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人类的知识生产方式,催生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智能机器从知识生产的辅助者进化为与人类并驾齐驱的“新生产者”。智能机器对割裂的学科知识进行跨界跨域整合,凭借一维的语言打通和聚合各种形态的知识,知识第一次以“非人”的方式被生产出来。我们要建立一种新的知识观,摒弃知识只能“由人”来生产的理念,树立一种知识必须“为人”而生产的新理念。人类需要发展新的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生产方式,为了人的发展、以人的方式生产知识,而不是以机器为目的、以机器的方式生产知识。知识的机器生产模式对人类的知识产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对于知识生产机器的驾驭能力要与智能机器的生产能力同步成长。教育中的知识生产本质上是人的再生产,智能机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要素将参与到人的再生产流程之中。知识的机器生产作为人的再生产的新隐喻,启示我们从机器的视角重新认识教育过程中“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人机协同系统正在全面渗入人类的工作与生活,社会正快速地人机协同化。在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没有“意向性”,但其智能程度在迭代进化中。人机协同系统存在人类与机器两类智能主体,以及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和协同智能三种智能元素,其中协同智能的主体是人类,人机协同系统的智能是分布式的。受国际关系“软”“硬”“巧”实力三分理论启示,本研究构建了人机协同时代社会智能的三维模型。“三维”指硬智能、软智能和巧智能,机器拥有更多硬智能,并向人类“学习”软智能,人类拥有更强的软智能和巧智能,并把更多的硬智能“让渡”给机器。基于社会的快速人机协同化,教育所培育的学生核心素养应以发展学生的软素养和巧素养为重点,在硬素养维度着力培育学生的计算思维。未来人机关系将决定个体的社会存在,因此强调以人机协同的价值观、意识、能力等为重点的巧素养培育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3.
人类智能始于语言,人工智能始于文字,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是发明了教育,智能植根于教育,教育让人类智能的发展从“现在进行时”变为“现在完成时”。智能机器里的物质和能量是物理层面的真实存在,结构和时间是认知层面的抽象思维。结构和时间寄生在物质和能量上,构成硬构体;机器里的信息是大量的软构体,体现了精神世界可以寄生在硬构体或者其他软构体之上,有虚有实,虚实结合,可自举和自我复用,始终至少存在下一个时间周期,使得机器能再去“想”,其秩序显示出维持自身思维和产生有序事件的能力。人的思维和机器的思维在数学上是同构的,在物理上是同源的,靠能量支撑,赖负熵为生。智能机器的诞生冲击教育的全方位、全要素,从教“书”,演进到教“学”,再进一步演进到教“育”,从如何拥有知识,演进到如何使用知识,进而演进到如何创造知识。智能时代教育的精髓是培育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类思维的核心是抽象、联想和交互,机器亦然。机器用软构体延伸和拓展了人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机器可以暴力思维,人和机器互教互学,优势互补,形成迭代的智能。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问题已经迫切地摆在全人类的面前,读书改变一个人,教育改变全人类,让我们迎接这场学习的...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揭示出英国机械“机器换人”完成后的人机关系样态,认为无限的“人与人”竞争基础上的机器使用是人机关系陷于“机器为害于工人”困境的根本原因,在制度与文化双重进路中开展以暴力革命性“阶级斗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运动,消灭无限的“人与人”竞争是人机关系复归“机器造福于工人”的突围路径。针对国内学界关于机械“机器换人”认知传统,基于技术史视域发现机械“机器换人”与智能“机器换人”存在双重共性:“机器替代工人体力与智力”是两种“机器换人”共同的技术后果,“机器类人功能的增强”是两种“机器换人”共同的技术前提。立足于“社会-技术”集成的视角,中国智能“机器换人”进程中人机关系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不当的“人与人”竞争趋势下的智能机器使用,重要原因是机器智能增强背景下“人与机”竞争的不断凸显。一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方案控制“人与人”竞争,另一方面构建“人机互补”的智能“机器换人”设计伦理与使用伦理化解“人与机”竞争,人机关系风险可以实现有效与及时治理。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智能技术尤其是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与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互构不断增强。一方面,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促使机器不断“人化”,甚至作为行动主体参与到教育当中,不仅重新构建了“人—技术—世界”的关系,而且导致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逐渐从“教学工具”向“教育行动者”转变,并通过“技术凝视主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塑造。另一方面,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介入导致人的“机器化”加剧,体现为:被技术嵌入的教育主体从“自然人”向“赛博格”转变,人类认识形式从身体感知向机器感知转变,人的主体价值被智能技术划界与规定。为破解智能时代技术带来的主体性危机,应以“培养人”为意向坚守教育的价值指向,使技术意向性与教育目的性相统一;以“否定性”为奇点透视教育主体的人机之别,着力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创变”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新型创造力,使学生在具身认知与机器感知下形成创变能力;以“善智”为目标构建教育中的人机互动,使教育技术在高效应用的同时能被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6.
