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从现代信息环境看书目情报的基点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信息环境给当代目录学提出诸多新的发展领域,书目情报作为当代目录学研究基点则是目录学在各个领域广泛渗透的表征。文章从现代信息环境、目录学的发展历程、书目情报自身的特征等方面对书目情报的基点作用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目录学的发展趋向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学的发展趋向简论马学博(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1对传统目录学理论的反思我国目录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之学,曾一度成为“显学”。然而历史的辉煌并未延续下来,在现代信息社会环境中,目录学虽然没有...  相似文献   

3.
图书目录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一种文献信息活动,具有保障社会工作的功能和作用。那么,现代理论图书目录学的研究前景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从普及目录学知识角度出发,剖析了数字时代目录学具有的三大主要作用:信息资源导读、科学研究的指南、信息素养的教育功能,并进一步介绍了如何学习与利用目录学基础知识,倡导人们都来学点目录学。  相似文献   

5.
文化决定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目录学随着文化变迁曲折前进。文化的多元化,孕育了目录学的众多流派;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目录学的发展。网络文化时代,数字信息无序剧增与人们特定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网络信息揭示、组织与检索的实践活动蓬勃兴起,目录学进入了研究网络信息书目控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传统上,目录学是与校雠、版本等学科共同发展起来的,在治学术史和文化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数量、类型、传输方式以及用户行为的变化对目录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数字时代目录学学科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录学变革的四条路径:目录学学科化、书目工作职业化、发展通用技术以及建立现代目录学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目录学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柯平 《图书馆杂志》2005,24(3):5-11,4
文章概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录学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代目录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中国目录学应当积极地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立包括文献目录学、信息目录学和知识目录学在内的新体系。文章还讨论了21世纪目录学的发展转向。  相似文献   

8.
从数字参考咨询的目录学研究出发,分析用数字目录学的方法研究网络参考咨询工作的必要性,并对数字目录学指导下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建设的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以期使现代网络参考咨询服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9.
����Ŀ¼ѧ�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特点,从对目录学研究对象的重新认识、目录学的基础理论应加入信息经济学内容、目录学应研究文化、目录学应研究传播学等六个方面对当代目录学研究方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王重民与姚名达的目录学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重民和姚名达是我国目录学史上两位杰出的目录学家,文章探讨了他们的目录学思想。通过比较研究揭示出了他们对现代目录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春菊 《图书馆杂志》2004,23(6):77-79,59
姚名达关于目录的思想和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突出,他对目录的概念、目录的功用、目录与图书馆的关系、目录的种类和派别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三本目录学专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雪飞 《图书馆论坛》2005,25(5):232-234
对《目录学教程》一书的作者队伍、内容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揭示这部书对目录学发展的时代内容的总结和在建构现代目录学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谭焰 《图书馆学刊》2006,28(4):107-109
余嘉锡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目录学家。从四个方面——目录学的功用、目录的类别、目录的体制及各部分的功用和目录的类例,简要地论述了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1994,(6)
开拓现代目录学的新天地──全国首届目录学博士生毕业纪实本刊特约记者昌华一方1994年6月底,我国首届目录学三位博士生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成为我国第一批目录学博士,载入中国目录学史册。《中国青年报》7月20日以“我国有了图书情报学博士”为题作了专门报道...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剖析我国目录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录学教育的窘境,结合目录学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关联,从目录学与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和非图书馆学专业目录学普及教育与信息素养培养诉求的契合出发,提出对我国目录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和师资力量进行改革和优化,从而使得目录学教育能够重新焕发光彩,发挥核心优势,推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传统目录学本质特征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录学在整序文献的同时也整序了文献背后的文化。因此,目录学与其被整序的文化背景,在总体精神上应该是相协而不是相悖的。目录学的基本态度和策略其实也是文化的基本态度和策略。这可以从传统目录学重主体、重内涵和重整体的基本特征中得到印证。由此,传统目录学与现代目录学的比较就不仅反映了纵向的时间差异,更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基质的某种异趣和对立。讨论传统目录学及其文化价值就是要让我们今天的目录学实践者们能够全面反省自身的若干关于目录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便真正实现目录学整序文献进而整序人类文化的职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目录学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中国目录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国外目录学理论与技术,在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1世纪的目录学将呈现出整体化、科学化和实用化的发展趋势,在书目、书目情报、网络信息组织等方面将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Ŀ¼ѧ�о��ķ�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现代目录学研究的发展方向、理论体系、应用研究三个方面评述现代目录学研究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抗战中殉国的姚名达是我国现代著名目录学家。先生一生致力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目录学的研究,著述颇丰,计有《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等。姚名达的上述著作,对当时与后世的目录学有着重要影响。关于这一点,乔好勤同志曾指出,在同时代的同类著作中,“影响较大,成就卓著者当推姚名达《目录学》(1933)和《中国目录学史》(1936)等”姚名达于1928年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等研究目录学。他不但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目录学理论、中国目录学史和目录学史上杰出的目录学家及重要书目著作,而且十分注重现代目录学的研究。“他研究了分类法、编目法、标题法、检字法,倡导卡片目录的应用和标题目录的试验等等。对于西方目录学理  相似文献   

20.
孔子与目录学起源辨周九常(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目录学是我国传统旧学中的一门,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般说它起源于汉代。公元前一世纪,在刘向刘欲父子整理皇室藏书的过程中诞生了目录学,所以目录学有“向欲之学”之称谓,正如刘纪泽所说,“目录之学,启自西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