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及工作压力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使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选取天津、湖北共9所中等职业学校459名教师为被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高于普遍中学教师;54.03%的被试者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但主要为轻度心理问题,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低于普通中小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学生难教育、自身发展、学校生存与发展、工作负担重四个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压力总强度及10个方面的工作压力强度较高,只有人际关系与学校组织氛围压力强度较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319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了测量,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44%。农村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恐怖等方面,特别是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恐怖这三个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学校应根据农村中职学生特点来开展心理建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319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了测量,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44%.农村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恐怖等方面,特别是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恐怖这三个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学校应根据农村中职学生特点来开展心理建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迅速进入我国高等院校,并在中小学教育中受到充分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开展,但未引起足够重视,这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极不相适应。本人认为,迫切需要重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1.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途径的了解,发现学校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本人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我校1000名中职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并制定出我校中职学生SCL——90常模。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同年龄段的高中生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河南省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其与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204名河南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抽象调查。结果:①高校青年教师SCL-90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②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显著相关;③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三者可以解释心理健康72.8%的方差变异。结论河南省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群,且受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浙江省中职学校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学校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强迫、抑郁、焦虑、偏执这四个方面;中职教师在抑郁、焦虑、偏执三个因子项上的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女教师在强迫因子项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研究结果表明中职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结合访谈,分析讨论中职学校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三点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3名新疆高校外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高校外语教师的心理健康总的来说显著地低于全国常模水平,主要的心理问题为:强迫、躯体化、抑郁等。通过研究,找准压力源,寻找促进新疆高校外语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确保外语教育行为的有效和高效。  相似文献   

8.
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调查问卷对部分农村中职学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农村中职学校教师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和抑郁等诸多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当从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体系、教师心理健康诊断体系、教师心理健康学校减压体系等入手,构建农村中职学校教师心理健康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及提升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水平,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网络问卷调查,对象包括中职学校学生、中职学校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和管理者等,并取得了有意义的调研结果。通过相关分析,明晰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特点和发展趋势,初步建构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丽君 《红领巾》2005,(3):138-141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分层抽样对河南省中小学在职教师进行测评,研究分析河南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卫生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17.52%,其中强迫、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焦虑表现最为明显;男女教师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差于城市教师,存在显著差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初中教师,高中教师最差;36岁以上的教师心理问题较多.教师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徽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1名农村特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8.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农村特岗教师SCL-90总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2)不同性别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男性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3)不同学历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本科学历教师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学历教师;(4)不同学科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特岗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其中独生子女的教师在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以及心理健康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教师;结论: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2.
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本研究运用SCL - 90调查了北京市 5所特殊学校 1 99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 :特教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 ,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教师占总数的 2 5 6% ;SCL - 90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总体上特教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男教师差 ;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随年龄和特教教龄的增长不断提高 ;高学历特教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培智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聋校和盲校的教师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重庆5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表明被测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和谐.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差异,不同生源地及不同年级之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着眼于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坚持预防为主,做好高职学生的心理适应及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完善的高职学生心理辅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07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表明,被测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和谐,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男生心理素质略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5.
职业院校学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国36所中高等职业院校的3342名学生为被试,采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测量。结果表明,SCL-90在职业院校学生这一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鉴于此,建立了职业院校学生从15~21岁的SCL-90常模,以期对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西省五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和人口学资料实证研究发现,高职生心理症状总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水平,高职生的性别、年级、来源地、家庭结构、家庭收入、专业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而且某些因子差异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51名高职单招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单招新生中有10.25%的学生被检出有明显心理问题;高职单招新生在SCL-90多数因子上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在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方面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高职单招新生中文、理科生,男、女生,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学生之间在SCL-90的总体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没显著差异;高职单招新生与当年普通高考录取新生在SCL—90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仅在躯体化和敌对两个因子均分上极显著地高于当年普通高考录取新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主要采用SCL-90和同一性状况量表,对498名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同一性存在显著差异,在SCL-90测试中9项因子有5项得分均值高于全国常模;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需参照其自我同一性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度,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心理辅导与干预。  相似文献   

19.
采用SCL-90对4所职业学校243名学生的调查显示:职业学校学生除躯体化因子外,总分、其余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职业学校男生躯体化、敌对和精神病因子分高于女生;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城市职业学校学生;一年级学生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高于三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除焦虑和恐怖因子外,均分及其余因子分均高于三年级。由此可知,职业学校学生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男生比女生严重,农村学校学生较城市学校学生严重,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