源的极限宽度,计算出这些光源的光源系数.结果表明,这些光源的极限宽度可用同一公式表示,而它们的光源系数却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处理杨氏双缝实验过程测量的干涉条纹,扩展测量视场,克服传统的杨氏双缝实验用测微目镜来观察实验条纹视场小,容易引起视力疲劳,回程误差等缺点,使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读数方便,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准确,提高了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杨氏双缝实验中狭缝宽度的影响,采用惠更斯-菲涅尔衍射积分公式对高斯激光光束经过杨氏双缝后在观察屏上的光强分布进行了计算模拟,本文详细分析了双缝距离、狭缝缝宽、光束束腰宽度等对衍射图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为例,从点光源位置移动对干涉条纹的影响出发,给出了干涉条纹可见度随光源宽度的变化关系,最后得出光源的临界宽度和许可宽度。  相似文献   

9.
[实验目的]1.了解游标卡尺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2.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实验原理]1.练习使用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和游标尺上每一最小分隔之差,把不易直接测量的微小量通过“放大”,显示成容易测量的较大量,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2.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利用卡尺的两外测脚形成单缝,当单缝宽度与光波波长相近时,就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杨氏双缝干涉中的两个近似计算及其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点光源杨氏双缝干涉中光程差的近似计算及其误差产生原因,也分析了带状光源杨氏双缝干涉中光源宽度临界值的近似计算及其误差产生原因,同时给出了两个近似计算的新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1.
调整双缝干涉实验仪,由于观察和调整手段的局限性及仪器制造精度较低等原因很难达到各光学元件中心共轴,导致从双缝透射出来的光束与遮光管轴线存在一个夹角,以致光束严重偏离测量头。采用光敏电阻测光的方法调整相关光学元件,能使得从双缝透射出来的光束照射到测量头的中心并且达到最亮,从而能够快速调出明亮清晰的干涉条纹,同时能使学生感受到传感器应用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光波的迭加原理和相干条件对缝光源宽度的限制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双缝干涉: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双缝干涉的装置使一束光通过双缝后变为两束相干光,在光屏上相干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点出现亮条纹;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出现暗条纹.A.对干涉图样的研究可知:相邻两条明条纹(暗条纹)中心距离与屏到双缝的距离L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d成反比;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装置可采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和部分自制相结合,阅读时对照教科书上各物理量的代号。一、实验器材和制作支架采用1米长的光具座,光源用汽车灯泡(规格12伏25瓦),与学生用低压电源配套;遮光筒用圆形硬塑料管(直径2.7厘米,长度75厘米)。遮光简的长度宜长不宜短,因屏与双缝间的距离越长,屏上观察到的两条相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x就宽,便于测量;单缝可用黑色胶卷底片刻划,缝宽均0.1毫米、0.15毫米和0.2毫米等数种。单缝宽度的选取,取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教材“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存在的问题,自制双缝干涉的创新实验装置,本实验仪器能够同时对红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波长进行测量,通过对波长、波速、频率的定量研究,进一步测量水的折射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弥补显微镜与偏光显微镜的组装实验在测量明视距离和读数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利用现有实验仪器对实验进行改进的方案。利用目镜、物镜、半透半反镜组装成为显微镜,并对样品进行观察,对目前普遍采用的对明视距离的近似计算提出改进方法,设计计算放大倍率,并对读数测量尺进行了优化。利用偏振片的消光现象调节读数视野的明亮程度,达到提高实验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光源宽度对双缝干涉条纹消失的影响的一种提法提出商榷意见,并提出条纹消失的理论标准。  相似文献   

18.
如图1所示,灯丝发出的光,经过滤片后变成单色光,再经过单缝S时发生衍射,这时单缝S相当于单色光源.衍射光波同时到达双缝S1和S2,再次发生衍射,双缝S1、S2相当于两个单色相干光源.  相似文献   

19.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  相似文献   

20.
一说到测量光的波长,我们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需要精密的测量仪器--双缝干涉仪,第二个反应大概就是这个精密仪器不好调,常常凋得眼花头昏还没调好.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光的双缝干涉"一节教学时往往采用讲授法,而不愿意利用实验进行教学,更不用说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性教学了.那么,能否在课堂上呈现一个让全班学生都能清晰可见的干涉条纹,从而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对光的双缝干涉条件进行一番探究呢?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