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一个到全体——质的研究结果的推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量的研究中,“推论”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指的是用概率抽样的方法抽取一定的样本量以后,将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推论到从中抽样的总体。“推论”是量的研究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强调的是研究结果的普适性。质的研究选择的样本一般都比较小,有时甚至只有一个人或一个地点,而且抽样时遵循的是“目的性抽样”的原则,即根据具体情境抽取可以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人和事(Patton,1990:169—186)。然而,像所有其他的研究者一样,质的研究者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对本研究范围以外的人和事具有借鉴意义。因此,质的研究者也不得不讨论“推论”的问题。一、对定义的尝试有关“推论”的定义,质的研究者至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有学者  相似文献   

2.
教育要成为一门科学,需要引入科学的研究范式,以探求教育领域的因果关系为研究目的。然而,教育科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难以像自然科学那样采取实验的方法获得因果推论。本文通过探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因果推论的获得方式,进一步分析在社会科学中获得因果推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以及相应的科学与统计的解决方法,指出教育科学中获得因果推论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概念可以通过定义来把握,强化定义推论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定义的推论,需要有事实材料的支持,需要引导学生从模仿入手深入学习,还需要通过事实材料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示概念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4.
推论是阅读理解的核心,是培养阅读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字词、背景信息、结构脉络以及悬疑矛盾等,进行整合、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推论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结构证明论》中,给出保持高度收缩定理在经典命题逻辑矢列演算中的一个详细而完整的证明过程,得出保持高度收缩的推论并证明了该推论,指出保持高度收缩推论在证明切割规则的可容许性定理上有减少推导步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推论能力是阅读理解题目中所考察的重要能力之一,本文考察了四种不同的阅读推论能力测试,试图对阅读中推论能力的考察做出一个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比较话题中的两个结论,容易看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概括性高、更完整、更严谨,后者只是它的一个推论,所以,应该呈现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8.
演绎推论法是源自于黑格尔的反思推论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名词。(反思推论最早出现于黑格尔著作《逻辑学》(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出版)黑格尔在著作中论述的主要是一种逻辑方法。他把反思推论又分为全称推论、归纳推论和类比推论。此次提出的演绎推论法主要思想来自其中的归纳推理,也就是主要以普遍——个  相似文献   

9.
许梅英 《天中学刊》2002,17(6):119-120
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读者不仅要理解文学符号的表层结构,更重要的是能够对读物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联想,并作出合理推论,理解语意的深层结构和读物的暗含意义。因此,推论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言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推论的进行而进行的,推论不仅在读物的不同成分之间构成联系,而在读物的内容与读者的已有知识之间发生整合作用。具体的说,推论在阅读理解中有以下作用。 一、推论是对思维的连接 作者在撰写文章时,由于受语篇的简洁性的制约和写作意图的支配,不一定把所有的信息都一…  相似文献   

10.
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背后,该罪主观“明知”的判断长期以来都是一项难题。司法机关在认定主观“明知”时,往往无统一的标准,这导致现实中对“明知”的认定略显恣意,有扩大刑事处罚范围之嫌。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当明确“明知”的具体内涵,特别对是否包含“可能知道”进行明晰。其次,在刑事诉讼中减少推定的适用,更多采用推论的方式认定主观犯意,减少误判的可能性。最后要建立一种综合性证明模式,通过对牵连事实的证据补强来构建事件的完整经过,形成较为完整的证据链,使得推论的结果最终达到高度盖然,以此从根本上解决“明知”认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归纳推理的合理性问题最早由体谟提出,故又称“休谟问题”。他认为归纳推理中前提的真实性不能为结论的真实性提供逻辑保证,因而是无效推理。对此问题,许多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但无一得到普遍承认。本文试图从科学哲学角度寻找归纳推理在逻辑学和经验科学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并从而得出结论:归纳推理作为一动态开放的过程,其合理性一方面在于归纳前提与归纳结论之间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则在于一般归纳现则与具体归纳推理之间的相互调节而使双方获得相对一致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2.
归纳合理性问题最初是由休谟提出的。对这一问题,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提出了种种解决途径:或借助概率弱化归纳推理的结论,企图对之作演绎论证;或借“世界齐一性”对之作归纳证明;或诉诸无知的解决方式;或釜底抽薪的解决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归纳虽然不是一种必然性的推理,它的前提的真实不能保证它的结论必然真实,但这并不等于说,归纳推理就是一种毫无根据的推理。  相似文献   

13.
现行普通逻辑教材关于二难推理的内容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把二难推理形式局限于充分条件假言二难推理,而将必要条件假言二难推理排除在外;二是对二难推理规则的提法似有不足。二难推理的全部正确推理形式应是八个,而不是四个。二难推理的规则仅仅是保证推理形式有效的规则,并不涉及前提内容的真实与否。深入探讨二难推理的形式和规则,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有规范实际思维、防止逻辑错误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综合推理的优点,提出自然稚理方法的改进,设制了新的证明格式。改进后的方法优点有二:第一,证明过程中,前题和结论非常靠紧,假设较易引入;第二,并列推理,逻辑线路清晰易懂。  相似文献   

15.
推理的目的在于使前提的真传递到结论,因而必须舍去前提中的假值。结论是以扩大断定范围的方式必然地保有前提的真。在验证推理是否有效时,将前提的真与假值均考虑在内,看结论是否完全包含了前提断定的事态(真),以确定推理是否必然有效。  相似文献   

16.
SMSA(单纯形模拟退火)算法针对单纯形和模拟退火算法的优缺点,将两种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单纯形算法收敛速度快以及模拟退火算法的随机突跳,不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特性.两种算法结合,互相补充不足,大大提高算法的效率,并削弱了对参数选择的苛刻性.  相似文献   

17.
语用推理的主要逻辑特征是结论的多元性:佳解、偏解、无解、误解。而结论的多元性受到特定语境中的前提多元性和推理形式多元性的制约。语境是语用推理的核心。其中,受者的语感、对言者的了解和对场景的把握制约前提的读取,使前提呈现出多元性。前提的多元性是导致语用推理结论多元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运用定量研究法,通过实验对比,统计分析听力成绩与语用推理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大学英语交际性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9.
类比法即类比推理,虽是或然性推理,但具有发现性、创新性.恰当运用,可以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探索和发现新命题、新知识,扩充知识容量,增大思维跨度,增强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常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Statistical inference involves drawing scientifically‐based conclusions describing natural processes or observable phenomena from datasets with intrinsic random variation. We designed, implemented, and validated a new portable randomization‐based statistical inference infrastructure ( http://socr.umich.edu/HTML5/Resampling_Webapp ) that blends research‐driven data analytics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provides a backend computational library for managing large amounts of simulated or user‐provided data. We designed, implemented and validated a new portable randomization‐based statistical inference infrastructure ( http://socr.umich.edu/HTML5/Resampling_Webapp ) that blends research‐driven data analytics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provides a backend computational library for managing large amounts of simulated or user‐provided data. The core of this framework is a modern randomization webapp, which may be invoked on any device supporting a JavaScript‐enabled web browser. We demonstrate the use of these resources to analyse proportion, mean and other statistics using simulated (virtual experiments) and observed (e.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ob Rankings) data. Finally, we draw parallels between parametric inference methods and their distribution‐free alternatives. The Randomization and Resampling webapp can be used for data analytics, as well as for formal, in‐class and informal, out‐of‐the‐classroom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different scientific concepts. Such concepts include sampling, random variation, computational statistical inference and data‐driven analytics. The entire scientific community may utilize, test, expand, modify or embed these resources (data, source‐code, learning activity, webapp) without any restri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