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我国水利事业正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本文基于“新工科”理念,结合“海绵城市”“一带一路”“黑臭水体治理”“河长制”“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发展战略,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在现有水利水电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培养方案基础上,摸索而成新的水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模式着重体现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新理念,更加符合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涉水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等教育模式是学习借鉴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产物,现代大学的书院制更是如此。中国大学书院制主要在教育理念、组织管理方式、硬件设施、活动内容等方面不同程度借鉴了西方的住宿学院制。在生成与嬗变过程中,中国书院制发展呈现出发展政策化、功能思政化、类型多样化的内生特质;同时,亦产生“血型不配”现象,存在“精神内核”缺失、“学生中心”飘移、“通专教育”割裂三大瓶颈。我国大学书院制从模仿借鉴走向中国式自主创新发展仍任重道远,应当共谋更加融合、贯通和开放的变革愿景:赋能书院中国化、个性化、校本化“精神内核”;赋权学生书院参与和管理的主体性地位;赋兴书院、学院、研究院“三院一体”的“通专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苏联在中东路问题上的政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在中东路问题上,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之需要,不断改变其政策。从“无条件归还”到中苏“共管”;又从武装“保卫”到中苏“共管”;最后出售中东铁路,中国主权大拍卖。从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苏联的对华政策既有国际主义的一面,也有民族利己主义的一面。而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做法,则是把苏联的国家利益建立在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之上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4.
周传爱 《职业技术》2023,(11):47-55
产教融合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当前山东省部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现状,分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产教“点线面”深度融合模式;结合青岛滨海学院对该模式的实践,构建多方共商、共建、共管的产教融合共享平台,切实促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当前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已成为社会选拔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考经历了从“统招统分”到“缴费上学、自主择业”,从“单轨”制到“双轨”制,再到“单轨”制的系列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也在改革中不断得以完善,考试管理质量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积极维护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历史、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础教育的课程政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课程权力主体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国家”模式阶段、“国家+地方”模式阶段和“国家+地方+学校”模式阶段这三个时期,每个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以此为据,我们可以预测未来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分析太仓职业教育“双元制”实践模式,总结“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的经验。借鉴太仓职业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以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以“双主体”育人目标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围绕企业“能”参与和“长”参与这一主线,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通过合作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等措施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目标。  相似文献   

8.
教师队伍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以研修模式的变革为着力点,线上、线下与工作现场“三O融合”的研修模式是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方向。如何构建“三O融合”研修模式以回应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现实诉求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针对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三难一新”的现实诉求,基于教师共同体理论、体验学习理论和设计学习理念构建了EDIR(体验-设计-实践-反思)“三O融合”的教师研修模式。两轮设计性研究结果表明,EDIR研修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知行融合和深度参与。研究建议,有效响应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现实诉求,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需要推动线上、线下与工作现场“三O融合”,并从研修路径、研修方式、研修角色和研修支持四个层面着力。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模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征。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发展经历了探索期、曲折期、调整期、确立期、巩固期、发展期六个时期,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深化。当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全面推进依然面临着国家政策过于宽泛、企业参与力度不够、学校制度配套不足等诸多困境,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优化政策支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行业优势,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多层面共同发力加以破解。  相似文献   