数字异化是机器异化在数字化时代的表现形式。虽然数字异化涉及到许多传统批判理论未提及的新问题,但其本质仍然是机器体系出现所引发的劳动与资本关系问题,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围,马克思机器观能够为消解数字异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马克思机器观视域下消解数字异化必须破除数字资本“、技术至上“”数据至上“”数字围城”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以人民逻辑超越资本逻辑,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把握数字技术的使用界限,实现数字与人文完美融合;唤醒“数字人”的主体意识,提升劳动者的数字能力;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突破数字交往异化困境,实现数字技术与人类社会的良性互构和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1)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6年3月15日,围棋"人机大战"第五场,"阿尔法围棋"以四比一的比分击败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九段李世石,这更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2)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预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赢了比赛开心吗?"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1.(1)智能机器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2)智能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它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或答: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3)智能机器只是模仿人类的某项功能。2.不能删去,因为"最"表示程度,起限制作用,突出强调了人脑复杂、神奇的程度之深,进而说明建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之大。删去后,就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两个"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列数字。通过列举制造一个仿生机器人所需的处理器、信息中转器的具体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制造仿生机器人的难度之大。4.示例:同学们,人工智能是人赋予的,所以不必恐慌和害怕。同时科学家也会意识到安全性的问题,给它装上类似"阀门"的东西,控制它去造福于人类,而不是危害人类。所以我们应该为人工智能的进步高兴,它并不是洪水猛兽。  相似文献   

8.
生成式人工智能创造与已经存在之物并不相同的创造之物成为一种突出的教育景观和社会事实。创造发生关系性共在与意识性交互的人机创造主体、具身文明削减与数字文明增加的创造内容、机器将人作为辅助工具与助手的创造模式的系统性革新,我们正在从人类创造时代迈向机器创造时代。机器创造可能引发机器外脑挤压人类内脑的创造之生物学基础危机、机器主体挑战人类主体的创造之人的主体性危机与机器文明冲击人类文明的创造之文化与文明危机。从机器创造反思人类创造,人类创造应实现人类双驱动创造对机器单驱动创造的超越、人类意识流创造对机器数据流创造的超越、人类颠覆式创造对机器模仿式创造的超越。以创造力培养为指向的创造力教育为人类创造危机纾解提供了现实可能,创造力教育基于人类关怀与自我超越、机器他性与人机共生、生命特质与个性发展培养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的媒介,智能机器拓展了媒介的意涵,它们在多个层面发生作用,影响不断深化。作为连接中的行动者,算法和智能设备建构、调控着各种关系,也赋予内容和关系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一些智能机器已从媒介进化为传播主体,这些“机器媒体”对内容生态也将产生复杂影响。智能机器也是个体和人类进行自我认知的媒介,是人的镜子,但它们能否帮助人进行准确的自我认知,取决于人如何利用它们。成为基础设施的智能机器,塑造着人们的生存环境、数字自我,也塑造着人们的现实行为。  相似文献   

10.
