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的十名同学全部获奖。 我省参加这次比赛活动十名中、小学生的八件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在各地教师指导下,中学生写作哲学、科学小论文不乏其人。但是,在八十年代之前,参加的人数不多、持续时间不长,论文质量不够高。1982年,上海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展出的科学论文有70篇。1984年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市少年科技论文获奖作品选》,吕型伟同志在该书“序”中称赞它“在我国可能还是一个创举”。1985年,我国十五个省、市中学生参加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小论文比赛。而在此之前,不少省市已经持续几年举办中学生哲学、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第二届青少年小发明、小论文竞赛已经评定。下面选载的程李强同学的一篇获得省一等奖和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一等奖。为了保留原作面貌,对文字未作修改。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少年约三亿以上,他们将陆续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科技教育要从儿童时期打基础,这是培养科技后备队伍、开发智力资源的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措施。怎样在广大青少年中进行科学技术启蒙教育呢?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在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中,注意启发和培养青少年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能力的培养,增强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帮助青少年扩大知识领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团中央、妇联等四个单位组成的中国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决定在广大青少年进行一般科技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创造发明活动,使青少年从小打下热爱科学的基础。为此,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  相似文献   

5.
自1987年以来,我校一直把开展群众性的科技活动当作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来抓。配备辅导员,积极解决场地、器材、经费等实际问题,经常开展读一本科技书、做一个科学小实验、写一篇科学小论文、做一件科技小制作、搞一项科技小发明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9年来,我校学生科技制作达1000余件,连续参加了盟、区和全国第四至第八届青少年创造发明竞赛和科学讨论会活动,有50余项次获盟、自治区及至全国青少年科技创造发明奖。1993年,我校被内蒙古教育厅、内蒙古科协、内蒙古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联合命名为自治区农村中小学“…  相似文献   

6.
以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为主的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和科学讨论会比赛和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比赛 ,于 2 0 0 2年整合为每年一届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各省市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的成果在全国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的获奖情况成了展示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机会 ,决定获奖情况的最主要因素是科技活动的选题内容。大多数学校都是以各种科技活动小组的形式 ,由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青少年学生都很好奇 ,成立科技活动小组并不难 ,难的是指导教师带领科技活动小组的学生做什么 ?才能使科技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并在大赛中获…  相似文献   

7.
在青少年中倡导和开展科技活动,是培养年青一代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有力措施。这里发表的程李强同学的小论文,证明了一个很有趣的结论,并提出了一个猜测。有关专家认为,证明的结果是前所未知的,猜测也可能是正确的。本文被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推荐参加今年八月在昆明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简讯     
<正> 1994年安康地区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论文讨论会作品于4月26日揭晓。在征集的109件作品中,有73件分别获创造发明、科学论文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在23篇获奖科学论文中,有14篇论文属于生物科学论文。且科学论文的一、二、三等奖均为生物科学论文所占有。这  相似文献   

9.
第八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览,于1996年8月8日至12日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和解放军总政部系统的青少年(中小学生)代表209人,带着各自的科技作品,参与了总评并进行展示、宣传活动。同时,来自俄罗斯、泰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安阳市职业学校根据自身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今年又获得大面积丰收。 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上,该市共获3项奖励,其中两项被职高学生获得。在“第七届河南省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上,科  相似文献   

11.
湘楚大地、春风化雨。湖南省第十五届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于1998年2月21~23日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丹阳县文教局于1984年10月建立了“青少年科技辅导站”(简称“少科站”)。现有站长一人、科技辅导员3人,每年有专项拨款作为活动经费,并有专门的活动阵地。建站半年以来,开展了科学小发明、小论文竞赛,放风筝比赛,组织青少年观察流星,为学校培训科技辅导员。特别是利用学校的课外活动时间或其他课余时间。为县城的两所小学和三所中学开设青少年电脑培训班,取得了好成  相似文献   

13.
简介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原市少科站)系上海市教委直属事业单位,创建于1957年6月1日,是全国最早成立的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机构之一。中心每年举办“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科技创新大赛、机械奥运、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赛、数理化应用知识和技能比赛、头脑奥林匹克竞赛、未来工程师大赛等科普活动,全市数百万人次的青少年参加到各项活动之中。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拥有一支专业基础厚实、善于动手、善于指导、经验丰富的科技辅导教师队伍,开设了创造发明俱乐部、科技创新工作室、机器人工作室、现代通讯工作室、环境科学综合实验室、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自动化创新设计工作室、综合应用物理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等专用活动室,并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办各类科技培训班,指导科技特长学生开展各项科技制作和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各类大赛集训。  相似文献   

14.
浅谈青少年科技小制作创意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导青少年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是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指出了科技小制作的“创意”的含义,接着指出了青少年科技小制作活动与成年人创造发明活动的不同,然后结合笔者辅导青少年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的实践,论述了科技小制作创意的产生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八年,玉溪市瓦窑小学的科技成果土农药——“灭蚜敌”,荣获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造发明比赛二等奖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星火杯”荣誉奖,受到全国科协、妇联、国家教委、体委、共青团中央的联合表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把活动课开足、开齐、开好,我们小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的工作指导思想。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系列化、教学方式规范化和教学管理科学化。由于广大教师卓有成效的工作,从1994年至今,我校一直做到让所有学生参加活动课,其中80%的学生还参加了动手动脑类的校级兴趣活动课。活动课教学的全面开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近4年来,新区和市组织的多项比赛中,都有我校学生获奖。其中有新区创造发明一等奖,市生物百项竞赛二等奖,市太阳能利用二等奖,市故事比赛二等奖,市电脑比赛个人第一名和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二等奖。我校还曾获上海市第八届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和第七届科学论文撰写活动优秀组织奖。为此,我校还被浦东新区评为科技活动先进单位.被命名为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由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历时四天,于7月28日在津圆满结束。来自全国的50名中小学生作者和他们的科技辅导员聚会津门,参加了这一次科学盛会。大会采取了展览、宣讲、讨论、答辩等形式进行。由21位著名教授、专家高级工程师、高级教师组成了指导委员会,按照真实性、新颖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标准,从参赛的55篇论文中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本届大会是按照夏令营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学生是大会的主人,自己管理  相似文献   

18.
陈立先:浙江杭州人,1985年6月出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他从幼儿园时代起就屡有创造发明获奖:曾获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创新一等奖等。他的作品还多次被宋庆龄基金会选送到斯洛伐克参加“欧洲青少年科技展”。13岁荣获中国少年科学院首批“小院士”称号。他的成长经历有什么特殊之处吗?让我们看看陈立先父亲的说法吧。  相似文献   

19.
在包头铁五中,有一位辛勤耕耘的园丁,他就是曾荣获“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称号、人称“杨万能”的杨德年老师。他选择了青少年科技教育这份普通而又平凡的兼职工作已有17个春秋。十几年来,他克服了一般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辅导青少年的科技活动,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他辅导的学生曾45次参加各级科技比赛、展览,有116件大作品和192人次获奖。其中8次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全国性的比赛、评选,有13人次和3个集体小组获奖。在参加“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中,为内蒙古自治区夺得唯一的一枚论文金…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和很多从事科学教育的同行一样,每年都要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参加一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发明比赛活动。许多老师常常用下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