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数除法时,补充了这样一道应用题: 青霉素每支0.47元,10元钱可以买几支?还可以找回多少钱? 学生解答时,找回的钱出现了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教学要求 :(略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1 知识准备( 1 )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0 .5  0 .6  1 .0 8  0 .65  6.2 5  0 .80 4( 2 )判断下面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把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26  31 1   38  51 4   41 5  92 0   31 6  71 22 学习策略准备( 3 )计算下面各题 ,算完后想一想 ,两道题相比较 ,哪道题容易算些 ?为什么 ?0 .3 4 2 0 .5-1 2 .9    778-4 51 2 2 16学生算完后老师启发学生想 :为什么前一小题比后一小题容易算 ?使学生自觉总结出这…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第七册“小数除法”一节有这样两道练习题: 。(50页第7题) (56页第6题) 50页的第7题是在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后安排的;56页的第6题是在学习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后安排的。我在教学时,把这两道题安排在一起给学生练习,意图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  相似文献   

4.
沈长生 《云南教育》2000,(23):41-42
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总复习”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整理和复习” (12道题,下面简称“整理” );二是练习三十四 (30道题,下面简称“练习” )。总复习时要将两者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练习,使学生夯实基础,灵活运用 知识。现提出以下设想。   一、以提高计算技能为重点,复习小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及混合运算   1.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要与整数乘、除法进行对比,突出其不同点。如,“整理”第 1题,先让学生回答,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乘…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关键。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片断 ,很值得我们借鉴。1 填写下表 :被除数 1 5 1 5 0除 数 5 5 0 5 0 0商 3  先让学生填表 ,然后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师 :根据上面的规律 ,能否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你是怎样想的 ?( 1 ) 2 1 4 .5÷ 1 5 =1 4 .3( 2 ) 2 1 .4 5÷ 1 .5 =( 3) 2 .1 4 5÷ 0 .1 5 =( 4 ) 0 .2 1 4 5÷ 0 .0 1 5 =学生先独立思考 ,然后全班交流。生 1 :第 ( 2 )式和第 ( 1 )式比较 ,被除数 2 …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学生初学小数除法时 ,由于不善于分配注意 ,或受整数除法的影响 ,练习或作业中常常出现以下错误情况 :一、把除数变成整数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1 .只把除数变成整数 ,被除数不变。例如   2 5 .5÷ 1 .7    1 .7丿  1 .52 5 .5   1 7   8  5     8  5   02 .不管被除数、除数的小数位数是否相同 ,都同时变成了整数。例如   ( 1 ) 4 .6 8÷ 1 .2   ( 2 ) 2 .0 7÷ 0 .1 1 5    1 .2丿   394 .6 8   36 1 0 8   1 0 8   0   .1 1 5丿   1 .82 .0 7     1 1 5 92 0      92 0 …  相似文献   

7.
我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的概念后,曾出了这样一道巩固题: 括号里填上什么数,才能使商不变?为什么? 8÷4=2 (1) (8×囗)÷(4○囗)=2 (2) (8○□)÷(4÷□)=2 对于(1)题,学生都能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很快说出多种正确的答案。而对于(2)题,由于学生没学过小数和分数的除法,受知识的局限。因此出现了我预先备课时没有估计到的情况。学生们对下面两个答案有了争议。  相似文献   

8.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道小数除法题:1 6.4÷2.3=……() 这道题的余数究竟是3还是0.3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相似文献   

9.
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后,学生在练习中遇到了这样一题:"妈妈在菜场买了3.2千克鲫鱼,付出20元,找回1.8元,每千克鲫鱼多少元?"学生的解答是:(20-1.8)÷3.2=5.6875(元)。评讲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分,付款时通常要保留到"分",也就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两位小数。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应该是5.69元。就在这时,突然有学生插嘴道:"可是,题目中没有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为什么要取  相似文献   

10.
商的近似值     
这个星期我收获不少,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这是我在数学课上获得的知识,它运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如下面这道题:  相似文献   

11.
"小数除法"这单元的练习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上图):(1)平均每个西瓜多少千克?(2)每千克西瓜多少元?(简称"西瓜问题")结果这两小题全部答对的学生还不到50%,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为最基本的送分题却成为学生集体丢分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九册P15-16例1,做一做,练习四第1、2、3题。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2初步学会较简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一上课先出示一组口算题:7.5÷15,0.39÷13,0.72÷9,25÷50,6.4÷1.6。当学生看到6.4÷1.6时,全都愣住了。于是,我问:"这道题为什么不会口算?与前面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学生答:"以前学过的除法除  相似文献   

14.
知识只有经过学生主动探索、验证、总结 ,才能深刻理解 ,牢固掌握 ,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践。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 ,先通过创设情境直奔主题 ,得出规律 ,再引导学生去探讨规律的产生和它的普遍意义。首先出示商品的标价 :0 .8元 ,0 .80元 ;0 .75元 ,7.50元 ;1 5元 ,1 5.0 0元。然后问 :每组两种标价都是可行的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再问 :为什么可以这样标价呢 ?最后告诉学生这都是因为小数具有的特性。小数都具有什么特性呢 ?让学生看书并找出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者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又问 :小数的末尾添上 0…  相似文献   

15.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特别是一个数除以一个纯小数,所得到的商总是比被除数大的除法,这对初学除数是小数除法的学生来说,要真正理解比较困难。原因在于,过去所学过的整数除法里,不论什么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都比被除数小。于是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一个定势:一个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商小于或等于这个数。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注意把旧知识当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师:昨天老师去制衣店做衣服时,了解到这样的信息:“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制衣店运进了56.28米这样的布,请你们帮这位老板算一下可以做多少条这样的短裤?(课件出示)生:56.28÷0.67师:你觉得这道题跟以前学的除法相同吗?生:不同,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师:对,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这道题呢?学生试算,汇报。生1:我把0.67米和56.28米都换算成了用厘米作单位的数,即0.67米=67厘米,56.28米=5628厘米。5628÷67=84(件)生2:我是换算成了用毫米作单位的数:0.67米=670毫米,56.28米=56280毫米,这样56280÷670=84(件)生3:我是利…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类小数除法。 多媒体演示:屏幕出现以下画面:1支自动铅笔1.35元,1支彩色笔0.9元,1副三角板0.54元,1本练习本0.45元,1个橡皮擦0.3元。 师:用27元购以上物品,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种物品,算一算能购多少。 学生自主选购一种学习用品,列出算式,井在小组内交流,相互检查列式是否正确。教师抽学生回答,并板书出学生所列算式。 师:这几道题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这几道除法式题的除数都是小数,从而引…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热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2.让学生认识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掌握除法的计算规律。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算术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教学.一、比较鉴别,讲清知识的规律.毛主席指出:“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反映现实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算术,也有本身的内部规律.例如,用小数除的法则计算一题:“珠江农场制成一台水稻联合收割机,4.5小时收割水稻33.75亩,平均每小时收割多少亩?”这道例题是等分除法.等分除法的法则学生  相似文献   

20.
由于理化合卷的缘故 ,2 0 0 1年的化学试题题量和题分已大幅度下调 ,但在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内容和对实验内容的考查上 ,特别是在突出能力的考查上却较以往有很大的加强 ,给中学化学教学以良好的导向。  一、注意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内容的考查 ,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试题共有 5道题 ,占赋分的 38.7% ,主要考查学生在新的知识背景下 ,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  第 4题将考生未曾学过的重铬酸钾 (K2 Cr2 O7)和硫酸铬 [Cr2 (SO4) 3] ,以交警常用来检测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