研究智能这个复杂问题是困难的,但可把它分解成人机环境系统问题分析处理,人所要解决的是“做正确的事(杂)”,机所要解决的是“正确地做事(复)”,环境所要解决的是“提供做事平台(复杂)”。智能不是人脑(或类脑)的产物,也不是人自身的产物,而是人机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人工智能要超越人类智能,在现有数学体系和软硬件设计模式基础之上,基本上不大可能,但在人机一体化或人机环境系统中却是有可能的。智能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价值算计为基础的人类智能,二是以数学计算为基础的机器智能。人机混合智能理论侧重于描述人机环境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新的智能形式,不同于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它是结合物理性和生物性的新一代智能科学系统。人机混合智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关键在于新逻辑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协同学习成为未来学习的新常态。人机协同学习主要通过学生和机器的分工和有机协同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效能,促进学生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共同增长,实现人机协同的教育智慧创生,完成超越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复杂任务,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认知发展、思维提升和智慧养成。人机协同学习需要以学习者的智慧增长为核心,重视人和机器之间的博弈与平衡,强化人机角色的辨识与动态调整,加强人与机器自主度的灵活转换。本研究围绕面向知识掌握的“干预—自主”式学习、面向知识建构的“协作—探究”式学习、面向知识创造的“对话—协商”式学习,提出人机协同学习的典型模式,勾勒了人机协同学习的实践样态。未来人机协同学习需要优化智能学习干预的模式与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强人机协同学习模式的探索,探究人机协同学习的发生机制,以支撑和引领智能时代学习模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人工智能研究的就是怎样利用机器模仿人脑从事推理规划、设计、思考、学习等思维活动,解决迄今认为需要由专家才能处理好的复杂问题。通俗一点说,就是用计算机来表示和执行人类的智能活动,其目标是利用各种自动化机器或智能机器,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某些“机器思维”,或脑力劳动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大模型所呈现的“类人”行为以及潜在风险引发了研究者广泛的兴趣,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深入探索其背后的原因,以更清楚地划定大模型的能力边界,而机器心理学则成为了理解大模型行为背后机制的重要工具。从探索大模型的智能特征和推动教育研究的发展两方面分析机器心理学对于大模型教育应用的重要性,从智力测试、人格特征、心理理论的适用性和心理学实验的复现等角度分析机器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在此基础上,以思维链为例,通过对比人类的思考方式与不同思维链的形成,从机器心理学视角分析思维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探索大模型性能优化的途径。最后,基于此探讨了机器心理学实验的争议以及未来新的发展。现有研究表明,通过深入挖掘模型的认知机制,机器心理学既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适用性及潜在风险,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模拟人类心理过程,为大模型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机器视觉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智能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采集目标物信息的物理特征对目标物进行识别、分析。作为计算机技术中的重要部分,机器视觉技术现已成为促进农业发展智能化进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分析了机器视觉技术的原理、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中应用以及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发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蚕茧分选综合实验系统,有机融合了机械设计、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研发、产品信息管理等技术,集机、电、管、控于一体,可开设蚕茧传输与分选机构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图像采集与处理、上位机软件开发等实验。实验系统方案源于教师科研成果,符合先进智能制造发展方向,体现了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下的机器辅助教学为教育教学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机器辅助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在被人工智能技术重塑的同时,其结构也在智慧性、主体性和协同性等方面有新发展.然而,随着教学机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范畴不断拓展,如何对其教学成效展开合理评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机器辅助教学的能力向度是指机器赋能教学过程的指向目标与能力层级,对其剖析并构建能力向度模型,能以全新视角全面认知教学机器的客观概况与内部逻辑,又可从智能教学机器应用中提取可观测、可测量、可解释的关键因素,借以解决能力评测问题.本研究基于对机器辅助教学基本内涵的探讨,确定机器辅助教学的价值取向、系统框架与关键要素,构建并验证了以教育主体、场景、资源和数据为承载的机器辅助教学能力向度模型.这一模型研究需要秉持教育伦理先导的理念,坚持数据与理论双向驱动,推动人机协同并进,结合因果推断增强数据解释,从而为机器辅助教学能力评测标准的制定与实践提供理论参照和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7.
