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积累谜语,了解谜语,掌握猜谜语的要领与方法,提高学生对谜语的兴趣。 2.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猜谜语的机会,注意听清楚和说明白,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班幼儿迷上了猜谜语,一到休息时间就有人说:"老师,我们来猜谜语吧!"他们渴望的眼神让我感到小小的谜语正深深地吸引着他们的心.当我一开口说谜面时,大家一下子安静下来,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我,生怕听漏了什么.待我说完谜面,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在"我说,幼儿听、想、猜"这一系列过程中,我发现谜语的作用可不小.  相似文献   

3.
“九义”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蜜蜂引路》一文 ,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做向导 ,找到养蜂人的事。教学时 ,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一、猜谜语导入 ,初步理解课文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动力。而猜谜语导入 ,则能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学时 ,教师先将谜语的内容 (如 :一生总是忙 ,来去百花乡。回来献一物 ,香甜胜过糖 )讲给学生听 ,然后问 :你们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叫什么吗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猜谜语引入后 ,可让学生边轻声朗读 (也可默读 )课文边思考 :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 ?课文哪个自然段是讲蜜蜂给列宁引…  相似文献   

4.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听老师说一则谜语:“身穿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里四脚划,岸上慢慢爬。”学生猜。 二、交流资料,形象感知 1.以小组或全班形式交流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乌龟的图文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目标1.师生共读,感受语言文字和图画的魅力,在享受快乐阅读的同时激起阅读的欲望。2.引导学生学会用阅读文字、观察插图、想象情节、角色体验等多种形式阅读绘本,培养孩子看、听、想、说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通过以一带多的发展性阅读方式,形成班级图书漂流。教学准备课件、贴图、绘本。教学过程小朋友,你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几个有关动物的谜语,怎么样?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  相似文献   

6.
文先刚 《湖南教育》2007,(4):31-31,41
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刚刚度过的春节快乐吗?春节期间你们都参加过哪些有趣的活动呢?学生兴高采烈地谈自己节日期间的活动.师(出示课本第10页的画面)请同学们观察画面中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些什么呢?生买气球、套圈、玩风车、猜字谜.师下面我们一起体验一下“买气球”的情景(.课件动态展示“卖气球”的画面阿姨手中有15个气球,先后卖掉9个)  相似文献   

7.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走进自然,回忆过去的生活,感受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为课上的交际做准备。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凭借课本插图,引入交际话题1.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学生读图,说说画面所展现的内容,知道这节课要说的是秋天的事情。2.讲一讲家乡的秋天、印象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从画面的内容说开去。3.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的,秋天是个五彩斑斓的季节,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丰收的喜悦,带来无尽的快乐。在这美好的金秋季节,让我们一起来讲述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好吗?(揭示交际话题:秋天的快乐)设计意图:教学伊始,凭…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朗读谜语,边读边思考,说说猜出来的道理;2.过程与方法:用互动讨论、直接表演等方法学猜谜语;通过搜集资料、上网查询和询问等方法收集谜语;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收集谜语和自编、自创谜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然而,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下面谈谈自己在识字教学中的几个方法:一、谜语口诀识字在识字教学中,学生们常常能根据每个汉字的特点,运用编谜语、口诀等方式识记生字。自主的氛围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如学习"画"字,学生编出了谜语"一位姓田的小朋友去做船";学习"春"字时,编出了谜语"三人看日落"……猜谜语引进识字课堂,学生不仅生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听过一节二年级《时、分的认识》的展示课.由于时间单位是比较抽象的,加之本课的知识点繁多而杂碎,执教老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活动化的教学设计:(1)引入新课,猜谜语.录音播放了4个有关时间和钟表的谜语,虽然学生经过思考最终都猜出来  相似文献   

11.
导语:认识谜语 师: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大家都很熟悉的内容--谜语.许多同学都知道谜语,我相信大家也经常猜谜语.我要问问大家,你们是怎么猜谜语的? 生:瞎猜. 师:这谜语可不是瞎猜的,出谜的人有技巧,猜谜的人也要懂方法.我给大家说一个世界著名的谜语.关于这个谜语,还有一段故事呢.传说,有一个狮身人面的怪物,他叫斯芬克斯,在沙漠里生活.这个怪物很喜欢让人猜谜,在沙漠里旅行的人如果不能回答它的谜题,就无法动弹.他曾经说过这样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你们也来猜猜看.  相似文献   

12.
【教学描述】一、看图学说图意,初步感知加法课件出示例题图。【说明:图分两步出示,先出示3个小朋友浇花的画面,再出示两个小朋友拎着水壶走过来的画面。】让学生静静观察图意。师:校园里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喜欢识字,主动识字,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识字的规律,习得识字的方法。1.观察插图法课本里配合学生识字的插图直观性强,浅显易懂,色彩鲜艳,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里的插图,注意指导学生看图识字,看图激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直观教学中识字。2.自主识字法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拼读汉字,分析汉字的特点,引导他们想一想:自己用什么方法把所学的汉字记得快、记得牢呢?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就会提高学习汉…  相似文献   

14.
谜语——是运用儿歌、顺口溜的形式,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事物的特征,它语言简炼,短小精悍,生动具体,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小班开展猜谜语活动,不但能启发孩子积极思维,而且能丰富幼儿的知识,训练幼儿的口语,培养幼儿大胆发言的能力。一、从直观到形象,启示幼儿理解谜语我经常想,如何在幼儿中间开展猜谜语的游戏呢?如何让小班的孩子理解“谜语”这个词的概念呢?小班孩子的思维具有直观性。针对这一点,我用实物过渡到抽象,使幼儿理解“猜谜语”。我对幼儿说:“小朋友,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很小,在我的手里。小朋友先猜猜看,你们是不是能猜对?”说完我就把握着东西的  相似文献   

15.
廖雪花 《湖南教育》2005,(16):29-29
一、运用录音、录像,增强语感和说话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应督促学生多读、多说,多听录音磁带。首先,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感受语言、培养语感。感受语言是英语听力训练的基础。我们接触的每一个句子都有它的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节奏等,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多听、多说,语言中丰富的思想感情就能出于口、入于心。学生只有在听音朗读中形成语感,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说出并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其次,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朗诵、表演、欣赏歌曲等。如“Fourteen Birds”中写的是一个谜语,我抓住学生喜欢猜谜语的特点,打开录音机,让学…  相似文献   

16.
现行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中,配有约二百五十幅的插图。这些插图是小学生学习课本内容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学中它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能力之一,观察力培养的重要条件是学生对数学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初入学的小学生几乎不具备什么数学知识。因此,要激起他们对数学材料观察的兴趣,课本中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极好的感性材料。在日常教学中,尤其在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中,课本中各种生动画面会促使小学生看看、数数、比比。此时,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就能有目的、有步骤地从这些插图中发现规律,获取知识,认识事物。在这种经常性的观察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力自然能得到不断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王业 《学子》2014,(8):72
正一、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识字,激发识字的动力。1.猜谜语和编谜语识字法。"谜语"以其幽默风趣、朗朗  相似文献   

18.
马鹏程 《甘肃教育》2014,(19):109-109
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材料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有趣的内容、新奇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运用谜语、故事激趣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若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猜谜语、听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插图作为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其对于纯文字表达的兴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鉴于目前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当中已经出现了插图不规范、内容不够契合教学主题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把握好对课本插图教学的"取"与"舍",在充分认知什么是"舍"的基础上,让插图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产生更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与力量.  相似文献   

20.
插图,就是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插图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以艳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要充分利用插图,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究竟如何巧用插图为课堂教学添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