10.
1、如何解决“统账结合”模式中的功能混乱和责任不清的问题? 在养老保险体制目标模式的选择上,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参照世界银行的建议。不同程度地实行了三支柱模式。在我国则具体化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简称“统账结合”模式;从筹资模式的角度,也称为部分积累制(混合制)或混合模式。这种模式是从总结完全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制和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的利弊中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1.
邓世明 《湖北教育》2004,(14):53-54
我校地处城关镇城乡结合部,是一所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10班、学生500余名。从2000年秋季开始,我校启动了寄宿保育制办学模式改革,参与寄宿保育的学生目前已由初办时期的4名增加到60余名。三年的实践说明,这一办学模式既缓解了农村各类家庭子女就学和管理难的问题,又切实履行了义务教育保“两率”的责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倡导人才校企共育共管,实施全程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教、学、做”出发,到突出学生所学技能的“用”,将学习效果评价与技能考证相结合进行评“鉴”,最后以创业中心“拓”展创业意识及实现就业。实施过程中做到“教学做合一”、“实践与企业生产合一”、“课程考核与技能证书合一”、“学习与就业创业合一”等四个合一,有效实现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校企共育共管、全程融合培养。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主要是指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为核心,培养学生以班级主人翁的精神管理班级,在自我管理中增长才干。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在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主管、共管、自管三个阶段。就是说:良好班集体的建设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两者是不可分的。它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使所管班级由教师主管,经师生共管发展到学生自管,从中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主管阶段即在班主任接手新班或中途接班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工作主要是确立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  相似文献   

14.
《史记·河渠书》“披山通道”不应写成“陂山通道”,“陂”直至《后汉书》时期才发展出“依傍”的含义。在古代“披”与“陂”是一组同源词,且存在互通现象,但需要分辨不同的义位,“披”字内部分为音“攀糜切”的披1和“彼义切”的披2,与“陂”形成同源关系的是“披2”;又,“披1”与“被”是古今字,两字在替换过程中,“披1”由于词义沾染也产生了“依傍”的含义,古代学人因此误认为“披1”与“陂”相通,造成误释。  相似文献   

15.
何淑洁  孔德就  彭丽红  李鹏 《大学教育》2024,(3):119-122+127
文章以剖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农机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起点,总结了广西职业本科院校服务农机企业“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新要求,构建了能实现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校企共同体”农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并从“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路径、“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过程实施路径、“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解读该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共管、共育农机人才的具体做法。实践证明,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卓越计划"是由政府主导,由高校和企业参加的三方合作行为。"卓越计划"模式在执行层面有三个特点,其中"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前提,校企教学共管机制的构建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卓越计划"模式下校企教学共管机制的构建主要从政府主管部门、高校和企业之间以及校企教学共管系统内部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构建的机制主要包括校企教学共管系统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
深入推进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既是破解应用型大学发展瓶颈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回应我国一系列政策文件最新导向的现实要求。世界主要国家在促进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方面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模式,都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过程、课程建设制度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教融合经验。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不断优化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的制度框架,完善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模式,打造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共同体,促进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职业技术教育》2023,(3):55-55
学校简介入选理由学校聚焦类型教育改革,彰显“黄河为魂、水利为根、工程为基、育人为本”办学特色,主动对接建筑水利、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和产业领域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打造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贡献了“黄河水院方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29年,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建设单位,2022年学校被河南省纳入“十四五”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规划。学校入选由中央八部委联合组织建设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是全国唯一入选该基地的高职院校。  相似文献   

19.
教学管理中的人本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代社会,面对人的自主生动的发展和丰富多样的个性,以及强烈的自我实现的倾向,我们应该把教学管理的重心立足于人,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始终。所谓人本化管理,即以人为根本的一种管理方式。“以人为本”既是现代管理的一种理念,也是管理的手段和目的。“人本化”的教学管理,就是凭借“人本”的手段,实践“人本”的理念,实现“人本”的目的。①管理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长期的实践中,历经无数人的努力,步步演变,才达到今天的水准。从最初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工业化时期的泰罗制和福特制管理,管理开始进入科学管理时期…  相似文献   

20.
如何归纳和总结浩渺纷繁的史实,是教好、学好中国古代史这门课的第一个关键。现以国家师范教育司编写的《历史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自己从事历史教育的工作经验,谈谈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几个重要问题,以期对解决归纳、总结各阶段历史问题有所帮助。一、先秦时期1.原始社会时期此期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即人类最初的发展历史。应主要把握氏族制是如何由“北京人”时期经过“山顶洞人”时期而发展为“仰韶文化”时期的。母系氏族时期是氏族制发展的繁荣阶段,要把握好此期氏族制的特点。在父系氏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