人类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有不少人相信并担心,人类用智慧所创造的智能,已让人类自身逐步陷入机器的控制。大数据掌控了人类的行动轨迹,算法和程序成为人类的重要生存工具,人终将被智能机器裹挟着前行。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人的独立性,如何摆正人与机器的关系,不使人被新工具所奴役,这是人类在这个时代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教育的重要命题。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漫长的发展史揭示了人类进步的核心。人的适应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适应性的本质是协调与抗争,是一种置身于客体的主体创造。改变环境的过程,就是人的活动过程,并由此也改变了人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人必定改变并重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工具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等。人类的适应性,外显为人类顽强的征服力和改造力,这种独特的能力帮助人类自身不断强大,但也由此导致了某种错觉,即人拥有作用于一切客体的征服性,人能改变或建设所有的关系——这种错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为了未来而准备”让很多人期望通过教育获得这种能力。事实上,人类真正的适应性是一种作用于自我的征服和斗争,所有的创新和发展,都是人类认知与经验的自我突破。人的创造,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成果,开启着自我保护和自我建设的机制,这种机制极大促进了人类的适应、发展、扩张,构成了人类的文明。对教育而言,不仅要传承和学习这些保护机制与文明成果,更多地还要让学习者反思人类在此过程中的代价和教训,尤其是作为社会人的责任。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既然是环境造就人,那就必须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去造就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那他就只能在社会中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教育是人类社会可以创设模拟环境的实践活动。因此,教育的使命并不在于教给人们掌握应对的技能与方法,更不是教给人们记住某种知识体系的概念,人工智能终究会打破人类的局限,重新设置人类知识的储存、接受方式。当人类摆脱了传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时,教育应表现出怎样的存在意义?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地要把关注的重点从个体的能力转向整体的价值,凸显人类的独立性与价值性。 人工智能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将深刻改变未来社会的生产力要素。但作为一种人类的延伸功能,人工智能将导致个体人的极大分化。个体人的适应性不同,差异会逐步加大,如果人工智能使个体人的能力逐步弱化,这将是人类社会的退步。教育应该激发个体人的不同潜力,让人而不是智能机器成为支持社会多样性的基础。教育要实现人的个体关怀,让人成为社会的主人。约瑟夫·奥恩提出“防范机器人(robot-proof)”教育,就是指培养我们人类的独特性。 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必定支持多样性的存在,但人类终究是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的社会,教育要引导人们构建一致性的共同价值。当前人类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建立仁爱、友善、公正、互助等价值观。这不仅是主体间的要求,也是主客体间的要求。随着人类创设的环境发生变化,人类面临的考验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对人类而言,很多问题没有地域与种族的界限,是人类的共同问题。技术可以多种,制度可以多样,文化可以多元,但人性立场应该一致。在由人类和技术引发的高风险社会,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关注对人的研究,让每一个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都能秉持健全的立场、科学的精神与独立的人格,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8.
“人的解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母题”。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人的解放面临新的时代境遇。近年来,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以悲观论调宣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使绝大多数人沦为毫无价值的“无用阶级”,继而造成新的阶级分化。这一断想一度给人的解放前景蒙上一层阴影。事实上,“无用阶级”断想夸大了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这一矛盾根源,因而并非一种科学预测。梳理从“机器资本化”到“智能资本化”的演化图景,特别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视野考察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其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合理运用,可以明确,人工智能不仅不会取代人,而且会进一步成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已被各界人士所认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而机器替代人力,是人们永远的愿望和梦想,但是,在“人口爆炸”、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机器人”、“流水线”,已经冲击了人们原有的简单、机械的工作岗位。因此,面对择业、就业的挑战,人们不仅要与同类竞争,还要与他们发明的“机器”竞争,这是大家当初发明它们的时候所没有料到的结局,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不可回避,那么,就很有必要问上一句——  相似文献   

20.
以算法为核心的程序(即“信息引擎”)是引领物质生存和发展的发动机;而由“物质能”所负载的“信息能”,是信息世界运动变化的真正动力。这样,就像宇宙万物是物质和信息的对立统一,“能量”则是物质能和信息能的对立统一。在物理学中,有质能转换,在信息学中有信息和信息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信息就是知识,信息能就是智能,在知识和智能之间存在某种转换关系。如果说物质能是物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的话,那么信息能应当是信息科学的中心概念。在一定意义上说,信息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智能的本质和知识创新的机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开发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去替代人的某些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