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王森 《体育世界》2011,(4):89-90
在研究开始,本文参照800m最后结果和VO2max评估值,确定7人为研究对象(年龄(20.98±0.36)岁;参训年数(5.47±0.76)年;体重(64.57±3.79)kg;身高(171.6±4.12)cm;RE(36.94±2.79)mL.kg-1.min-1),通过动力学视角探讨制约中跑运动员跑步经济性(running economy,RE)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RE分别与力的波动范围、力的峰值及冲量关联度都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造成中跑运动员RE差异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跑步支撑阶段冲量和内外方向、前后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地面反作用力,但是可能是人体下肢肌肉做功所导致的RE的差异,RE值不高的中跑运动员表现出在垂直方向冲量较大。  相似文献   

2.
探索中跑运动员跑步经济性(running economy,RE)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通过实验探索出中跑运动员RE测试的最佳负荷。根据.VO2max相对值及800 m运动成绩,最终确定7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发现,7名受试者运动成绩的排序和RE12的排序相关性呈现出高度显著性(r=0.98,P=0.00)。研究结论表明,800 m运动成绩越好,RE12水平越好;同时也发现,选择12.0 km/h的测试速度评价中跑运动员的RE水平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中长跑运动员跑步效能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江苏田径队一、二线中长跑运动员,男性,各6名;便携式氧代谢测试仪器测试个人最好成绩平均速度下的跑步能效(RE,ml.kg-1.m-1)。结果:高水平组的跑步能效显著低于普通组的跑步能效(11.2±0.35,11.9±0.6,P=0.043)结论:本研究中高水平组运动员具有更好的运动节省能力。  相似文献   

4.
影响跑步经济性的人体下肢肌肉做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人体下肢肌肉做功对跑步经济性的影响,选择受过良好训练且水平在一级左右的男子中长跑运动员15人.根据VO2 max相对值及800 m运动成绩,最终确定7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在摆动和支撑阶段,臀大肌的做功排名与RE呈负相关(r= -0. 89,P<0.01);表征摆动阶段的腓肠肌外侧和腓肠肌内侧以及支撑阶段的股直肌、股外侧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等肌肉做功的主成分与RE呈负相关性(r=-0.80,P<0. 05).研究表明,提高运动员在拉长一缩短周期(SSC)的做功能力可以有效地改善运动员的跑步经济性.建议对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尝试穿插爆发性力量训练,从而通过改善SSC的做功效率来提高运动员的跑步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郜卫峰 《体育科学》2012,32(5):49-57
目的:利用便携式肺功能仪,在场地条件下测试中跑运动员4种次极限跑速时的跑步经济性(RE),比较以时间耗氧(ml/kg/min)、距离耗氧(ml/kg/km)和距离耗能(kcal/kg/km)单位评价RE的有效性。方法:10名中跑运动员在标准田径场跑道上完成1次递增负荷测试和1次持续4个回合的恒定负荷测试。通过递增负荷测试获取最大耗氧量(VO2max)和无氧阈(AT),并分别以70%、80%、90%、105%AT强度完成5~10min恒定负荷测试,取稳态耗氧量及相关呼吸指标计算3种不同单位表示时的RE。结果:3种单位表示的RE在两两间均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随运动强度的增高,单位时间的耗氧在每级间均显著增高(P<0.05);单位距离的耗氧则无明显变化(P>0.05),且在80%~105%AT强度间出现微弱的降低;单位距离的能耗在70%~90%AT间缓慢增高(P>0.05),但在90%~105%AT间增高显著(P<0.05);呼吸交换率(RER)则在80%~105%AT间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显著提高(80%~90%AT:P<0.05,90%~105%AT:P<0.01)。结论:无论是时间耗氧单位还是距离耗氧单位,都忽略了底物利用的不同对耗氧量的影响,无法有效评定RE。能量单位更符合RE的本质特征,与运动实践更加相关,是评定RE的有效单位。  相似文献   

6.
任占兵  刘承宜 《体育学刊》2013,20(1):135-138
为了探索在同一天(上午和下午)跑步经济性(RE)的重测信度,选择12名定向越野和中长跑项目学生运动员作为受试对象,其中女生5名,男生7名,RE测试时间为同一天的上午09:00和下午14:30,室内气温20℃,湿度45%,结果发现,上午RE的值为(32.62±2.90)mL/(kg·min),略低于下午RE的值(32.94±3.05) mL/(kg·min),上下午RE测试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28,说明RE重测信度极好.结果表明,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RE测量结果比较稳定,重测信度可靠性极高.  相似文献   

7.
1次力竭性运动前后纵跳某些动力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2名男性受试者1次力竭性功率自行车运动前后纵跳的某些动力学特征测定,发现力竭性运动后纵跳的垂直方向的分力、冲量值下降(P<0.05);而水平方向的分力、冲量值增加(P<0.05)。  相似文献   

8.
实验对象为34名优秀的奥林匹克中长跑运动员,其中中距离13名(800米或1500米),长距离21名(5000米或10000米)。对这两组运动员形态和生理机能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测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跑运动员的身长较高(182.6±6.5厘米  相似文献   

9.
跑步效率(running economy)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跑步效率称跑步经济性(running economy,RE),它反映了机体对能量利用效率,一般通过测试次最大强度下的摄氧量反映.RE是与中长跑运动成绩紧密相关的指标,它在不同水平的训练群体之间和同一群体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也可能部分解释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之间个体差别的原因.文章在参考众多国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对其影响的一些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钢架雪车运动员不同推橇阶段支撑期冲量特征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17名国家钢架雪车运动员推橇阶段的运动学(速度与制动期、推进期时长)和动力学参数(地面反作用力、冲量)。结果:1)与第3步相比,推橇20 m处的制动期时长更长而推进期时长更短,制动力和垂直力峰值更大而推进力峰值更小,水平制动冲量更大而水平推进冲量、净水平冲量更小;2)在第3步和20 m处,水平推进冲量、净水平冲量与速度均呈强的正相关关系(r=0.650, r=0.624, r=0.615, r=0.850, P<0.01);垂直冲量与第3步速度呈强的正相关关系(r=0.662, P<0.01);水平制动冲量与推橇20 m处速度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536, P<0.05)。结论:对于我国优秀钢架雪车运动员来说,较大的推进冲量和净水平冲量对推橇阶段的速度极为重要,且在推橇加速阶段产生相对较大的垂直冲量可能更有利于提高推橇速度,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最大速度阶段制动冲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