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民政档案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1、档案归档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有效运行的档案网络。随着民政档案工作的不断加强,档案的基础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民政档案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在档案管理上的联系、沟通较少。档案的齐全、完整以及及时归档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件整理规则》和省、市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从高校档案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我校档案工作现状,按整理简便,有利于开放利用、适应档案工作数字化、信息化、档一体化的要求,制定了《山西农业大学太原园艺学校归档件整理细则》,对2004年以后形成的件材料整理归档。通过实践我们对高校实施《规则》有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张晓春 《兰台世界》2008,(11):42-43
在我国档案工作的未来发展中,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趋势,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的内容相当丰富.研究制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制度与办法,推广国家标准,试点接收电子档案进馆,加快实现档案的数字化进程,推进档案服务的网络化和档案网站建设等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内容中,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网站和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占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提高档案平时归档工作效果为目标,从档案信息化背景为档案平时归档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健全档案平时归档制度为档案平时归档奠定基础、档案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为档案平时归档提供驱动力、档案部门主动意识为档案平时归档注入活力四个方面结合单位具体实践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数字化已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数字化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有其无与伦比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它将改变纸质档案的搜集方式、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发挥信息资源的优越性,促进档案管理从纸质档案的保管、利用向信息采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根本转变。但目前在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改进,以确保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一、档案管理工作网络信息化的新特征自动化。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医院档案工作主要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和数字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归档、组织、发布、利用以及数字管理。数字化。档案的来源不只是纸质档案,而且包括了大量的电子文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档案管理人员将原有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扫描、拍照等。在这两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档案展览工作异常活跃,档案馆在举办展览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展览档案。加强展览档案管理需要档案部门建立健全展览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做好展览档案归档整理工作、加快展览档案的信息化工作及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机关,件处理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是分开的,多是分设两个职能部门,分别负责书处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两以立卷归档为工作界面,件在归档前属书部门管理,归档后属档案部门管理。在这种体制下,件在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分开运行,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各自为政,致使档案质量得不到可靠的保证,档案资源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基层单位档案数字化的作用 档案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建设。资源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现有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建设和保存重要档案和照片、录音、录像档案的数字化;二是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十分强调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为此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对件流向进行登记、列入相关人员经济责任制考核、强调全员档案意识等。但是由于件、材料在归档前,从制发到归档要经过多个部门,对于档案部门来说是处于不可控状态,各部门员工的档案意识又存在差异,因此,档案归档工作成为档案管理的薄弱环节,而归档率、完整率又直接影响档案管理质量,也影响档案服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2000年档案界开展对传统的书立卷方法进行改革,件整理以“件”为单位,一些单位也开始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11.
李蚌 《档案时空》2012,(12):26-27
在建项目档案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项目档案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项目档案归档制度的建立、国家有关项目档案标准规范的实施及建立项目档案管理网络等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凡遵循这一规律的,其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就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地开展,其项目档案分类组卷合理、整理编排规范、移交归档顺利,否则不然.因此,单位在进行项目建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在项目建设完成后,保证项目档案达到"完整、准确、系统"的归档要求.  相似文献   

12.
何畏 《云南档案》2018,(12):56-58
总结《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国家档案局13号令)档案信息化内容,梳理分析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归纳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管理、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工作规定和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开展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单位科研课题档案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科研人员认为归档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课题完成后需按要求和程序进行归档,单位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根据需求对档案管理方式变革进行了分析探索,对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促进电子文件收集归档、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矿业权档案管理的现状出发,就其存在的矿业权文件归档工作进展缓慢、矿业权档案保管工作有待提升、查询利用不便等问题,提出加快完善档案归档类目表及分类,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档案保管条件;推进数字档案馆互联互通,促进档案资源共享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数字档案馆建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档案管理的数字化,通过配置信息处理设备,实现档案馆办公自动化、档案自动编目和自动检索、计算机辅助立卷等;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把馆藏档案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转化成便于存贮、检索、传输、利用的数字档案资源;档案管理的数字化,通过开发档案管理软件,建立档案传输网络平台,实现档案资料接收、归档、整理、编研、传输的数字化,形成档案管理体系的数字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处于科技前沿的高校档案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基本完成,馆藏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也已经初具规模,为推进高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何提升数字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快地推进高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成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将“归档”看成是文件和档案的分界线,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则表现为,文件和档案可以同时产生。由于“实时管理”将档案管理工作渗透到文件管理工作之中,对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实时归档管理,使档案管理者于文件的形成阶段即介入管理,实现了对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文件”和“档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但它们之间又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的。实时管理,能实现文件与档案在数据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7.
1 归档是不是档案形成的必要条件 任汉中:归档,是档案管理的一个基本工作程序. 归档,从字面上理解,即"归入档案".是将处理完毕且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经系统整理后交档案室(馆)保存备案(备查)的过程.归档是文件向档案转化的标志,是文书处理的终点、档案管理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公文无纸化流转对档案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清县于去年7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电子政府”,开通了连接全县各乡镇、县级机关各部门的党政信息网。这给档案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加快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步伐,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公文无纸化流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一)“收”的问题1、收集归档意识不到位。去年七月份县委等四套班子公文发送无纸化流转后,普遍存在着电子文件档案的不收集、不归档现象。2、收集归档工作无章可循。从调查中发现,由于缺少了象纸质文件那样收发、归档程序,因而,电子文件档案收集归档显得混乱而无章法,影响到电子文件档案的完…  相似文献   

19.
正财政档案管理工作是通过加大财政档案信息的收集力度,对各种文书、财务、科技和实物进行保管、整理、鉴定、统计和利用,以服务于财政工作为目的而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本文就财政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一、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1.归档不齐全。只注重财政部门"红头"文件的收集,而对能直接体现财政活动面貌的,在收付活动中形成的来往文书、文据等,却未能及时归档。这些材料,作为各职能科室的"小家当",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影响了财政档案的齐全、完整。2.管理不合理。各地财政部门大多是将财政档案生硬地分割成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两大类别,人为地割断了两者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的出现实际上也为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信息的“虚拟”传递和数字化存取是网络环境重要的技术特征。“虚拟”传递即指信息脱离其所依附的物质载体在网络上任意流动,而数字化存取技术则实现了信息的即存即取。因此,充分运用通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建虚拟档案室(馆),积极开展档案虚拟化管理,无疑将是传统档案管理的一种有效补充。虚拟档案馆的基本特征文件网络化归档 根据传统的理论,“归档”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一般标志,但在网络环境下,“归档”则被赋予新的含义,文件一旦产生,档案室即可通过网络对文件进行“归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